140年前,一位73歲的老人在福州病逝,140年后,長沙雨花區跳馬鎮,77歲的黃志清每天清晨都會拿起掃帚,走向那座墓地。
這是一場跨越三個世紀的守護,從清朝末年到今天,黃家四代人接力守墓,只為一句話:"左大人躺著的地方,總得有人站著。"
三試不第的"左騾子"
你知道嗎?后來收復160萬平方公里新疆的左宗棠,年輕時竟是個屢試不第的"失敗者"。
1812年,湘陰左家塅,一個書香門第誕生了第八代秀才的兒子。左觀瀾給兒子取名宗棠,字季高,這個家族已經窮到什么程度?全家人靠糠餅充饑。
左宗棠3歲跟著祖父認字,14歲參加童子試拿了全縣第二名。20歲那年,他和哥哥同榜中舉。按說,這條路應該一直走下去。
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三次會試,三次落榜。第三次從北京回來,左宗棠在路上寫下一副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23歲的他,已經開始思考比科舉更大的事情。
這個決定改變了中國歷史。
左宗棠不再考試,轉而鉆研"有用之學"。地理、兵法、水利、農業,凡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學問,他都要搞懂。別人笑他不務正業,他卻在為40年后的新疆之戰做準備。
1837年,25歲的左宗棠在醴陵淥江書院當老師,就在這里,他遇到了改變命運的人兩江總督陶澍。
陶澍路過醴陵,看到左宗棠代知縣寫的對聯:"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這副對聯巧妙嵌入了道光帝欽賜陶澍"印心石屋"的典故。
陶澍當場震驚:這個年輕人不簡單。
兩人徹夜長談,陶澍甚至提出要與左宗棠結為兒女親家,左宗棠婉拒了。一個窮書生,面對高官的橄欖枝,居然說不就不,這份骨氣,讓陶澍更加器重他。
1839年陶澍去世后,左宗棠受托在安化陶家教書8年。這8年,他博覽陶家藏書,經營柳莊,編寫《樸存閣農書》,更重要的是,他開始關注邊疆問題。
1849年那個冬天,改變左宗棠一生的時刻到了。
林則徐從云南回福建養病,船停長沙,這位被貶謫的禁煙英雄,專門派人去湘陰請左宗棠。胡林翼早就向林則徐推薦過:"湘陰左君有異才,品學為湘中士類第一。"
左宗棠匆匆趕到林則徐的船上,一腳踩空,掉進湘江,換了衣服,兩人在岳麓山下的江面上徹夜長談。
雕塑《湘江夜話》
林則徐把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全部資料交給左宗棠,說:"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終無成就之日。東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屬。"
這就是著名的"湘江夜話"。一個貶謫的老臣,一個落魄的書生,在湘江上談論著萬里之外的新疆,誰能想到,30年后,其中一人真的做到了。
68歲老人的抬棺西征
時間跳到1875年,此時的左宗棠已經63歲,官至陜甘總督。
新疆出事了。
浩罕國的阿古柏趁太平天國之亂,入侵新疆,建立偽政權"哲德沙爾國"。沙俄也趁火打劫,強占伊犁,新疆,這塊占中國六分之一國土的土地,眼看要丟了。
朝廷炸鍋了。
李鴻章主張"海防":"新疆不復,于肢體之元氣無傷,海疆不防,則腹心之大患愈棘。"言下之意:放棄新疆,專心海防。
醇親王奕譞、刑部尚書崇實,一大批重臣都贊成放棄新疆。理由很充分:國庫空虛,海防吃緊,哪有錢打新疆?
就在這時,63歲的左宗棠站出來了。
他在奏折里寫道:"若此時即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他指著地圖對同僚說:"中國強盛時,哪次不控西北?"
更犀利的是這句話:"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新疆一失,蒙古不保;蒙古一失,北京門戶大開。
道理說得再好,關鍵還得能打贏,左宗棠真有把握嗎?
有,而且準備了5年。
早在1870年,左宗棠就在蘭州暢家巷建立了"蘭州機器制造局",這是西北第一家近代軍工企業。工廠能生產什么?后膛七響槍、普魯士螺絲炮、馬蒂尼步槍,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武器。
左宗棠還從南京、上海高薪挖來技師,訓練工匠,軍械自給自足,質量世界一流,有了這些新式武器,左宗棠底氣十足。
1875年,朝廷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從甘肅酒泉到新疆哈密,632公里路程。現在開車要7個半小時,當時用駱駝、馬車運輸幾萬大軍的糧草武器,難度可想而知。
左宗棠的解決方案:精兵策略。裁撤冗員,就地生產,邊打邊建。
1876年4月,大軍出關,左宗棠制定"先北后南,緩進急戰"的策略。為什么先打北疆?因為南疆有塔克拉瑪干沙漠,33萬平方公里的"死亡之海",軍隊根本過不去。
劉錦棠、金順兵分兩路,直撲烏魯木齊。
決戰在六道灣,清軍在山梁上架起大炮,瞄準城墻。一炮轟出,城墻塌了一個大口子,敵軍瞬間大潰,清軍沖進城內。
這就是"一炮成功"的由來,現在烏魯木齊水磨溝區還有"一炮成功"廣場,紀念這次戰役。
北疆拿下了,該輪到南疆。1877年,清軍攻占達坂城,打開南疆通道。托克遜、吐魯番、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噶爾、葉爾羌、和田,南疆八城逐一光復。
阿古柏在庫爾勒服毒自殺,除了伊犁,新疆全部收復。
收復新疆這件事,左宗棠用了不到兩年。
伊犁還在沙俄手里怎么辦?談判。
清政府派崇厚去俄國談判,這個崇厚是個軟骨頭,簽了個《里瓦幾亞條約》,除了賠款500萬盧布,還要割讓伊犁大片土地。
消息傳回,朝野嘩然。
左宗棠怒了:"俄約斷不可許!"他上奏:"先之以談判,繼之以戰陣,事無不濟。"
朝廷重新派曾紀澤去俄國改約,同時密令左宗棠準備武力收復伊犁。
1880年5月26日,68歲的左宗棠抬棺出征。
什么叫抬棺出征?就是把棺材抬著一起走,表示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68歲的老人,從酒泉走到哈密,1500里路,整整21天,沙漠酷熱,士兵中暑,左宗棠對天大吼為部下鼓勁。
沙俄被震懾了,1881年,中俄簽訂《中俄改訂條約》,伊犁回歸。
一個68歲的老人,硬是用軍事威懾逼迫沙俄交還了中國領土。
哈密半年的歷史見證
左宗棠在哈密住了近半年,這半年他都干了什么?
首先是治病。從酒泉到哈密,21天的沙漠行軍把68歲的老人累垮了,他在給家人的信中寫道:"自端八馳抵哈密,一病兼旬。頻服苦寒之劑,乃稍愈可。"
身體不好,事情還得干。
第一件事:修水渠。左宗棠拿出3萬兩白銀,購買10萬條毛氈,修建了一條幾十公里長的氈渠,灌溉1.9萬畝荒地。這條渠叫什么?"左公渠"。
第二件事:安置老兵。西征軍中的老弱病殘怎么辦?左宗棠給他們分牛分地,就地安置。哈密有個地方叫"八家戶",就是當年8個士兵落戶生活的地方。
第三件事:種菜種樹。左宗棠在鳳凰臺大營開辟了20畝菜園,每天轉悠一圈,親自指導。他還規定:"凡大軍經過之處,必以植樹迎候。"
為了保證樹木成活,左宗棠編印種樹管理辦法,每個士兵負責10棵樹苗,樹苗長大后要掛燈籠防止夜間被車輛碾軋。
潼關到嘉峪關,3700里路,兩旁全是左宗棠種的柳樹,這就是"左公柳",現在哈密還保存著218棵百年以上的"左公柳"。
楊昌浚為此寫詩:"大將籌邊不憚煩,湖湘子弟遍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有人問:左宗棠為什么這么重視種樹?
答案在他的施政理念里。收復新疆不是目的,建設新疆才是目的。樹木成蔭,百姓安居,這才是真正的勝利。
左宗棠在哈密期間,還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允許商販在軍營百米外設立集市,這就是著名的"趕大營"。
什么叫"趕大營"?就是商人跟著軍隊做生意。左宗棠鼓勵這種行為,因為軍隊需要補給,商人需要生意,老百姓需要就業。
這種軍民融合的模式,在新疆近代商貿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881年,左宗棠離開新疆,3年西征,他收復了160萬平方公里失地,相當于8個湖南省的面積。這是中國歷史上收復失地最多的將領。
更重要的是,左宗棠多次上奏建議新疆建省,1884年,清政府批準新疆建省。從此,新疆不再是邊疆,而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40年的精神堅守
1885年9月5日,左宗棠病逝福州。
1886年12月10日,靈柩運回長沙,葬于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
黃佑春,一個大字不識的農民,被左家人選中當守墓人,從此,黃家四代人開始了140年的守護。
當年的左宗棠墓有多氣派?黃志清的爺爺黃梓輝見過完整的墓園:占地百畝,麻石臺階從墓冢一直延伸到河畔。御碑亭、神道碑、石翁仲、石獸,一應俱全。還有40多間墓廬屋,6間上屋給左家后人居住。
這樣的規模,配得上收復新疆的功臣。
黃佑春守了50年墓,傳給兒子黃子輝,黃子輝和兒子黃明生一起守了14年。1949年后,墓園歸政府管理,黃家暫時"下崗"了。
1970年代,左宗棠墓遭到破壞,御碑亭、牌坊、神道、石像生,全部損毀,棺槨被拖出來。
關鍵時刻,黃志清的母親站了出來:"左大人有功于國,絕不能讓他曝尸荒野。"
黃志清在母親指揮下,連夜重新安葬左宗棠。墓前神道有四對石像生:石人、石虎、石馬、石羊。其他都被拿去修路了,黃志清偷偷藏起一只石羊。
現在左宗棠墓地唯一的原物,就是這只被藏起來的石羊。
1986年,左宗棠墓重修,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政府重新請黃志清當守墓人。
38年來,黃志清每天天亮就拿掃帚清掃墓地,天黑前再清掃一次。有游客來,他就當導游講解左宗棠的故事,為了守墓,黃志清幾乎沒出過遠門,連兒女想帶他旅游都被拒絕。
"為什么要這樣堅持?"有人問。
黃志清回答:"左大人是阻遏俄英侵略、收復新疆的功臣。"
現在,79歲的黃志清還在守墓,兒子黃均也加入了。黃均不如父親熟悉每個細節,但他承擔起"翻譯官"的角色。很多外地游客聽不懂長沙方言,黃均就用普通話轉述父親講過無數次的故事。
墓園一角,黃志清的母親和祖父長眠于此,重修墓地時,黃志清堅持不遷祖墳:"長輩們守了一輩子左大人,死后也要陪著。"
游客問黃志清:"你們家為什么要世代守墓?"
黃志清的回答很樸實:"左大人躺著的地方,總得有人站著。"
這句話,道出了140年守護的全部意義。
一個民族如何對待自己的英雄,決定了這個民族的未來。黃家四代人的堅守,不僅僅是對左宗棠個人的緬懷,更是對那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精神的傳承。
左宗棠收復新疆時說:"壯士長歌,不復以出塞為苦也,老懷益壯。"
140年后,守墓人說:"左大人躺著的地方,總得有人站著。"
這就是歷史的傳承,這就是精神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