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明明睡了八個小時,醒來還是渾身發沉;或者遇到大事時腦子一片空白,平時機靈勁兒全沒了;再或者明明沒吃壞東西,卻總覺得肚子脹、提不起精神…… 如果你也有過這些困惑,或許可以從道家所說的 “三魂七魄” 里找找答案。
在道家看來,人的生命不只是一副血肉之軀,更有看不見的 “魂” 與 “魄” 在運作。《黃帝內經》里說:“魂者,神之變也;魄者,精之始也。” 簡單來講,魂管精神活動,魄掌身體機能,就像一個人的 “軟件” 和 “硬件”,缺了誰都不行。
先說說 “三魂”。它們分別是胎光、爽靈、幽精,聽起來像三個各司其職的小管家。
胎光是三魂的老大,管著人的生命本源。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身體里的 “太陽”,只要它亮堂,人就有精氣神。《道藏》里說 “胎光滅則命危”,生活中那些長期熬夜、過度透支身體的人,往往眼神發飄、面色憔悴,這就是胎光被耗損的表現。我認識一個程序員,連續半年天天凌晨三點才睡,后來不僅脫發嚴重,連走路都打晃,中醫說他 “元氣大傷”,其實就是胎光快 “沒電” 了。
爽靈負責的是人的智慧和反應能力,相當于大腦里的 “處理器”。小孩子學東西快、對新鮮事物敏感,就是因為爽靈活躍;而那些反應遲鈍、記不住事兒的人,多半是爽靈被堵住了。《周易參同契》里說 “爽靈明則智生”,老一輩人常說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就是通過增長見聞給爽靈 “升級”。我表姐家的孩子以前總坐不住,后來帶他去爬山、逛博物館,半年后居然能安安靜靜看完整本書,這就是爽靈被激活的緣故。
幽精則和人的情感、生殖有關,像是個 “情感傳感器”。它要是出了問題,人要么變得麻木冷漠,要么就容易陷入情緒漩渦。失戀后茶飯不思的人,多半是幽精受了沖擊;而那些對生活充滿熱情、家庭和睦的人,幽精往往很安穩。道家認為 “幽精寧則情緣順”,所以遇到感情挫折時,老一輩人會說 “出去散散心”,其實就是讓幽精慢慢平復。
再看 “七魄”,它們更像是七個守著身體的警衛員,分別叫尸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光聽名字就知道,它們管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身體活兒。
尸狗負責警覺,晚上睡覺能聽到敲門聲、夜里翻身不會摔下床,都是它的功勞。但要是尸狗太 “興奮”,人就容易失眠多夢。我奶奶以前總說自己 “覺輕”,一點動靜就醒,后來用艾草泡腳安神,慢慢能睡踏實了,這就是讓尸狗 “下班休息” 的效果。
伏矢掌管消化,相當于身體里的 “垃圾桶”,負責把吃進去的東西轉化成能量。那些吃完就脹、大便不成形的人,多半是伏矢偷懶了。我鄰居張阿姨以前總犯胃病,后來每天早上喝碗小米粥,少吃生冷油膩,半年后連氣色都變好了,這就是在給伏矢 “減負”。
雀陰和生殖功能相關,吞賊負責抵抗外來病菌(比如感冒時它就在和病毒打仗),非毒能化解體內的毒素(吃壞東西上吐下瀉就是它在工作),除穢管排泄(便秘的人往往是除穢不給力),臭肺則主呼吸(打呼嚕、氣短都和它有關)。這七個魄環環相扣,哪個出問題都會讓身體 “亮紅燈”。
那么,要是三魂七魄受了損傷,該怎么調理呢?道家講究 “順天應人”,方法其實都藏在日常生活里。
養胎光可以多曬太陽、早睡早起,讓身體跟著自然節律走。農村老人常說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實就是在保護胎光。我那個程序員朋友后來每天晚上十點就關手機,堅持了三個月,臉色慢慢紅潤起來,這就是胎光在恢復的信號。
調爽靈不妨多接觸新鮮事物,下棋、學樂器、甚至玩益智游戲都行。我爺爺退休后學拉二胡,不僅記性變好了,連說話都比以前利索,這就是在給爽靈 “充電”。
安幽精可以試試寫日記、和朋友聊天,把憋在心里的情緒疏解開。道家還推薦 “靜坐觀想”,每天花十分鐘閉眼深呼吸,想象心里的煩惱像煙一樣散開,堅持下來會覺得心里敞亮很多。
至于七魄的養護,更是離不開柴米油鹽。比如尸狗不安穩的人,睡前可以喝杯溫牛奶;伏矢弱的人,多吃山藥、南瓜這些健脾的食物;吞賊功能差、總生病的人,不妨每天快走半小時,讓氣血活起來。這些方法看著簡單,卻暗合了《太平經》里 “人安身養性,即太平氣至” 的道理。
說到底,道家講 “三魂七魄”,其實是在提醒我們:人是身心合一的整體。那些看似無解的疲憊、焦慮,或許不是身體 “壞了”,而是魂與魄在提醒你該好好照顧自己了。就像老祖宗說的 “三分治,七分養”,有時候放慢腳步,讓魂歸位、魄安寧,健康自然會找上門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