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業的黑色一天!”
德國豪華跑車制造商保時捷(Porsche)第二季度的營業利潤暴跌。德國《圖片報》(Bild)報道,這家總部位于祖文豪森的公司汽車業務利潤僅為1.54億歐元,而去年同期約為17億歐元,降幅近91%!
該品牌銷售額下降約12.9%,至略高于83億歐元。這是根據大眾汽車(VW)集團(保時捷是其大股東)的半年數據得出的。
保時捷在中國展示車型
相比之下:大眾核心品牌4月至6月的營業利潤為9.91億歐元,幾乎是去年同期(盡管表現也非常疲軟)的六倍。這顯著超過了集團內此前利潤巨頭的日常運營表現。其利潤高于保時捷和奧迪的總和。
近年來,保時捷憑借高昂的利潤,為大眾集團的財務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盡管銷售額相對較低,但仍將很大一部分利潤注入了大眾的金庫。
《圖片報》的報道
目前,保時捷的大問題在于:中國、美國和電動汽車!
保時捷正苦苦掙扎,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最近,以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為首的管理層報告稱,保時捷銷售額出現下滑,尤其是在中國市場。高昂的重組成本和美國進口關稅也給公司業務帶來壓力。緩慢的電動汽車轉型也需要大量投資。
今年上半年,保時捷在中國這個曾經是這家德國跑車制造商最重要的單一市場的銷量暴跌28%,僅為21302輛,創下自2014年以來該地區的最低半年銷量。這對保時捷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德國《商報》稱,在這個全球最重要的汽車和豪華汽車市場中,保時捷的重要性正在下降。本土競爭對手正日益給保時捷帶來壓力。其中包括比亞迪、理想,以及以手機聞名的中國電子產品制造商小米等品牌。
保時捷在中國市場每況愈下
保時捷正將銷售重心轉向了美國,但美國目前正受到進口關稅的沉重打擊。自4月起,美國對汽車征收25%的關稅附加費,自5月起,汽車零部件也開始征收。由于保時捷在美國沒有自己的生產設施,該公司尤其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貿易政策的沉重打擊。首席財務官約亨·布雷克納表示,僅在4月和5月,懲罰性關稅就給公司造成了超過1億歐元的損失。
因此,削減成本勢在必行:保時捷管理層計劃到2029年在斯圖加特地區裁員約1900人!此外,另一項成本削減計劃也已啟動。布魯姆上周在一封信中表示,公司已做好進一步裁員的準備。
德國三大汽車集團的CEO
雪上加霜的是,在全球最重要的汽車市場——中國的一項稅收改革,預計會讓保時捷等德國豪華車的形勢更加嚴峻。
《商報》稱,中國財政部約一周前公布了豪華汽車稅收規定的調整,將征收門檻從目前的130萬人民幣(約合15.4萬歐元)下調。這項新規已于20日生效,德國專家預計將主要有利于中國本土高端品牌,這些品牌的產品價格可能仍低于新門檻。
受影響的不再僅限于燃油車,還包括不含增值稅價格超過90萬人民幣(約合10.7萬歐元)的電動汽車。這項新規適用于新車,但不包括二手車。因此,新規定也將影響那些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生產高端車型的德國汽車制造商,除了保時捷外,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奧迪(Audi)和寶馬(BMW)也會受到影響。
保時捷在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小米
保時捷的一位發言人表示,這家跑車制造商目前正在審查新規定的細節及其對業務可能產生的影響。保時捷正與其經銷商伙伴共同尋找解決方案,以維護受直接影響客戶的利益。
德國波鴻汽車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汽車專家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ffer)表示,總體而言,新規定受影響的正是德國品牌目前在中國市場占優勢的車型,即大排量燃油車。他認為所有德國品牌都將受到影響,盡管程度不同。
保時捷德國總部
下面是今年上半年,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
梅賽德斯-奔馳(不包括廂式貨車)上半年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14%,至29.32萬輛!
奧迪銷量下滑10%,至28.76萬輛!
寶馬銷量下滑15.5%,至31.8萬輛!
保時捷更是下降28%,至2.13萬輛,至十一年來最低點!
大眾集團因為主打燃油車,銷量“只”下降2.3%,至134.5萬輛!
有一點是肯定的,隨著比亞迪等技術更先進、性價比極高的中國品牌的崛起,大賺了幾十年中國高額利潤的德國汽車品牌,未來在中國市場將會更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