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基層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現狀和下一步重點工作任務,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傅衛在講話中提了四個新要求。
實際成效
1.截止到2024年底,全國共有鄉鎮衛生院3.3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3.7萬個,衛生室57萬個,基本實現了城鄉居民醫療衛生服務的全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診療人次52.5億人次,占全國總診療人次的52.2%。
2.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占全國1/3的衛生人力,提供了全國一半以上的醫療診療服務和絕大多數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這就是我們的底氣和我們所做的工作。
3.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是以強縣域、強基層為導向,整合優化區域醫療衛生資源,推動資源下沉,促進三一協同發展和治理,推動構建分級診療秩序的重要舉措。從2019年開始,國家衛健委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啟動了828個縣市區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試點工作。到2023年12月,國家衛健委又會同中央編辦、國家發改委等10個部門聯合印發《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指導意見》。縣域醫共體建設由試點階段進入全面推進階段。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有2188個縣市區開展了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了以省為單位的全面推開。
4.持續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和社區醫院建設。2018年以來,國家衛健委聯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先后啟動優質服務基層行和社區醫院建設,制定印發服務能力標準,為各地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提供了參考。2023年12月,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和社區醫院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截止到2024年底,全國累計達到服務能力標準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比例超過90%,其中達到推薦標準的29%以上,累計建成社區醫院5300個。提前完成了三年行動方案提到的2025年的目標任務。
5.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在研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色科室建設的相關政策和措施。
6.持續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一是提升基層崗位吸引力,穩步擴充人員隊伍。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積極推動“縣管鄉用、鄉聘村用”的政策,建立和完善人才雙向流動機制,提高基層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同時,落實兩個允許政策,拓寬籌資渠道,完善分配機制,以激勵基層醫務人員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7.2012年-2024年間,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人員數量從343.7萬人增長到了525.7萬人,基層醫務人員學歷結構仍在持續優化。2024年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中本科及以上的占比分別達到35.3%和60.7%,相較于2012年分別提高了25.3%和27.5%。
8.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2023年開始,國家衛健委會同中央編辦等四個部門啟動了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將符合條件的醫學畢業生的招錄到村衛生室工作,納入到鄉鎮衛生院的編制保障,這是歷史性的突破,其核心目標就是通過定向招聘、編制傾斜、職業發展通道優化來不斷地推動鄉村醫生隊伍從數量補充向質量提升來轉轉型。截至目前,全國已超過一萬多名的大學生村醫走上了工作崗位,其中8400多名已經落實了編制,為鄉村醫生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大學生鄉村醫生在慢病管理、健康宣教等等領域提供了更加專業化的服務,更好提高了農村居民的滿意度。
9.擴大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規模。自2010年項目啟動以來,已累計招收醫學生超過8.9萬人。中央財政投入將近28.6億元,每年的招生規模保持在8000人左右。2025年要繼續落實好醫教協同的相關政策,將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基層服務年限由三年增加到六年。同時也鼓勵地方實施大專城市的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計劃,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能夠用得上、留得住的醫生。
10.開展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項目主要是要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能力薄弱、服務滯后等突出問題。從2018年~2024年,中央累計投入了25億元,培訓基層衛生人員77.5萬人。
11.大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1)完善政策體系,持續擴大簽約服務的覆蓋面。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衛生健康系統密切聯系群眾的紐帶,也是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從2016年6月,國務院醫改辦和原國家衛計委等七個部門聯合印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建立制度框架,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22年3月,國家衛健委會同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簽約服務由全科向專科、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向二三級醫院、由公立醫療機構向社會辦機構、由團體簽約向個人簽約、由固定簽約周期向靈活簽約。重點從管慢病為主向慢病和傳染病共管等五個方向進行六個拓展。
截至2024年底,全國范圍內普遍開展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超過48萬個家庭醫生團隊為簽約居民服務。全人群和重點人群的簽約率分別達到61%和86%。
(2)豐富簽約服務內涵。為指導各地持續加強服務內涵建設,增強服務感受度和吸引力。2025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已經印發了《關于規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基本服務包的清單》,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感受度的若干措施》,旨在加強對簽約居民的主動聯系和動態服務,強化與重點人群家庭的長期聯系。針對重點人群,像行動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結合實際提供上門服務、隨訪管理以及康復護理等服務。
(3)健全簽約服務激勵機制,為提高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的積極性。鼓勵開展個性化簽約,提供增值服務,原則上要求可以將不低于70%的簽約服務費用于簽約服務人員的薪酬分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績效獎勵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提升家庭醫生的積極性。
(4)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
一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從2020年開始實施的《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已經明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由國家免費提供,國務院發布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中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為了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組織管理制度建設,國家衛生健康委成立了協調工作組,印發了國家基本公共公共衛生服務的規范,并會同財政部門不斷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管理辦法。2024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印發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動態調整實施辦法》,對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制度化建設又向前邁了一步。
二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內容正在逐步豐富。(1)在慢病管理服務的基礎上增加了慢阻肺病的健康服務。(2)進一步豐富了老年人健康體檢項目,增加了DR的正位片,還有像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查等等。(3)對新增資金用途作出明確規定,重點用于強化對兒童健康服務。
三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健康效果逐步顯現。(1)2024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1.4一億65歲及以上老年人,1.15億高血壓患者、4087萬糖尿病患者、108萬慢阻肺病患者提供相應的健康管理服務。(2)為兒童接種免疫規劃疫苗總針次超過2億,疫苗接種率持續維持在90%以上。(3)2024年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31.87%,比2013年的9.48%,增加了22個百分點。
四是基層衛生綜合治理機制不斷完善。
(1)建立多部門參與的工作推進機制。從2022年開始,國家衛健委和農業農村部牽頭成立了11個部門的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工作專班。由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韓俊和國家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雷海潮任雙組長,在這基礎上推動地方政府建立多種形式的協調推進機制,著力解決一些制約基層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
(2)開展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為了推動基層衛生健康工作的高質量發展,鼓勵地方先行先試,探索成功經驗。從2021年開始,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東中西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遴選了12個縣市區開展了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同時也帶動了16個省份開展建設160個省級的綜合試驗區。(具體名單見文末)
(3)推動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目前村居民公共衛生委員會覆蓋率達到了98%以上,充分發揮了教育宣傳、組織動員的作用。利用村居委員會、黨群陣地開展衛生健康政策宣傳、義診咨詢、應急演練等相關工作。
四項重點工作安排
我國基層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仍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距離“大病不出省,一般疾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依然還是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特別是地區間、城鄉間的發展差距還是比較大。基層工作的合力尚在加強,各地在政策落實上也都還不均衡,群眾的獲得感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
面對新形勢、新需求、新變化,對基層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比如新型城鎮化、鄉村形態變化,對我們基層醫療機構的布局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的變化,對我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服務的內容、模式、方式也提出了新要求。
關于下一步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將重點關注這幾個環節:
一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形成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國家衛生健康委也正在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將強化基層衛生健康工作作為“十五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為基層衛生事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是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核心是要加強內涵建設,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優化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布局建設,持續推動重點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布局,開展城市支援農村二三級醫院幫扶基層工作,推動縣域巡回醫療和基層派駐服務,更好的促進優質資源下沉和服務下沉。
三是不斷發展壯大基層醫療衛生隊伍,擴大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規模,繼續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全科醫生特崗計劃等。進一步完善用人留人政策,全面推進縣管鄉用和鄉聘村用,用好用足基層職稱晉升傾斜政策。同時也要推動落實兩個允許,進一步縮小基層醫務人員和縣區級醫院的人員收入差距。著力解決鄉村醫生待遇問題,推動落實村醫崗位補助和村衛生室運行補助等。
四是創新基層服務模式,提高服務知曉。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務實推動六個拓展,健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長效機制,推動數字賦能基層,運用好遠程醫學技術、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和可穿戴設備,提升基層群眾感受度。要進一步優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增加服務頻次,保障服務質量。以重點慢性病防治為抓手,進一步深化醫防融合。
附件:
國家和省級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名單(不完全統計)
信息來源:健康報
信息采集:衛健君
聲明: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眾號立場。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