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品第,最重一個活字
黎荔
你知道古人取什么水煮茶嗎?對于煮茶用水,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寫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即首選山水,其次江水,最后井水。
接著《茶經》里又作出了更詳細的說明,對于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瀨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蓄毒于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意為:山水最好選取緩慢流動的泉水、石池漫流的水;對于奔涌湍急的水則不要飲用,常喝這種水會使人頸部生病。對于幾處溪流匯合,停蓄在山谷中的水,雖看起來澄清,但是它不流動,從炎夏到霜降前,可能會有蟲子潛伏其中,導致水質污染有毒。如果要喝這種水則應先挖開一個缺口,讓污穢的水流出,等新的泉水涓涓流入再飲用。而對于江河水和井水,則是“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水,取汲多者。”意為:江河的水,到離人遠的地方去取,井水要從有很多人汲水的井中汲取。
陸羽將煮茶之水排定座次:山水為上,江河居中,井水為末。今人觀之,不免愕然:井水幽深,澄澈可鑒,何故竟屈居末位?豈是古人味覺有異,抑或別有幽微玄機?
在我的印象中,反而江河水是混濁的,一場暴雨后,河面上漂浮著枯枝敗葉,久雨催漲的大河,地面標識一無所剩地被河流淹沒,并浪奔滔滔地沖向下游。在我的家鄉,有著名的冰泉古井。在冰泉沖附近有一口井,井水清澈甘甜,用井水沖烹調制豆漿,香、醇、濃、滑、甜,嘗起來豆香濃郁,入口順滑細膩,用羹匙舀起,滴至碗中,如一串斷線的珍珠,瑩光閃閃地落下,故又稱“滴珠豆漿”。“不飲冰泉豆漿,不算到過梧州”,外地人來我家鄉小城作客,熱情的家鄉人會力薦他們去嘗一嘗這醇濃甘甜的味道。冰泉豆漿能蜚聲遐邇,自古認為關鍵是得天獨厚的冰井泉水與獨到的制作工藝。井水是經滲透而成,古人經過生活體驗,認識到挖井是獲取清潔水源的重要措施。數千年來,人們聚居的地方,一般多以挖井取水作為供水來源。這口700多年歷史的冰泉古井,由于地理位置、歷史原因和風俗習慣,至今還在被人們使用。但是,現在冰泉沖離市中心并不算遠,可想而知不可能有古代的水質了。
從《茶經》提煉一下煮茶用水的講究,即要用“清水”、“凈水”、“活水”。首先,水質應“清”,無色透明,清可見底,專業話講就是濁度低,這是基本要求。其次,水要“凈”,到遠離人類活動的地方去取水,水要干凈無雜質,說明自古以來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人畜活動引起生活污染,影響水質。這個問題放在現在更加突出。最后,水應是活水,水源須流動,流水不腐,新鮮。在茶圣陸羽眼中,水之品第,最重一個“活”字。
山水所以拔得頭籌,蓋因其得天地自然之精魄。山澗清流,汩汩不息,穿林過石,如天然濾器,滌盡塵滓;更兼得巖石中礦物滋養,苔蘚處清芬潤澤,成為陸羽眼中“真活水”之典范。試想取水于林嶂山澗:溪流淙淙,于碧苔石隙間蜿蜒而下,掬一捧入口,清冽甘芳,如山嵐靈氣在舌間輕靈躍動,這活水之韻,恰是天地賜予的至純甘露。
江河之水,則以其浩蕩之勢,得“活”之形。長河奔流,不舍晝夜,雖不免挾裹泥沙,然其磅礴生命力足以自清。若取水于江心,皓月當空,水天一色,一葉扁舟載著汲水人向江心深處而去。江濤翻涌不息,如巨龍吐息,縱有微濁,其沛然莫御的生氣,足以蕩滌浮塵。此水所烹之茶,亦能得天地開闊之氣韻。
至于井水,在陸羽的時代,卻常常意味著“凝滯”與“潛藏”。
井壁幽深,水脈沉寂,日月光華難透,水底之氣難舒,成為陸羽筆下“滯”與“死”的象征。尤其古時井壁多以磚石簡單堆砌,甚至土壁裸露,地表濁水極易滲入。長安城坊間深井,居民汲水時偶見水底淤泥翻涌,時有異味。貴族之家煮井水,往往需銀壺慢煎以去土腥,水沸后仍難掩那一絲揮之不去的沉滯氣息。更不必說近海之地,井水常含鹽鹵,苦澀難咽。此等“死水”,即使表面澄澈,又怎能入茶圣法眼,擔起滋養靈芽之責?
井水,用現在的專業說法叫地下水,用井水就要用常有人汲水的井水,這也是一種常流活水的意思。把井水放在最后一位,這個觀點應該是受到唐人陸羽經驗的限制。一方面,古代人打井的設備沒有現代好,井的深度估計也不夠,那井水屬于淺層水,水質自然就不太理想了。另一方面,井水也受地質影響較大。從自然角度來說,一開始井水還是清澈干凈的地下水,但是經歷了幾百年后,水質也會被污染,所以定期淘井是必須的。否則,一口井深藏在大地的內部,青苔幽暗,青蛙蟲蛇,它承受一切雜質,接納各種滲透,時間長了,它已經不是原來的水了。它失去了礦物質的甘甜,失去了土壤巖石的陰涼,你不消毒,就不能飲用了。
陸羽的品水之道,深植于對自然生機的敬畏與對流動不息的崇尚。所謂“流水不腐”,其真義正在于此。活水如生命之河,奔流中完成自我凈化與升華;死水縱然一時明澈,終因缺乏天地之氣往來吐納,失卻了那份靈動與鮮活。井水之末位,非關其表相清濁,實乃“生氣”匱乏所致。
現代城市中,我們早已習慣擰開龍頭便得“自來水”,甚至追求富含礦物質的“深層巖隙水”。這些水被管道馴化,被科技提純,雖潔凈卻難覓天然活水的靈韻。每當我用現代濾水壺處理過的水泡茶,總覺茶湯溫順有余而風骨不足,少了一絲山野溪畔的清氣——那正是陸羽所珍視的、源自活水的天趣與生機。
回望陸羽的品水觀,其深邃處正在于超越了簡單的甘甜清濁。那一縷活水中的天地精魂,才是滋養茶心、亦滋養人心的無上妙品。所謂“上善若水”,原來至善之水,必先是一泓活水,是天地間永不止息的呼吸與脈動。如今我們汲汲于科技凈化,追逐所謂“礦物質”標簽,殊不知茶碗中沉浮的,豈止是茶葉?更是我們對自然本真那縷活水的無盡鄉愁,對一捧山水所承載的天地精魂的深沉呼喚。
井水漂洗著月光
而月光也在擦拭著井水
你看井水多像一頭藍色的鯨魚,翻動著軀體。世事輪回
所有的喧囂都將歸于寂寥和更深的孤獨
落日下,大地那么輕
仿佛一片羽毛
山腳下,一條河流赤足狂奔
鳶尾花,會如期開放嗎
隔著河流,仿佛
隔著生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