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數據推測,今年二季度,Cybertruck的實際銷量可能在5000至6000輛之間,遠低于馬斯克曾向投資者承諾的到2025年年產25萬輛的目標。
- 02 Cybertruck的困境源于多重因素:自身存在定價高、設計爭議、多次召回及續航未達標等問題。
- 03 分析稱,Cybertruck的銷量困境是特斯拉公司整體動蕩的縮影,并且是馬斯克過往承諾與預測往往難以兌現的最新明證。
7月5日消息,據CNN報道,盡管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放出豪言,但現實卻是,Cybertruck在市場上堪稱徹底的失敗。
特斯拉對各車型的具體銷量一向諱莫如深,因此外界很難準確把握這款獨特皮卡的市場表現究竟有多慘淡。
不過,我們還是能從一些數據中窺見端倪。
根據本周特斯拉公布的交付數據(該數據通常被視為銷量的風向標),今年4月至6月,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約38.4萬輛汽車,同比下降13.5%,創下了公司史上最大跌幅。
而細究之下,對特斯拉來說,情況則更為嚴峻。
特斯拉沒有單獨披露Cybertruck這款高端車型的銷量。馬斯克曾表示,這款車的靈感來源于反烏托邦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在官方數據中,特斯拉只將車型分為兩類:一類是Model 3和Model Y,另一類則被籠統地歸為“其他車型”,囊括了老款Model S轎車、Model X SUV以及Cybertruck。
公司披露,第二季度“其他車型”總計交付約10,400輛。這對特斯拉而言本身就是個壞消息。去年同期,“其他車型”交付量超過21,500輛。這樣52%的下滑幅度,用“崩盤”來形容也不為過。
在這1.04萬輛“其他車型”中,究竟有多少是Cybertruck,多少是Model S或Model X?其具體分配尚不明確。
不過,可資參考的是今年前3個月的數據。根據S&P全球出行(S&P Global Mobility)的注冊數據,一季度特斯拉“其他車型”銷量約為1.29萬輛,其中Cybertruck占了7100輛,略高于一半。
據此推測,如果消費趨勢沒有明顯變化,特斯拉第二季度的Cybertruck銷量很可能在5000到6000輛之間。這個數字甚至可能略低于福特F-150 Lightning和通用汽車(GM)旗下電動皮卡的銷量——盡管這些競爭對手同樣面臨銷量下滑,但市場熱度遠不及馬斯克一手打造的Cybertruck。
對于銷量問題,特斯拉方面未予置評。
但退一步講,即便將這1.04萬輛“其他車型”的交付量全部算作Cybertruck,這一成績依然遠低于馬斯克當初設定的目標。兩年前,馬斯克曾向投資者表示,他預計到2025年,特斯拉每年將生產25萬輛Cybertruck。
今年已經過半,特斯拉距離馬斯克當初設定的目標仍相去甚遠。
Cybertruck的銷量正面臨多重困境:
- 定價在8萬至10萬美元之間;
- 電動車稅收抵免政策即將取消;
- 外觀設計備受爭議;
- 屢次召回,包括有車主反映行駛中外部鋼板脫落;
- 車主反映的實際續航里程僅為約320公里,遠低于最初承諾的800公里;
- 最初承諾的增程器也已無下文;
- 這款車還與全球最富有、極具爭議色彩的“準寡頭”形象深度綁定;
- 重達3.2噸的Cybertruck儼然成為“MAGA派”的右翼象征,并成為惡意破壞的目標。
這些問題會讓Cybertruck拖垮特斯拉嗎?或許不會。但這一系列的失誤,已經成為公司整體動蕩的縮影。
這款電動皮卡正面臨來自Rivian、福特和通用汽車等對手的激烈競爭。與此同時,在海外關鍵市場,中國的競爭對手正在不斷蠶食特斯拉的市場份額。
特斯拉目前即將丟掉“全球年度電動車銷量第一”這一寶座,其最大競爭對手是中國車企比亞迪。本周,比亞迪公布,今年上半年其電動車銷量已突破100萬輛,遠遠領先于特斯拉同期約72.1萬輛的總量——而比亞迪目前尚未進入美國市場。
盡管如此,華爾街的特斯拉“信徒”們依然堅定押注馬斯克。在他們眼中,馬斯克既是一位遠見卓識者,更重要的或許是,一個讓他們致富的表演家。
特斯拉股價今年累計下跌約17%,但過去五年間漲幅接近300%。對于那些“死忠牛派”投資者而言,馬斯克的“MAGA”傾向是否拖累了特斯拉賣車這一主業,其實并不重要。因為馬斯克已經成功讓他們相信,特斯拉的未來寄托于AI驅動的自動駕駛烏托邦。
正是馬斯克過往的種種承諾,推動了股價的飛漲,也由此推高了馬斯克的個人財富。
但馬斯克的承諾和預測,往往難以兌現。Cybertruck,便是最新的明證。(易句)
(本文由AI翻譯,網易編輯負責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