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零3個月,行駛里程15000公里,最佳油耗6.1L,綜合油耗8.6L,保養2次,滿載5人長途出行2次,機場、車站商務接送N次,未發生任何故障……這就是我的樓蘭(參數丨圖片)行車大數據。在與朋友的日常閑聊里,說到彼此的座駕,收到最高頻的一句話是“車有實力,你有眼光”。
那一刻真為自己的選擇而自豪,當初在漢蘭達、冠道、UR-V、奧迪Q5L對比選擇時,最終有兩點打動我。這實際上也是大家在選擇一款高端車型時必須去考慮的,一起來看看這些是否也能引起你的共鳴。
目之所及的“豪華感”
在樓蘭的車主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大家眼中的“藝術工作者”。職業特性和成長經歷,決定了他們選擇一款車時,可能不會過分在意豪華的名,但卻不能少了“美”的實質。
可能美是虛無縹緲的概念,或者簡單的理解為“好看”,于高端車型的選擇上,這遠沒有BBA藍天白云、三叉星和四個圈的logo來得更為直接。但是,我想說的是,美是可以量化到生活的每個細節里,甚至可以延伸至出行當中。
樓蘭當初進入我的購車清單,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設計。美如果做不到獨一無二就要做到“數一數二”。一款稱得上豪華二字的產品,最怕的不是不美,而是毫無個性和特點地淪為街車。
不同于市面上的主流豪華品牌,源于其跨界的文化基因,樓蘭在設計上并沒有隨波逐流地迎合主流審美觀,而是保持著豪華應有的“個性美”。比如它的線條感很豐富,車身修長,讓其看起來更加靈動。側窗與尾窗相連,制造出懸浮車頂的感覺。雖然都是大型SUV,但跟市場主流的幾款車型對比,車身姿態看上去就更加年輕,不臃腫。同時難能可貴的是,這種感性設計背后還有著嚴謹的理性依據,它的風阻系數只有0.31,等同于Nissan370Z、AudiTT等跑車的水平。
另外,SUV產品除了承擔最常用的城市出行,它還被購車者賦予了詩和遠方的屬性。這時,運動感和張力不可或缺.對此,在優雅的型面之上,樓蘭同級最大的20寸熏黑切削輪轂、前燈犀利的鷹眼造型以及尾部的雙邊排氣管,就是個性的點睛之筆。
駕乘帶來的“感知豪華”
我們常把車比作第二個家,既然是家,就意味著有大量時間要跟它朝夕相處,所以對我來說,舒適性與操控性都是“剛性指標”,缺一不可。
日產的零重力座椅雖然大家都已經非常了解:3D側翼在材料、支撐、角度等設計上提升了側翼對身體的包裹感;座椅靠背貼合脊柱,提升了背部、腰部的支撐效果。但今天我最想說的是除這兩大座椅支撐以外的一項最容易被忽略,卻最容易“被感知”的細節,就是扶手支撐。樓蘭位于前后排車門內側扶手與中央扶手在高度上是一致的,且內側扶手長度和中央扶手的長度與寬度都遠超同級。即使小到乘客的手部放置問題,都能得到樓蘭的悉心照顧。
另外,在與樓蘭相處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了它隱藏在“玻璃”上的小秘密:樓蘭全系標配后側窗、后窗防紫外線隔熱隱私玻璃。以上這些豪華細節也只有在豐田埃爾法、林肯航海家(進口)這樣的高端商務車才會裝配,連寶馬X3、奧迪Q5L等車型均未搭載,就更不用說漢蘭達、冠道等車型了。包括全景大天窗,用的都是防紫外線玻璃,紫外線過濾達到97%。對于每個位置的駕乘者,樓蘭都給予了足夠的隱私空間與健康保護。
再有,樓蘭原廠配備主副兩把智能車鑰匙,每把鑰匙可記憶保存兩組駕駛席數據,互換開車時,就不用再調來調去找適合自己的角度,包括座椅、方向盤、外后視鏡位置角度都可實現一鍵聯動,自動匹配最佳角度。
所以說,豪華是什么?以我的標準,就是質感高級,細節能經得起推敲。你能看得到它的“豪華“,更重要的是你也能感知到它的“豪華“。
寫在最后
理性消費存在于任何階層,而樓蘭可以說是“低調豪華”的理性之選。很負責任地說,這是一臺價值遠大于價格的產品,從“看到”、“感知到”,最后“得到”的整個過程中,樓蘭在“豪華舒適”上都能做到表里如一。選它,我沒后悔。在與朋友探店看完2021款樓蘭后,店員還特別提醒即日起至5月31日止,任意品牌車型置換樓蘭,至高可享17000元補貼。現在,你也可以和我一樣輕松進享“豪華舒適”的生活方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