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李佛拳興起的時候,正值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前夕。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鄉中父老知余隨師習技數年,再三懇清回鄉傳授諸族人〞陳享在家鄉父老的懇請下回鄉開館授徒,短短幾年間,武館在當地已有相當的影響。
據蔡李佛始祖館資料介紹:清道光十八年(1838 年),林則徐任欽差大臣,主持禁鴉片運動,即派出幕客楊畏三邀請蔡李佛宗師陳享輔助組織民勇,陳享組織廣州、佛山等地的壯勇,抵抗外侮。
林則徐
陳享以及他的眾多蔡李佛弟子被林則徐招募,是時勢所趨。
蔡李佛創始人陳享
當時鴉片問題逐漸成為政治性年論問題之一。清道光十八年(1838 年)國四月,鴻爐寺卿黃爵滋向朝廷提出“嚴禁論”,以重治吸食鴉片者。時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也向朝廷上奏,請求嚴禁鴉片。疏上后,因為各省章奏未齊,朝廷定議需要一定時間,考慮到民間禁煙呼聲高漲,林則徐未等皇上批示,就與湘鄂兩巡撫一起,在所轄區域厲行禁煙,收繳煙土、煙齊與煙具,并配制 “忌酸丸”’,供人戒煙,成效卓著。隨后又一道奏折,力陳禁煙特別是杜絕鴉片來源的重要性和禁煙方略,并針對反對派的駁斥強調說:“法當從嚴,若猶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國幾無可以御敵之兵,無可以充的之銀?!迸e棋不定的道光帝認識到鴉片對國家帶來的危害,被迫接受嚴禁吸食鴨片的主張,決定禁煙。
清道光十八年 (1838年)十一月十五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圖查辦鴉片。林則徐在廣州查雞片的過程中,意識到英國會發動侵略戰爭。為了戰勝敵人,需要知己知彼。他經過多方面分析研務得出:變敵人的長處為自己的長處,即“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在軍事方面,著手加強和改善沿海一帶防御力量。林則徐專從外國買來200 多門新式大炮配置在威遠、崖門等炮臺上。為了政進軍事技術,又搜集并組織了大炮瞄準法、戰船圖書等資料。林則徐敢于學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的精神,受到人們高度贊揚,被稱為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個人。”
英國殖民者不肯放棄罪惡的鴉片貿易,而且蓄謀要用武力侵略中國。林則徐在廣東邊禁煙,邊積極備戰,修建炮臺,拉攔江木排鐵鏈,相信“民心可用”,在沿海一帶招募5000多鄉民編成水勇,屢敗英軍的挑畔。新會的崖門也屬海防要塞,眾多武林弟子加人到林則徐的水勇行列,參加抗擊外來侵略的民族斗爭。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龍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擊戰的勝利。道光帝盲目驕傲,下旨停止英國貿易。鴉片戰爭爆發后,定海失陷,瑜善到廣州,與林則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脅利誘下,擅自簽訂割讓香港,賠償煙價 600 萬元的《穿鼻草約》。但清廷卻把這一切都歸罪于林則徐,隨后,林則徐被華職。陳享等退隱回鄉,繼線致力于他的武術傳播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