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中表明,當下要加快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推廣“互聯網+公共文化”,推動數字文化工程轉型升級、資源整合,推進公共文化云服務體系建設,豐富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廣泛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服務,大力發展云展覽、云閱讀、云視聽,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走上“云端”、進入“指尖”。
2021年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以“超清視界·睛彩生活”為主題,一系列活動集中展示了大會在投資支持、示范引領、技術轉化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其中,“百城千屏”8K超高清視頻落地推廣活動面向冬奧會轉播需求,依托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建設8K正式頻道,組織各地設立公共場所8K大屏,展映優質8K內容,帶動超高清視頻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展。
據悉,在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上,中電集團數字影像技術研究中心林冬冬談到:“數字文化產品的出現和繁榮是不可阻擋的時代趨勢,要想放大青島的影視魅力,把世界影都的頭銜帶得更牢,就一定要抓住數字文化的發展機遇。”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不僅推動了超高清視頻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還向全球展示了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的能力和活力。毫無疑問,數字化+文化產業在未來都將是發展建設的重頭戲。
居家云辦公、云消費、云休閑逐漸成為當下社會新常態,各式各樣的數字文化產品滿足了人們娛樂休閑和學習求知的消費需求。其本身兼具內容個性化、沉浸體驗感強,使用便利等諸多特點。現如今在疫情的催生下,繁榮起來的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勁頭依舊強勁,其消費潛力和市場價值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作為《中國影視媒體與產業發展策略研究》副主編,林冬冬曾發表觀點,認為我們要搶先占領技術高地,通過專門部署超高清、VR\AR、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文化產業的廣泛應用,搭建起一整套完善的數字產業發展模式。在此條件下,不斷創新技術以及服務體驗,拓展數字文化的發展陣地。扶植一批數字文化領軍企業,打造一批高品質數字文化產業園區,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數字文化品牌。多層次,全方位地建立數字文化生態,架構起發展數字文化產業成熟的商業模式。
古往今來,縱觀中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歷程,不禁感慨。林冬冬表示,當前的版權保護、產品質量、國際影響力、行業規范不齊、居民消費和接受能力不足等問題都在制約著數字文化發展。但他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社會經濟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成為成熟的文化業態只是時間問題。
今后中國的文化市場仍將伴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而擴大,這將繼續推動中國文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文化產品和服務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并最終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規劃中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助力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編輯:王鈺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