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打鼓聲遠揚,
客家山歌響四方。
客家歷史源流久,
根在中原永不忘。
廣州客家山歌是廣州客家人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間歌曲,它反映了廣州客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吸收了廣府文化特色。廣州客家人以歌傳情,每一位聽眾都能在歌聲中發現客家山歌之美。
第一美 · 曲調唱腔特色鮮明
客家人落地生根的生活環境與本地融合的群體不同,所衍生的客家山歌歌調也會不同。受地理環境和廣府文化的影響,廣州客家山歌形成了《四句板平聲》《過山拉》《舞春牛》《圣公調》等多種獨具廣州特色的山歌歌調。它委婉情深、舒展流暢、灑脫自如、緊慢有序,憂愁中帶有抗爭,堅韌中帶有自強,更是象征著客家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
《舞春?!?br/>
《過山拉》
第二美 · 越秀山歌墟名揚四海
“佳節中秋興不孤,浪游儔侶逐群呼。人傳今夕山歌會,試問黃沙去也無。”這是清朝詩人葉廷勛《廣州西關竹枝詞》中的詩句,印證早在清朝廣州便有舉辦客家山歌會的傳統。在越秀公園,一直延續著每月十二日舉行的山歌集會——越秀山客家山歌墟。如今坐落于繁華都市的越秀山客家山歌墟名聲已傳遍世界的客家圈,是客家山歌在廣州傳承的重要空間,也是客家人鄉土情節和族群認同的重要載體。
第三美 · 活態傳承創新發展
2022年,客家山歌(廣州客家山歌)列入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客家山歌雖歷史悠久,但非一成不變。除了原生態客家山歌,廣州客家山歌還緊跟時代潮流,沿用原調填作新詞,改編主題和內容融合當代社會熱詞,吸引了更多群眾關注日常時事,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和教育價值。在抗擊疫情期間,廣州客家山歌愛好者紛紛創作傳唱防疫主題歌曲,呼吁大家注意衛生,團結一致共渡困難;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到來之際,更是創作了愛國主題歌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之情。廣州客家山歌的時代性和創新性發展,讓客家山歌在新時代中更具生機活力。
徐秋菊《喜事好運滾滾來》
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為歌唱新時代、展現客家山歌新活力,2022年8月12日14:30至16:00,由廣州市越秀公園與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廣州市越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承辦的“喜迎二十大,歌墟傳心聲——發現客家山歌之美”主題歌友會將于廣州市越秀公園內開啟。
原生態客家山歌展示
廣州客家山歌源于鄉村田間,具備質樸自然的鄉土氣息,展現出原生態的特點。四句板作為廣州客家山歌中最常見的體裁,直接繼承自福建、江西的客家山歌,表現了廣州客家人自強、堅忍不拔的意志。廣州客家山歌傳承人與各區歌隊合作,在越秀公園內一同展示廣州客家山歌的流派特色。
廣州四句板平聲調視頻《山歌飄滿珠江河》
改編客家山歌展示
客家山歌在新時代下同樣與時俱進。一同聆聽音樂學院師生對廣州客家山歌的改編演繹,將傳統廣州客家山歌唱腔和現代元素相結合,節奏歡騰、韻律感強又朗朗上口。新詞填唱,感受非遺在社區與時俱進的創新活力。
改編山歌《白云山上好風光》
“喜迎二十大,歌墟傳心聲——發現客家山歌之美”
主題歌友會
節目單
序號
節目類型
節目名稱
表演團隊
1
原生態
客家山歌
《山歌飄滿珠江河》
廣州客家山歌傳唱總隊
2
《涯唱山歌頌黨恩》
從化客家山歌隊
3
《萬眾一心抗疫情》
增城客屬藝術團
4
《家和才能萬事興》
天河區客家山歌協會
5
《和諧美麗新農村》
廣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人
6
《脫貧致富奔小康》
黃埔區新龍鎮洋田村紅色客家山歌協會
7
《黃賭毒品莫去惹》
花都梯面客家嫂山歌隊
8
《山歌喜迎二十大》
黃埔區客家山歌協會
9
《家風家訓記心中》
花都百花山歌隊
10
《少年強就國家強》
白云區太和一小山歌隊
11
《越秀山上好風光》
越秀洪橋街
客家山歌協會
12
改編
客家山歌
《客家兒女念故鄉》
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山歌隊
13
原生態
客家山歌
《傳統文化愛弘揚》
廣州客家山歌傳唱總隊
活動直播
為記錄更多精彩瞬間,我們將邀請非遺垂類流量IP金玲老師現場直播,同時活動還將在“廣州非遺”視頻號和抖音號全程直播,與全國網友一同分享客家山歌的文化魅力,感興趣的朋友們不要錯過啦!
(醒小獅 Feevay.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