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農村,只要用心去發掘就會發現很多新鮮事,這話對于家住皖西南山區的一些村民來說感觸頗多。日前,攝影師一行到山村采風,在公路上看到一位用摩托車拉“貨”的村民,他說,在他們村,最大的新鮮事是,村民們種的菜,很多是自己不愛吃的菜。這是怎么回事呢?
無論在哪里,村民們種菜,應該種自己喜歡吃的菜才對,為啥種自己不愛吃的“菜”呢?就在大家疑惑時,一位大爺提著一兜“菜”走過來,然后放到電動三輪車上。“今天收的菜真不少,這些菜雖然我不喜歡吃,可是,是最好的菜呢!”大爺說道。
一行人走到路邊,查看電動車上到底裝的是什么菜。這不是紅薯藤嗎?“別看這些紅薯藤,可是不少眼里的好菜呢。”大爺稱,這些菜雖然他自己不愛吃,但為他增加了不少的收入。不僅他家是這樣,其他人家也是這樣。
原來,村民們種植紅薯是給別人做菜用的。近些年,不少城里人到山村游玩,看到山村人家種植的紅薯后,不知不覺中喜歡上吃紅薯的莖葉,后來,村民們便擴大種植規模,并把種植紅薯作為增收的途徑之一。
以前,村民們種植紅薯,雖然自家人也吃紅薯,但很少吃其莖葉,而大部分是用來做養殖業用的材料,由于山村到縣城只有20來里路,近幾年,村民們種植紅薯,把莖葉運進城,不少城里人還搶著要。
別看村民們種植的是不起眼的紅薯,但家家戶戶都建造了樓房。大爺說,近些年發展“特色產業”,讓很多人家住上了別墅樓,生活過得愜意著呢!只不過……
大爺的話說了半截停下了,隨后說,村民家的樓房雖然從外表看很漂亮,但除了自己住的房間外,有不少房間并未裝修,因為孩子們常年不在家,過早的裝修反而不好,于是便出現房屋外面已裝修,里面沒有裝修,一樓已經裝修,二樓沒有裝修的現象。
“這是不是第二件新鮮事?”村民表示,他們不把房子進行全部裝修,并不是為了“省錢”,而是想到了將來,等孩子們回來住時再裝修,到那時,房子又是新的。
隨著社會發展,山村村民的發展思想有了改變,不再種植自己喜歡吃的菜,而是種植別人喜歡吃的菜,他們覺得,從事種植業,只有適合別人的口味,才能讓家人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如今,山村家家戶戶住樓房,公路不但修到家門口,還修到了田地邊,村民們天天種植別人喜歡吃的菜,收菜時只用搬上車,就能直接運回家,或拉進城。現在,村民們仍然在關注來村里游玩的人,看他們喜歡吃什么,然后下一步,不斷“改進”,滿足別人的需求,種植別人愛吃的菜,增加收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