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孩子在校園里受了委屈,家長上門去替孩子教訓對方,類似暴力甚至血腥事件不少報道。雖然事后才證明有些家長確實有精神疾病,但造成的后果傷害已經無法挽回。
我們需要正視,孩子之間的打鬧,有的是歡快的游戲,有的是短暫的情緒。真正實施霸凌的孩子,通常因為生活中有霸凌者為榜樣。
有些家長不認同“打鬧”居然還是“歡快的游戲”?也許這部分家長的成長中,沒有磕碰,沒有意外,也沒有追逐打鬧的童年(或許至今也沒一個再怎么拍桌子吵架也不斷義的兄弟,再怎么搶東西撕逼也不分開的閨蜜)……其實這樣的童年并不算完整。
兒童之間的爭吵、矛盾大都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妥善解決,除非涉及真正的霸凌,都不需要成人直接干涉。
成人通常無法調和孩子之間的矛盾,只能引導他們如何化解矛盾。一旦矛盾擴展到了成人或不同家庭之間,事態反而會急劇惡化。
這些年,其實最需要治的是家長的戾氣。就是因為家長爭輸贏的心態,強行介入了孩子的社交,打翻了孩子們本來可以繼續的友誼小船,成為孩子學習社交路上的絆腳石——是的,成人魯莽介入孩子之間的問題,才是孩子們成長的絆腳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