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述工作室
執筆 未名
2020年8月26日
外交部正在舉行例行的記者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針對“中國威脅論”,說過這樣一句話:“美國建國240多年歷史上,只有16年沒打過仗。”
在某種程度上說,“好戰”已經成為美國人的基因,表現在方方面面。近年來,一首在美國流行的“軍歌”The Warrior Song(勇士之歌)就是一個注腳——
看完視頻之后,再仔細看看它的3段歌詞:
第一段:
I've got the reach and the teeth of a killin' machine,
我是武裝到牙齒的殺戮機器
with a need to bleed you when the light goes green,
綠光閃爍之間讓你血流如濺
best believe, I'm in a zone to be,
不要懷疑,這是我的地盤
from my Yin to my Yang to my Yang Tze.
我的陰陽兩界,我的揚子江
Put a grin on my chin when you come to me,
當你奔襲而來,我得意地微笑
'cuz i'll win, I'm a one-of-a-kind and I'll bring death
因為勝利是屬于我的,我是一流的殺手,帶給你的將是死亡
to the place you're about to be:
你所到達的地方
another river of blood runnin' under my feet.
將成為另一條在我腳下流淌的血河
Forged in a fire lit long ago,
歷練之火早已燃起
stand next to me, you'll never stand alone.
與我比肩,你不會孤立無援
I'm last to leave, but the first to go,
第一個沖鋒,最后一個離去
Lord, make me dead before you make me old.
主,請在老去之前賜我以死亡
I feed on the fear of the devil inside of the enemy faces in my sights:
我看到的敵人心中的夢魘和臉上的恐懼讓我滿足
aim with the hand, shoot with the mind, kill with a heart like arctic ice
用手瞄準,用意志扣動扳機,用冷酷的心殺戮
(I am a soldier and I'm marching on,)
(我是一個戰士,戰士在前進)
I am a soldier and I'm marching on,
我是一個戰士,戰士在前進
(I am a warrior and this is my song.)
(我是勇士,這是屬于我的歌)
I am a warrior and this is my song.
我是勇士,這是屬于我的歌
第二段
I bask in the glow of the rising war, lay waste to the ground of an enemy shore,
樂戰好斗,令敵國焦土一片
wade through the blood spilled on the floor, and if another one stands I'll kill some more.
跋涉血海,誓要斬盡殺絕
Bullet in the breach and a fire in me, like a cigarette thrown to gasoline,
子彈飛嘯,電光火石,猶如煙頭丟進汽油桶
if death don't bring you fear,
假如死亡都不能帶給你恐懼
I swear, you'll fear these marchin' feet.
我發誓,定要你敬畏我們的鐵足
Come to the nightmare, come to me, deep down in the dark where the devil be,
走近噩夢,走近我,掉入魔鬼所在的黑暗
in the maw with the jaws and the razor teeth,
咽喉橫亙,利刃如鯊
where the brimstone burns and the angel weeps.
地獄火起,天使哭泣
Call to the gods if I cross your path and my silhouette hangs like a body bag;
我的影子就是你的裹尸袋,假如被我抓到,你只能呼喚神明
hope is a moment now long past, the shadow of death is the one i cast.
希望瞬間寂滅,我就是你死亡之影
I am a soldier and I'm marching on,
我是一個戰士,戰士在前進
I am a warrior and this is my song.
我是勇士,這是屬于我的歌
My eyes are steel and my gaze is long,
目光似鐵,視野無限
I am a warrior and this is my song.
我是勇士,這是勇士之歌
第三段
(General Patton: We're not just going to shoot the bastards)
(巴頓將軍:我們不僅僅要射殺那些雜種)
(We're going to cut out their living guts)
(我們還要掏出他們的五臟六腑)
(and use them to grease the treads of our tanks)
(用它們來潤滑我們的坦克履帶)
(We're going to murder those lousy Hun bastards by the bushel)
(我們還要大把大把地干掉這些該死的德國雜種)
Now I live lean and I mean to inflict the grief,
我無堅不摧,我會讓你承受痛苦
and the least of me's still out of your reach.
你休想碰到我,哪怕一下
The killing machine's gonna do the deed,
殺人機器啟動,一路勇猛沖鋒
until the river runs dry and my last breath leaves.
直到河流枯竭,直到生命的最后
Chin in the air with a head held high,
昂首迎風
I'll stand in the path of the enemy line.
直面敵人
Feel no fear, know my pride:
沒有恐懼,只有榮譽
for God and Country I'll end your life.
為了上帝,為了祖國,我將結束你的生命
I am a soldier and I'm marching on,
我是一個戰士,戰士在前進
I am a warrior and this is my song.
我是一個勇士,這是屬于我的歌
My eyes are steel and my gaze is long,
目光似鐵,視野無限
I am a warrior and this is my song.
我是勇士,這就是屬于我的歌
這首歌的第一段第一句就開宗明義——“我是武裝到牙齒的殺人機器”。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歌詞中專門提到了“揚子江”,也就是中國的長江。可見美國時時處處都在以中國為假想敵。第二段第一句則進行了“升華”——“樂戰好斗,令敵國焦土一片”。第三段一開始還追溯了美國“喜戰好殺”的傳統,并引用巴頓的話——“我們不僅僅要射殺那些雜種,我們還要掏出他們的五臟六腑,用它們來潤滑我們的坦克履帶。”
二戰時期用上述殘忍手段來對付納粹,也許可以理解,但后來美軍的殺戮對象還有無辜平民。2010年4月,維基解密曝光了一段視頻:美軍飛行員于3年前(2007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肆意射殺10余人(包括平民、兒童、醫務工作者、記者等)。一個人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反擊,那是正當防衛,如果反擊過度可能被定性為防衛過度。而當時美軍并未受到威脅,而且他們并不確定那些行人是否是手持武器的敵人,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射擊,打死路人后還哈哈大笑……這些細節說明,美軍殺人十分隨意,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取樂子。整個視頻看下來,美軍更像是在打一款刺激的殺人戰爭游戲以打發無聊的時間——
此事曝光后,全世界輿論嘩然,美國很被動。那么,美國是如何應對的呢?第一步,找出并抓住泄密的士兵曼寧(時任美軍第10山地師情報分析員),并處以不名譽退伍,剝奪一切福利待遇,還判了35年的重刑(后奧巴馬對其特赦,使其減刑至7年);第二步,逮捕曝光該視頻的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出了問題,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決曝光問題的人,這就是美國人的解決之道。
這首歌在視頻網站點擊率和評論量很高
回到“勇士之歌”,其文字版已經讓人聞到字里行間的血腥味,視頻版更令人不寒而栗。2009年10月8日,這首軍歌第一次被上傳至全球最大視頻網站YouTube,播放量約2800萬次,17萬人點贊,約3萬條評論(不含其他平臺的播放和評論數據),受到熱捧。其中,點贊最多的評論是:“我最大的兒子肯尼斯?布克會喜歡這首歌的,2007年他25歲時在伊拉克戰死。”在這條評論下有383人回復,多數安慰他,說他兒子是英雄。
需要說明的是,“勇士之歌”并非美國軍方創作,而是美國民間音樂人肖恩·豪斯霍爾德專門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創作的。眾所周知,在美國的海外軍事行動中,海軍陸戰隊一向充當急先鋒。在著名的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面對的主要敵人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不過,“勇士之歌”的影響早就不局限于海軍陸戰隊,而是遍及美國全軍全國。比如,此歌版權的擁有者搖滾小子便授權給美國國民警衛隊,用來作為征兵背景音樂。要知道,國民警衛隊遍及美國各州,與正規美軍相比,與普通美國人接觸和影響更多。
民間的愛軍熱情,美國軍方自然會好好利用。美國民間創作的“軍歌”往往能夠得到美國軍方的大力支持,比如開放軍營并進行表演為其錄制視頻音樂提供方便;又比如組織歌手到軍營獻唱等。對此,美國軍事文化研究者托馬?拉比諾指出:“愛國歌曲的定位贏得五角大樓以及國防經濟參與者的積極支持,伴隨而來的是五角大樓和國防經濟參與者的推銷行為。”這樣一來就形成了“良性循環”:軍方支持創作,并推銷軍歌促其大熱——軍歌創作者獲得收益后,通過軍事慈善活動直接支持軍方——聽眾則通過購買軍歌專輯間接支持軍方,“在戰爭歌曲的激勵下,美國聽眾通過支持音樂的方式支持了戰爭”。
也許有人會說,美國對戰爭也做出了種種限制啊。沒錯,美國的對外宣戰權屬于國會而不是總統,還有《戰爭權力法案》限制總統的戰爭權力,此外還采用了以文馭武的制度設計來防止軍人窮兵黷武。可是,這些限制措施并未能有效制約美國的戰爭活動。為什么?從根本上說,好戰是美國的傳統,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是基因。從現實上說,山姆大叔不差錢,而且站在軍事科技的制高點逢打必贏,喜歡用戰爭這種簡單粗暴而又直接有效的方式來實現諸多目的,已經很難抵制使用武力的誘惑。
自從踏入北美大陸那天起,美國人就種下了好戰的基因:與當地的印第安人斗以站穩腳跟、與老東家英國人斗以獨立建國、與墨西哥人斗以擴大地盤、與蘇聯人斗以爭奪世界霸權、與其他國家斗以充當世界警察……200多年下來,好斗好戰的細胞已經滲透美國人的身體。當年南北戰爭,美國人打美國人,對自己人下手也十分殘忍,北軍將領謝爾曼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只要我們認為有必要,就殺死每一個人,奪走每一寸土地,沒收每一件財物。一句話,無情地摧毀我們見到的一切東西。”
今天,父母們經常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當你的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沖突,你會怎么辦?
美國人常常鼓勵自己的娃娃:“蠻一點,孩子!”
“許述工作室”創始人簡介
許述,軍事學博士,出版《這才是美軍》和《兵道》,從軍約20年,現成立工作室專門研究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