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中國汽車市場20年,并獲得技術和造型口碑的北京現代,產品矩陣已經沖上后1100萬銷量全新時代?;仡?022年,北京現代通過一系列新產品與創新式的營銷,展現出了不斷上攻的品牌姿態。
20年的歷程,對于北京現代這個日漸成熟的品牌而言,是一個積淀的過程,是不斷創新的歷程,也是行業巨變的見證者與參與者。這其中既有“不變”的堅守,也有“變”的魄力。
站在20周年的節點上,北京現代的“變”與“不變”更值得深入思考。
1【“不變”的創行者】
累計銷量1100萬輛的北京現代,無疑是中國汽車市場的一位創行者。
不變,是北京現代20周年發展歷程中的根基,與未曾改變過的姿態,也是造就北京現代1100萬時代的基礎,更是后1100萬時代繼續高質量出發的起點。
可以說,北京現代的20周年,首先是對“不變”的持續堅守。
20年來,不變的是對時機的把握。
回溯北京現代20周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其與中國私人汽車市場的發展壯大同頻,也與家轎市場的發展同步。時間回到2001年。這一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同年,也是中國家轎的起步年。
當時,曾有國家計委的一位官員做出了清醒地判斷:
“加入世貿組織后,對于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是兩個“不可阻擋”:一是轎車進入老百姓消費不可阻擋。二是民營企業、國外廠商進入中國汽車產業的參與競爭不可阻擋?!?/p>
作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首個獲批的汽車生產領域的合資企業,北京現代在“不可阻擋”的趨勢中,踩準了中國家轎市場的起步節點。更在2002年取得了“當年簽約、當年建廠、當年投產、當年出車”的“北京現代速度”。一舉以索納塔(參數丨圖片)、伊蘭特車型向當時國內消費者提供了全新的家轎選擇。
2009年,面對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的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北京現代經過對市場的準確分析,精準洞察到了市場的發展趨勢。在業內被悲觀預期籠罩的情緒下,以樂觀的態度和充足的準備,逆勢而上制定增產計劃。
果不其然,隨著國家對1.6L小型轎車鼓勵政策的出臺,中國車市又一次迎來了井噴,踩準趨勢與政策的北京現代也獲得了產銷雙豐收。
一組數據即可證明:2009年北京現代產量57萬輛增長94%,遠超同年中國乘用車市場54%的汽車生產增長率。
此外,隨著北京現代不斷以新車型入局市場,其具有的年輕化產品設計理念,更踩準了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的整體趨勢?!澳贻p”就成為了當時韓系車的代名詞。
20年來,不變的是對品質的追求。
90年代以來,現代汽車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崛起,如今已經成長為全球銷量前三的車企。
這來自于現代汽車一直在堅持“學研發、拼質量、創品牌”的發展路徑。這是從學習到超越的過程。而北京現代也在不斷的學習與洞察過程中,持續為市場輸出質量更優、體驗更佳、定位更準的優秀作品。
從起初的索納塔、伊蘭特再到后來的ix35、途勝再到新晉的庫斯途,對于品質的打磨,讓北京現代不光在20年里誕生了多款能夠定義細分市場的明星車型,也建立起千萬級體量的產品口碑。
20年來,不變的是對效率的看重。
在2002年僅用時8個月就完成了從簽約到出車的壯舉外,業內稱贊的“北京現代速度”還來自于銷量的快速達成。速度的背后就是效率。幾組數據就能證明當年的“北京現代速度”到底有多高效:
2003年,索納塔銷量達到了5.2萬輛,占據了當年B級車市場的10%份額。2007年5月,伊蘭特只用了40個月就達成了累計銷量超50萬輛的成績。2008年2月,北京現代僅用5年就完成了累計產銷100萬輛的最短用時紀錄。而從2013年至2016年,北京現代的銷量也連年突破百萬。
隨之帶來的,是北京現代超高的發展速率與可觀的市占率。不僅建立起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的廣泛認知,也助力中國市場更快的進入黃金市場。
20年來,不變的是對企業責任的堅持。
從建立至今的20年來,北京現代在教育、環保、賑災、文體贊助等各個領域已經累計投入資金近6億元,不斷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更廣的范圍內建立起用戶對于北京現代的品牌認知度與好感度。
前幾年,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北京現代經歷了一段業務發展的低谷時期。而在低谷與蛻變的節點上,北京現代又迅速通過高效的轉變開啟了高質量的復興重振之路:從產品布局到營銷打法,一個更新的北京現代已經站在我們面前。
如果說不變的是堅守,那么“變”則需要魄力。
2【“求變”的創新者】
后1100萬時代,北京現代要在“不變”的創行者基礎上,在行業中成為不斷“求變”的創新者。
首先,要以“變”洞察中國市場。
前1100萬時代,北京現代有過高光,也經歷過彷徨。后1100萬時代,北京現代正面臨著寒冬之后的再次破繭新生。要以“變”洞察中國市場,要以“變”全面“投資”未來,要以“變”再次回歸并領軍第一梯隊。
客觀的講,從當前北京現代在市場中的身位來看,今后的發展有兩個任務。其一,要在自主品牌和新勢力的包圍中,再次建立起合資品牌的差異化與品質感。其二,要重新參與到和日系、德系主流品牌的正面競爭。
這就意味著北京現代要打造三個標桿:銷量標桿、產品標桿、品牌標桿。而理解本地需求、融入本地發展就是打造標桿的支撐,也是以“變”洞察中國市場中的“變量”。
其次,以“變”找準新定位。
今年,北京現代實現了連續五個月銷量穩定增長,其中伊蘭特和中型SUV組合連續月銷過萬。從曾經遇到的發展瓶頸,到如今的銷量回暖,北京現代已經開始找到了新的定位:通過亮出產品優勢、亮出技術亮點、亮出品牌新形象,將此前一段時間內形成的性價比印象,轉變為高價值感與新格調感的品牌定位。
因此,一個布局未來的全新品牌發展計劃—2025向新計劃,也應運而生。這是達成“創新者”的途徑,也是助力北京現代再次回歸第一梯隊的基礎。
其核心在于,首先要準確錨定兩個時代坐標:引領市場發展趨勢的智電時代和引領年輕消費市場的Z時代。其次,要在時代坐標的基礎上,從產品轉型、品牌向新、服務創新三個層面,達成轉變并實現2025年年銷50萬以上的銷量目標。
目標有了,具體如何達成?
在筆者看來,有兩個大的維度:以“變”建立新布局,再以“變”實現新破局。
新布局來自于產品端的向智電時代進軍與轉型。這既是現代集團未來發展的主線,也是北京現代在中國市場求變的重要支撐。
在2025向新計劃中,產品轉型分為三部分:一是2025年實現燃油車全面混動化;二是引入全新純電品牌;三是全系新產品搭載OTA技術,實現全系產品智能化。
具體來看,首先,未來3-5年混動化燃油車仍將是市場的主流產品,北京現代將構建一款MPV車型、兩款轎車、三款SUV車型的混動化產品矩陣;其次,從明年開始推出專屬EV車型,在未來3年內,投放4-5款純電車型產品;此外,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新上市產品都將搭載OTA技術,2025年實現全系產品OTA。
這不僅將現代汽車更前沿的技術全面應用到中國,也將未來整體市場中對于“智”和“電”的要求,全部在產品端進行了布局,由此助力北京現代在電動化轉型時代中,重新回到市場第一梯隊。
新破局,則來自于品牌與服務層面。
在品牌層面,為實現品牌向新,北京現代將對年輕人開展零代差互動。在產品定義與品牌傳播層面,都聚焦于打造“科技、運動、活力”的品牌標簽。比如產品定義方面,將話語權多交給年輕設計師。在品牌傳播體驗上,則將體育、娛樂、游戲等年輕文化融入到營銷傳播領域。
在服務破局層面,從業內盛行噱頭大于實質的過度服務,轉變到對服務舒適感的追求。真正成為具有高效率、有溫度感的品牌服務。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也正處于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方向上。品牌破局與服務破局,將為北京現代以創新者角色,創造全新機遇,也讓北京現代以創新者的角色,更好的展現合資車企深度布局中國市場的定力與決心。
【總結】
北京現代的20周年,是與中國汽車市場走向成熟、壯大與質變發展同頻的20年。
20年間,北京現代是中國汽車市場爆發性增長的一位重要的參與者,通過一系列現象級車型,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優質選擇;亦是見證者,在構筑高光時刻與蓄力重振之時,也紀錄了市場競爭的殘酷性;更是助力者,通過“北京現代速度”和1100萬的銷量,驅動國內私人汽車消費市場進入到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
在第一個20周年所達成的1100萬時代,北京現代展現出是一種創行者之姿。從新的20年開始的后1100萬時代,北京現代也正在以創新者之勢,創造全新的北京現代時代。
北京現代的下一個20年更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