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乒乓的至暗時期
感謝精英乒乓網(wǎng)提供的電影票,讓我免費看了一場《中國乒乓》。
很不幸的是,都還沒來得及回顧劇情,推遲后才上映沒幾天的《中國乒乓》又宣布撤檔和改期。
看完這部影片,想不起來很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恰恰說明這個電影整體平淡無奇。
也或許是,乒乓人都比較熟悉那段乒乓歷史。
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取材于20世紀90代初,中國男乒走出低谷重回巔峰的故事。
1988年,中國男乒兵敗漢城奧運會,“低谷期”也隨之而來。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賽,國乒男隊在決賽中被瑞典隊0-5剃光頭。1991年千葉世乒賽,國乒男隊跌至第7,創(chuàng)世乒賽團隊歷史最低戰(zhàn)績。
1989年到1995年,是中國男乒的至暗時期。
打法技術(shù)落后,隊伍青黃不接,用電影中的話來說就是,“小的小,老的老,傷的傷,瞎的瞎”。
面對內(nèi)外的質(zhì)疑,新任主教練堅持大刀闊斧改革,不被看好的“男乒新五虎”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最終在1995年天津世乒賽上演絕地反擊,重新奪得斯韋思林杯。
1995年天津世乒賽,堪稱中國乒乓的里程碑。那屆比賽,中國乒乓球隊斬獲了全部七項冠軍。
為什么偏偏選擇這一段歷史故事呢?
大概是因為逝去的太久遠,現(xiàn)役的太違和,有的太敏感,有的不光鮮。而這一段,最戲劇、最勵志、最正能量,也最容易拍。
-2- 不喜歡的故事情節(jié)
影片中有三段情節(jié)我比較喜歡,兩段是天津世乒賽的開始和結(jié)尾。
決賽開始于一個拿著乒乓球拍的小男孩跑過走廊,得意洋洋地跑進主賽場;結(jié)尾是那個決賽沒有上場的直板年輕人接受采訪時說,一切才剛剛開始。
導(dǎo)演并沒有忘記刻畫那個所謂的墊腳石,也就是國乒的陪練。他不甘心,但他也顧全大局。就像他說的,有些人就是沒有冠軍的命,但他們也同樣值得被歌頌。即使他們在賣燒烤,電影里還是要記得他,讓人們記得他。
故事上也有一些不喜歡或是不足的地方,比如:
(1)整個故事以主教練的視角展開,難免會有自傳的嫌疑,而隊員的集體失焦以及群像的塑造顯得不夠飽滿。
(2)影片的開頭是異國他鄉(xiāng)、深巷、小偷,是一種鋪陳和對比,故事主要背景的交代反而急促了些,客串的票房先生吳京真的只是一閃而過地客串。
(3)白民和選手沒有任何預(yù)兆和流程的雨中攔車檢討以及臨時參賽,這種小孩子把戲真的很不喜歡。
(4)1993年哥德堡世乒賽,國乒男隊拿到男雙冠軍和團體亞軍,已經(jīng)實屬不易,也算完成“復(fù)興三步走”的前兩步。但影片中為了戲劇性的矛盾升級,改成主教練下課,甚至宣布國家隊原地解散(可能是氣話,但真的都走了),這就罔顧史實了。
(5)老瓦雖說是那個時代的大Boss,但真的把他塑造成影視大Boss,看起來還是有種是非對立的不和諧。
(6)前期的“為國爭光”和結(jié)局的“享受比賽”,兩個不同的思想理念沒有很好地邏輯切換或者鋪墊。
(7)還剩不到20分鐘的時候,天津世乒賽還沒開始,我以為這樣就要結(jié)束了,其他的等待下一部。最后留給“絕地反擊”的時間只有十幾分鐘,而且也是直接跳到?jīng)Q賽,沒得到一個與之相匹配的等量結(jié)構(gòu),奪冠的艱辛與跌宕便不夠震撼人心。
或許結(jié)局早已眾人皆知,或許勝利早已不足掛齒,有個長話短說的主旋律收尾足矣。
至于僵硬的發(fā)球、后墜的重心、別扭的動作、慢放的鏡頭,以及技巧上的乏善可陳,沒有期待便不會有失望。
-3- 還是值得點個贊
《中國乒乓》這部電影整體敘事流暢,無論劇情設(shè)置還是演員表演,以及節(jié)奏控制都稱得上拿捏得當。同時影片又過于老實和照本宣科,能明顯地看出那種恰如其分的節(jié)制和不敢逾越雷池的謹慎。
這就免不了有一些遺憾!
首先,略多的外圍故事情節(jié),穿插的核心訓(xùn)練,稍稍帶過的作戰(zhàn)策略,并沒有很好地展現(xiàn)出乒乓運動的魅力。
其次,對于國球這一事關(guān)民族尊嚴的體育運動,影片不敢或沒能對那個時代的自我懷疑、金牌至上等思想做出更深層次的剖析。一個某種程度上可以觸及到那個時代靈魂的機會,就這樣輕易而又可惜地錯過了。
其實,鄧超和俞白眉愿意放棄之前那些荒誕無稽的、充滿著塑料味的癲狂喜劇,轉(zhuǎn)而導(dǎo)演《中國乒乓》,既有點讓人出乎意料,又對他們肅然起敬。
乒乓球雖然貴為國球,但是當前的整體氛圍和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并不是很好,單靠情懷已經(jīng)不足以讓觀眾買單。最后事實也證明,影院觀眾很少,票房也就很低。
或許鄧超也知道,他只是和他飾演的角色一樣,還有著這份家國情懷。也正如影片的宣傳語,“獻給每一個不被看好的人,”不被看好的小球,不被看好的隊伍,不被看好的電影,這才是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寫照。
雖不出彩,《中國乒乓》至少還算合格。至少看得出編、導(dǎo)誠意滿滿,從選角到表演都很認真地刻畫歷史原型。
認真起來不再逗比的超哥,還是值得點一個大大的贊!
都知道體育片很難拍,拍不好導(dǎo)致口碑和票房都拉跨的風(fēng)險極大。如若沒人去做,如何讓經(jīng)歷過的人回憶,讓不知道的人了解,又如何讓那些在艱難歲月中提煉的經(jīng)驗和精神得以傳承。
佛語有云,“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影片中也有一句臺詞,大致意思是“干事的人就是會被不干事的人罵,這就是干事人的命。”
觀眾老爺們也應(yīng)該多些包容,給中國體育片留點時間和空間。
-4- 重新上路的時候
也許會有很多人質(zhì)疑,《中國乒乓》哪來的觀眾?
《流浪地球》很哇塞,《滿江紅》很搞笑,《中國乒乓》是什么鬼?
打球的人沒興趣,電影不如比賽精彩;不打球的人更沒興趣,電影哪有紀錄片具體和客觀。
真正不想看的人,即使免費的,他也有一百個理由拒絕。
如果連我們打球的人都不看,估計更沒人看了。如果乒乓人都不關(guān)注乒乓了,那中國乒乓還有希望嗎?
曾記否,中國男乒也被決賽對手5-0剃光頭,甚至連四強都沒進。還記得,中國女乒遭遇莫斯科滑鐵盧,亞錦賽被小平野一串三,丟掉東京奧運會的首枚混雙金牌。
從來就沒有常勝將軍和理所應(yīng)當,有的是百折不撓,砥礪前行,險中取勝,絕地求生……
2022年成都世乒賽國乒男隊的死里逃生仍然驚心動魄,這個時候上映的《中國乒乓》暗合時宜。
正如現(xiàn)今的中國乒乓,內(nèi)憂外患。
《中國乒乓》再次上線的2月17日當天,有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還有梁朝偉和郭富城的罪案題材電影《風(fēng)再起時》,這個檔期面臨的壓力也著實不小。
中國乒乓,又到了重新上路的時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