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述工作室
執筆 ashes of time
在現代戰爭中,無人機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在過去一年中,關于無人機有兩組特殊的鏡頭,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在俄烏沖突中,烏軍利用無人機追蹤并打擊俄軍,令其無處可躲無路可逃;二是解放軍無人機低空飛臨臺灣,臺軍崗哨士兵用最原始的武器(石頭)攻擊無人機。
關于無人機的研究報告不算少,為什么選擇翻譯日方出臺的這份報告?
無論是甲午戰爭還是侵華戰爭,日本在情報搜集和情報分析上的表現都非常出色,現在也不差(順便說一句,日裔美國人保羅·中曾根能夠做到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和網絡司令部司令,依憑之一就是其在情報工作上的豐富經驗和杰出能力)。盡管二戰后日本在軍事上被“閹割”,但一直不甘心,企圖在軍事上重新崛起。如今,美國把中國視為長期的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并有意利用盟友的力量來牽制和遏制中國的發展。在俄烏沖突中,美國已經嘗到了聯合盟友“圍毆”俄羅斯的甜頭,認為在印太戰區對付中國也可以如法炮制,為此不斷試探“解放”日本的軍力。為了證明自己在軍事上的價值,日方自然賣力表現,《解放軍“雙尾蝎”無人機如何協助導彈進行攻擊》這份新報告便是其獻給美方的作品之一。
這份報告認為,第一,在未來臺海軍事行動中,解放軍將越來越多地使用無人機;第二,解放軍使用無人機的目的是配合導彈進行攻擊,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偵察為導彈指引打擊目標;二是通過傳輸視頻等方式為評估打擊效果提供依據。為了證明上述結論,日方在這份報告中展現了其在細節觀察和戰術分析上的出色能力。對此,報告作者也十分自信甚至自得,對一般媒體的報道和分析似有不屑之意:“各種新聞報道和辯論沒有提出足夠有說服力的論點,我們需要具備實際飛行經驗和有關中國軍事活動的專業知識。”
《解放軍“雙尾蝎”無人機如何協助導彈進行攻擊》是“鷹視:美國眼中的解放軍(2023年)”的第一篇。“鷹視:美國眼中的解放軍”系列課題自2019年啟動以來,主要精選和精譯美方(包括軍方、官方、智庫、媒體等)對解放軍的觀察和評估報告,但偶爾也有例外,如本報告《解放軍“雙尾褐”無人機如何協助導彈進行攻擊》的作者就不是美國人,而是日本人,具體來說日本航空自衛隊森木會田中校(Aita Moriki)。
為什么這次“跑偏”了呢?
其實不偏。要知道,美國對付中國的一大戰略是“利用盟友”,特別是日本這樣比較“鐵桿”的盟友。為此,美國和日本經常定期進行軍事交流,包括聯合軍事演習和情報信息交流。《解放軍“雙尾蝎”無人機如何協助導彈進行攻擊》就是美方和日本進行一次定期信息交流時被美方看中并翻譯為英文的。因此,本工作室中譯本將“日美”列為共同的作者。
《解放軍“雙尾蝎”無人機如何協助導彈進行攻擊》的目錄如下:
目錄
“許述工作室”創始人簡介
許述,軍事學博士,曾在戰區級機關工作,出版專著《這才是美軍》和《兵道》(解放軍中將王洪光等推薦), 2019年成立工作室,專注于研究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