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過去十多年里,中國足球的金元化戰略和芯片領域的大躍進有幾分相似:獲得重磅支持、聚攏大量資金、技術/商業創新寥寥、行業幾位大佬都進了監獄。
當然,芯片有卡脖子的前提,足球則采取開放性的歸化策略,二者也存在許多不同。但無論是足球還是芯片,都屬于全球產業化程度極高的領域。對于這樣一個領域,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是核心中的核心。
中國足球的根本癥結就在于,既無法真正按照計劃行進,又脫離市場基本定律,最終只能在足協領導的主觀意志下任意發揮。過程中,當權者私利被嚴重做大,足球水準卻倒退嚴重。
從這一層意義上來說,芯片發展需要從足球危機中吸取更多的教訓,才有可能成功抵御卡脖子危機。
賽格特約作者 張豐
中國足球當下正處在最黑暗的時刻,想嚴肅討論前,甚至會先捫心自問:它配嗎?
去年11月,原國家隊主教練李鐵被查,拉開了足協反腐的序幕。到目前為止,不到5個月時間,已經有超過9名足球圈人士被調查。其中包括中國足協主席、黨委副書記陳戌源和中國足協黨委書記兼副主席杜兆才。
杜兆才從2017年開始擔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中國足協黨委書記
這三位,實際上代表著中國足球的頂層:足協最有權勢的兩人和國家隊主教練。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對中國足球整體上地、徹底地否定。未來一段時間,或許沒有大魚,但是相信涉及到的小魚會越來越多。
有一個關于李鐵的段子:李鐵嘴很硬,一直不愿意招供。辦案人員注意到他有一個習慣,在談話的時候經常用嘴吹自己的頭發,于是給他剃了一個光頭,他第二天就招供了。
這說法未必靠譜,但是卻也很有意味:對李鐵來說,最在乎的事其實是發型這個相對微不足道的東西,而中國足球的未來,也需要“剃光”而后新生。
作為球迷,看到那些足協官員被查,并不會同情,但是你也很難感到幸災樂禍。如果只是個別人有問題,可能是他本人的錯,如果一個協會主管領導大部分有問題,可能是這個協會的機制出現了錯誤——人們很難不會產生一個想法,換誰在足協主席的位置上,可能都會濕鞋。
在我看來,中國足球的最大問題,就在于足協并不是一個真正的協會,而是“權力+市場”的混合物,是政企不分的典范。足協主席擁有相當大的權力,而又能直接接觸到金錢等物質利益,實在難以控制自己。
這和芯片大躍進有幾分相似。當國家支持的資金匯集在一起,沒有真正的市場和技術創新,所謂“芯片國家隊”,和中國足球國家隊就有幾分相似,幾位大佬都進了監獄。錢不是問題,很多錢也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錢和權力結合在一起。
2022年7月30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丁文武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指定管轄
日本足球的J聯賽,幾乎和中國的甲A同步啟動,后來中國足球升級為“中超”,進入所謂“金元時代”,看上去比J聯賽繁榮很多,中超代表廣州恒大也奪得了亞冠。大量資本進入中超,還沒來得及開拓出真正的市場,反而把中國足協幾位領導腐蝕了。
反觀J聯賽,一直穩步發展。2019年我曾走訪過東京FC俱樂部,市場人員告訴我,這家首都俱樂部在盈利能力上位居J聯賽前列,但是也沒有太多盈利。它依靠的是核心力量是會員這個真正的市場群體,而不是企業贊助。在東京,有實力的企業當然不少,但是如果沒有權力來拉郎配,企業為什么要花錢贊助呢?
J聯賽耕耘30年,和高校、高中聯賽都有良好的互動,選才范圍很廣,但是日本球員在J聯賽踢球,工資并不高。有超過400名日本球員在歐洲效力,不要以為他們是在“為日本足球而努力”,那只是一份普通工作。在日本踢球收入并不太高,2019年J聯賽球員平均工資只有229萬人民幣,到了2020年,因為經濟形勢不好,又下降到225萬——能在歐洲聯賽站穩,工資會高很多。
2021年J聯賽球員薪資排行榜
這就是真正的市場,它總是慢慢發展和培育起來的。相比之下,中超時代,不僅本土球員工資高企,引進外援也有很多天價,在相關法律不完善的情況下,一些人圖謀不軌就難以避免,看看李鐵案的相關信息就會明白了。
另一個可以參照的英超,它是當前世界上最成功的聯賽。實際上,英超從“國家恥辱”到最好的足球聯賽,也只有30年左右。它是真正的金元足球,吸引大量資本(包括西亞土豪)。它和中超的不同有兩點:成功的電視直播運營,以及更重要的,“英超”其實是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和英國政府沒有一點關系。
那些成功的聯賽,都有一個共同點:聯賽、足協和國家體育行政機關,是三個獨立的領域。聯賽是純粹的市場行為,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掙錢;足協則是行業協會,可以組織足協杯一類的賽事(很多俱樂部都不重視),也可以在裁判培訓等領域有所作為;而“體育部”一類的部門,幾乎和足球無關。
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足協和體育官員,因為他們幾乎接觸不到錢。聯賽和俱樂部,只要在法律框架下運營,足協無法干預。最近幾年,皇馬、巴薩、曼聯等豪門,甚至密謀自己繞開本國足協和歐足聯,搞一個“歐超”——作為市場主體,它們當然有權這樣做。
這才是足球這一行的“底層邏輯”,它必須是真正的市場行為。它當然不排斥資本(金元),但是贊助和收益,都在法律監管之下。從根本上講,它必須依靠球迷,會員會去現場看球或者消費;在家的球迷可以看電視(電視轉播收入是英超收入的大頭),如果有足夠多的球迷,你還不能辦一個成功的聯賽,那就是愚蠢。
90年代,甲A和J聯賽幾乎同時開始,那時中國足球有一個天然的不足,相比于日本已經高度城市化,中國真正的城市化才開始起步。90年代末我在青島讀書,花20元就能看青島海牛的現場比賽,但是對那個時候的普通市民來說,20元也要掂量一下,畢竟很多人工資才一千多。
30年過去,中國城市化已經相當深入。中國足球聯賽如果有好的制度設計(哪怕是窮一點),本來應該有一個好的基礎:擁有上千萬人口的城市那么多,一個俱樂部,完全有可能成為聯結“市民共同體”的紐帶,會形成“二代”乃至“三代”球迷,讓看球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這幾個月,很多人對“中國足球”已經絕望,但是仍有讓人感到希望的火苗:中甲球隊陜西長安競技,本來面臨著財務困境。今年年初,俱樂部發起一個套票銷售方案,搞會員制,賣出9000份會員(最便宜500元,最貴10萬元)——這就是一個俱樂部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很可惜,因為最終沒有完成足協的“準入制”,長安競技在3月宣布解散,會員費也會退還。
陜西長安競技足球俱樂部成立于2016年。3月29日,中國足協公布了三級聯賽準入名單,去年中甲第5名陜西長安競技未能通過。當晚,陜西隊宣布解散。
我所在的成都,90年代曾有火爆的球市,四川全興曾掀起旋風,后來全興降級并淡出,但是這兩年,成都又有一支新的中超球隊,他們在鳳凰山體育場的主場比賽,吸引兩萬多人觀看,我一度以為是贈票為主,打聽一下才知道,絕大部分人都是自己買票前往。
中國足協和國家隊,毫無疑問都垮了,但是“中國足球”并沒有垮。大城市的球場越來越多,踢球的孩子越來越多,可以說,和30年前相比,中國足球有著更好的土壤。城市化持續深入,開始到“文化構建”和“身份認同”的階段,能花錢看球的人越來越多——前提是你得有一個值得看的聯賽:真誠的,誠信的,透明的。
多家俱樂部解散,中超搖搖欲墜;人們期待它能夠“從零開始”,但是這種開始,一定不能是循環,而是真正的市場化和法治化。它需要的是一次制度上的革新,誰當足協主席和國家隊主教練,并不重要。
賽格大道的第98篇文章
排版 余先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