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年,日軍戰敗投降,緊隨而來的,便是“滿洲國”的大廈將傾。至此,清朝宗室的復辟夢也隨之徹底粉碎。
此時的川島芳子,敏銳地察覺到,在中國,日本帝國主義已是強弩之末,便開始計劃逃離。
“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10月11日,藏身于北平東四九條胡同的川島芳子,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并關押在北平第一監獄。
很快,川島芳子便被以漢奸罪的罪名,提起公訴。
由于川島芳子背景復雜,關于她究竟算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的問題,當局一時無法給出定論。
如果按照中國人的身份,川島芳子將被定罪為叛國,此罪行不可饒恕;
可如果以日本人的身份,按照當時日本戰犯審判的案例來看,川島芳子或可免除死罪。
對此,川島芳子堅持自己是日本人,不肯認下“漢奸”的罪名。
可就在此時,其養父川島速浪卻突然反口,說出川島芳子生父為肅親王善耆的真相。
就這樣,在雙方各執一詞的時候,川島芳子已經明白,如今毫無利用價值的自己,已經被日軍完全拋棄了。
事實上,除了少數日本高級將領,以及在交戰中直接殺害平民的下級軍官以外,大部分日本軍人和僑民基本都回國了,戰敗后真正被判刑的人并不多。
不僅如此,包括那些曾經作惡多端的憲兵隊,后來真正受到懲罰的也很有限。
可以中國人的身份,被定為叛國罪,川島芳子罪無可恕,逃無可逃。
1947年10月5日,此時的川島芳子32歲。
在擁擠人潮的圍觀之下,北平高等法院法官在這天,作出了正式判決:
判定川島芳子是叛國者,并處以死刑。
根據判決文中的內容,理由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雖然川島芳子同時擁有中國和日本雙重國籍,但其生父為肅親王善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鐵證,所以判定其為中國人合情合理,應當以漢奸罪論處;
第二,有證據表明,川島芳子在中國期間,長期與日本軍政要人保持密切的聯系,并且確實參與了上海“一·二八事變”,在此事件中通過女扮男裝的方式,進行間諜活動;
第三,在川島芳子的幫助下,溥儀及其家屬被從天津接出,并在此后開始為籌建偽滿進行準備工作;
第四,長期以來,川島芳子不僅和關東軍保持密切往來,而且還被任命為“安國軍總司令”。
1948年3月25日清晨6時,牢房內的川島芳子被憲兵兩兩押解著,緩緩從女牢中走出。
而就在此前的一小時,川島芳子的上訴最終被駁回。
于是,在監獄西南角,兩名法警分別按住川島芳子的肩膀,讓她面朝著墻壁的方向,重重跪下。
而后,隨著一聲沉悶的槍聲響起,川島芳子應聲倒地,結束了悲劇的一生。
就這樣,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清朝格格、間諜、漢奸,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可謂罪有應得,大快人心。
川島芳子死后,她的遺體由中日親友收尸,火化后的骨灰由中日親友各留一半,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