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有網友拍攝到了這樣一段視頻。
視頻中一位老大爺正在街邊賣杏,這時候從旁邊走過來一位背包,戴帽子和口罩的中年女性。
這名女性看兩位男性圍著大爺的杏筐,應接不暇,動起了歪心思。
她隨著2位買杏的大哥一起蹲下來,前面的大哥和大爺在聊天買杏,后面的大哥拿起了方便袋。
老大爺的注意力被兩個男子吸引。而女子趁機蹲下,將杏放到了自己隨身攜帶的包里面。偷杏成功之后,女子嘻嘻哈哈的離開了。
這個表情引發了旁邊路人的憤怒,順手拍攝了下來,發布到了網上。壞事傳千里,很多人對大爺表示同情,對偷杏的女人表示強烈憤怒。
輿論發酵后,有人報警。有視頻為證,警方也在第一時間就將女子緝拿歸案。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認為是女子渾水摸魚偷了水果,經過審訊得知竟然是三人合作。也就是說當時和女子在一起的那兩個買杏的兩個男子也不是無辜的,他們是有意識的吸引大爺的注意,讓女子趁機偷水果。
不得不說,這個彎子繞得太遠了。如此處心積慮的偷水果,真是少見。杏子不貴,偷拿的這些杏值不上三塊錢,犯得著費這么大心機嗎?
賣杏老人的兒子回應說,老大爺今年74歲,為了幫助家里減輕負擔,每天往返近30公里賣杏,自己被偷了都不知道。
幾個性子不值錢,但這種行為太缺德。欺負大爺人老人傻,但天網恢恢疏而漏,讓人心里不舒服。
被捉住以后,這位大姐郭某在派出所反省說:“那事太不是人干的了,我以后堅決改正。”
可惜晚了,這種行為太可恥了,不值得原諒。
2
現實中就有這么一種人,常常在不值錢的地方,做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不自知。
可能大家還記得前一段時間爆出的安徽一男子逃票的事件。
這個男子只買了一站的車票,卻隨著人流坐了多站。當他第二次用這種方法繼續蹭票的時候,被抓獲了。他自己說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節省144塊錢。
還有一位大姐專門偷棉襖棉被。 每到春天換季的時候,很多人家都拿出來晾曬,這個女子就卡準了這一點,把別人家晾曬的棉襖棉被給偷走了。
因為她認為這種東西價值比較小,被偷的人家可能不會上綱上線,追查起來也有難度,于是就將這個發展成了職業。
更奇葩的是這幾位,如果不是監控拍下他們的行為,你根本不知道居然還有這樣的人存在。
這位大爺是專門偷肉的。他看到攤主轉身,就順手將攤主的肉順走了。
這位老太太剛把自己的鴨拿出來想殺了,結果回去拿東西的時候,鴨還沒死。來了一位騎電動車的大姐,順手就將這只鴨給順走了。而且在她的電動三輪車上還有一只雞,很多人懷疑可能也是順別人的。
還有這位吃飯的時候,順手就將別人的手機給帶走了。
這位習慣性“順手牽羊”。
看這些物品勺子、叉子、茶壺、水杯、調料瓶、花露水等等,零零碎碎的小物件多達百余件。
更絕的是這位,偷什么不好,下車的時候居然把列車長的乘務包給偷了。你說你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一個乘務包里能有啥呀!難道只是為了想看看里面有啥?好奇心作祟?
3:
明明是極小的物件,為什么有些人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習慣性的打它們的主意呢?
從心理學上講,這部分人群可以分為幾種原因。
第一種:僥幸心理作怪。
認為東西小,順手拿了,不會有人發現。
第二種:“偷竊癖”。
這是屬于一種意志控制障礙范疇的精神障礙。表現為反復出現的、無法自制的偷竊行為,雖屢遭懲罰,但不易改正。
他們不是為了謀取巨大的經濟利益,也不具有其它明確目的,純粹是出于無法抗拒的內心沖動。
第三種:貪念,占便宜。
覺得自己不花錢就可以得到物品,能滿足自己的經濟需要心態,還不用自己付出財力。
第四種:求刺激。
這種人往往什么也不缺,經濟也很好。但生活太平淡了,他們想讓生活中泛起一些水花。于是就采取了盜竊的形式,通過偷盜來滿足內心的需求。
賣杏的大爺和兒子。
任何時候,一定要遏制住自己的念頭。
貪小便宜吃大虧,得不償失。
不管什么時候,獲取經濟利益,一定要通過正當的途徑。
小偷小摸習慣了,容易成癮,偷一次成功就會想去偷更多東西。
而看似是偷小東西,毀的卻是自己的人品前程,甚至可能因此被判刑,得不償失。
其實這種心態甚至可以擴展到人際交往中。無功不受祿,禮尚往來,都是差不多理念。
本質上都是"物欲",控制好這一點,才是真正的戒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