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聲稱按蹺就是按摩,只需要用手在人體上施加力量進行點按,只要有力氣就可以做到。然而,實際上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其中蘊含著心法、道或規律。
在中醫學中,有六種技藝,分別是導引、按蹺、針灸、砭石、毒藥。其中,按蹺在中醫學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按蹺是一種以導引行氣為內涵,以“手足并用”、“醫患互動”為外在治療形式的臨床醫療保健活動。
按蹺的特點是以手或是足接觸患者為主要治療方法,并且配合患者的主動或是被動運動。重視醫患雙方”精、氣、神”的調節以及在治療過程中雙方的一種互動式隨機、 隨癥、隨病邪出沒變化的雙向交流的治療原則。
重點采用點揉推按 揲敲伸活等方法疏皮,解肌,理筋,正骨,按腹,搦髓,滌藏對病人的臟腑,經絡,筋骨,關節,皮肉及“溪、谷、空”進行多層次的調節刺激以去除經絡運行的障礙。
《黃帝內經》講:導引按蹺,古已有之。內經曰: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
按蹺呢?用手或是腳給人看病的一種方法,大家一般看到用手在身體上做治療,很少看到有有腳在身體上做治療的,按蹺其中包括了這一層意思。
手腳并用:手或是腳來治療的一些動作,比如在腹部,腰部,在腳面,在脛骨部等都可以用腳來做一些治療,但是為了操作方便還是用手比較多,強調醫患互動,不是醫者一人,強調和患者同頻,一起來完成治療,比如讓患者發音或是配合呼吸,配合勾腳等某個動作,或是身體前曲,我們在督脈膀胱經做敲打的動作就是,相互配合的方法。
其中重視對“精氣神的調節,就是一再強調,信任,思想,氣血,形體的調整同步調整。并且是隨癥狀,隨機,一種非常靈活非常藝術的一種原則。一種很大氣隨和,大智若愚的狀態。
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有: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澗浣腸胃,漱滌五藏,練精易形。
一撥見病之應,醫五藏之輸,就是一敞開衣服一看,就能治療五臟六腑,經脈氣血的狀態,并且治療病結所在,找到病根就能對癥治療。所以就有了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等一系列的治療方法。
因此簡單總結為:7種治療方法:疏皮,解肌,理筋,正骨,按腹,搦髓,滌藏七種。七種方法都有適應癥,就像7把鑰匙能開7把鎖。
峣華堂,源自于1836年的蔡李佛醫藥非遺傳承,融合了道家養生功法的精髓,是一醫一武的獨特品牌,致力于為中國富貴體態人群提供全方位的調養服務。
峣華堂秉承五代醫武宗師的傳承古方,采用“藥食、按蹺、外敷、蒸洗、功夫復健”五合一的調養方式,幫助富貴體態人群應對高糖、高脂、高尿酸等健康問題。峣華堂強調身心動靜的平衡,通過醫學與武術的結合,提供個性化的復健方案,讓您在保持健康的同時獲得內外兼修的全面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