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再見愛人3》開播,最想看的其實是離婚后的“劉硬炮”——Melody殷悅女士會怎么“大吐苦水”。
從前在臺灣綜藝里就愛講的她,總能把婚姻的心酸包裝成詼諧,惹人暢笑。可惜那都不是真正的“發瘋”,說到最后總會顧及體面,把話鋒往回收。
▲《姊妹淘》節目采訪。
Melody調侃時,當然足夠有勁。
比如最經典的事:丈夫想吃硬的桃子、女兒想吃軟的桃子,辛苦從外面搬桃子回家的她,半夜卻蹲在冰箱前想到“沒人在乎自己想吃什么樣的桃子”,心酸到落淚。
她談丈夫的“習慣性逃避”,完全把生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她。好不容易懷上孕,卻被說身材走樣像M&M巧克力豆。
坐月子期間,出差回來的丈夫第一件事竟不是關心她,而是說“我累了,我要去按摩”。
丈夫出差前,也習慣了只和孩子們打招呼,完全忘了隔壁還有她,自己簡直就像個隱形人。言下之意,都是不滿。
可發泄完,她又會怕丈夫真生氣,總不忘在后頭幫對方解釋,“不過是不會說話而已”“我也能理解”。說了老公的壞話,也總得先示愛一番。
從前,觀眾“怒其不爭”,可我想這次早已離婚的她,也無須再顧及“夫”的體面了。
《再見愛人3》節目中,Melody的詼諧梗依然犀利、好笑。她說起婚姻前后的相處差別,簡直就是恐怖故事的程度,一個是甜蜜,一個就全靠“吼”了。
而前夫吳先生送的結婚周年禮物,竟然只是四罐調料品,紙上還寫著“日子就是酸甜苦辣的”,實在無語得很。
▲《再見愛人3》中Melody聊自己收到的奇葩禮物。
很多人說,還蠻開心她如今被問到吃什么桃子時,滿心歡喜地回答“什么都可以吃”的場景。
早前她宣布離婚后,不僅被前夫哥“背刺”,嘲她貪錢、耍手段誘導自己簽下分房子和財產的協議,還被對方告上法庭,提出“離婚協議無效”之訴。
盡管抓馬消息這么多,對于Melody的離婚,全網卻幾乎是一片怒贊。畢竟,在從前的Melody身上,你幾乎只能瞧見一位經典“貴婦”“嬌妻”的影子。
對她離婚的叫好,本質上是對古老婚姻敘事的“復仇”——曾陷在規訓里的女人,也能擁有從傳統童話抽離出來的決心。
▲微博熱搜詞條下網友對Melody離婚的祝福。
今年44歲的Melody,本名劉恭顯,藝名殷悅。她是家中五姐弟的老大,也是個標準的ABC。她的成長和青春期,幾乎都在美國度過。
Melody不僅讀書棒,拿了國際社會與政治學雙學位,還參加了1999年加州華埠小姐選美,一舉拿到冠軍和最上鏡小姐的頭銜。
要不是意外入行當了歌手、演員,早在20年前她就是拿著年薪70萬美元的商業女精英。
▲沒想到,Melody還是古早偶像劇《終極一班》中可愛的英語老師田欣。
Melody的人生經歷,非常符合有見識、有魅力的事業女性形象。可她的婚姻,又與TVB的港女們有著相當大的差別。哪怕身處開放的環境,但出生于傳統華人家庭,她接受的也得是最傳統的婚戀教育。
她在節目中說,父母的教育是非常東方化的。他們不相信有話直說的那套,孩子的反駁,可能會被他們認為是頂嘴。父母更會時常威脅她“信不信我不要你”,常讓小時候的她充滿罪惡感。Melody圓滑的脾性,也許基于此。
爸爸教給她的婚戀觀,也都是公主和王子的俗套童話故事——長大一定要嫁給國王、王子,否則不如不嫁。依附于人的公主,哪怕有再強的本事,唯一的人生戰場,也不過是學習怎么當一個入得廚房、出得廳堂的好女人。
這種觀念的底色一直留存在Melody的骨子里。強有力的“賢妻”角色,或許曾經也是Melody的人生目標。而作為“好女人”,首當其沖的任務,當然是“孩子”。
她對“家庭”是有著傳統執念的。
Melody曾說,作為一個女人,她覺得擁有完整的家才算幸福。哪怕自己的身體不好,患了許多不利于生育的病,但她還是花大價錢、花了許多心血去做了試管嬰兒。兩次都不成功后,又幾番飛往國外,繼續嘗試人工受孕,甚至差點因大出血喪命。
雖然夫家并不強求孩子,但對于Melody來說,這必須得有。
好不容易生了兩個孩子,Melody把全部心血放在了照料家庭上。
她熟練地做家務、做飯,丈夫的夸贊,似乎比“自己喜歡什么”更重要。就算是布置飯菜,自己的胃口、喜好也總是放在最后。
▲《看板人物》節目的旁白,精準說出Melody的日常生活。
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評論說,“媽媽”其實是擁有分配權的。要管理家庭瑣碎事務的同時,她也能選擇優先關注誰的需求,比如“我”。
但在Melody這里,圍繞的中心總是“夫”。與其說她把自己的價值架空了,不如說傳統的賢妻良母規訓已經深化在她對婚姻的思考中。
有一檔節目,把Melody的“貴婦”名號,寫成了“跪婦”。接受了這種玩笑的Melody,似乎理所當然地把調侃化成了樂趣,也默認了豪門闊太總有不得不“跪”下來的順從成分。
▲Melody自己對“跪”婦的調侃。
丈夫說Melody是個聰明能干的女人,但夸她全能,更像是種卸責。
在家里,她必須得當一個“七竅玲瓏”的人。忙著帶孩子、喂奶時沒法空出手來聽婆婆電話,她的先生會代替她直接講“她不要跟你講話”,嚇得Melody只得趕緊搶過電話解釋清楚。
結婚10年,每當婆婆說“兒子頭發白了,看起來好累”,暗示Melody是不是沒盡好照顧丈夫的責任時,她也只能利用自己的情商來化解尷尬。
節目中,Melody蠻搞笑地大喊“怎么沒看到我頭發也白了”,樂觀之外更多的還是疲憊。
婆媳關系,成了所謂女人必修的“相處之道”,卻全然沒算上男人需要負擔起的橋梁功效。
Melody在節目中透露過許多次前夫的“直白”脾性。
譬如她去看了一部非常悲傷的電影,慘到落淚,結果對方只回了一句“這么悲傷為什么還要看”,安慰是沒有的。
工作到深夜12點時,對方發來的短信也不是問怎么還不回家,而是“我的睡衣在哪”。
他不需要關心妻子的情緒、身體,而只需要貢獻一個夸獎,就算是對其價值的肯定,可本質上不過是另一種物化。而大多數時候,這些都被Melody美化成了只是男人的務實、不懂情趣。
其實,我還蠻感到神奇的,在Melody話語中聽起來如此“不照顧他人感受”、以自我為中心的男人,在臺灣綜藝中,竟然有如此多。
賀軍翔會在采訪時公然說,因為不想女兒在處女座月份出生,所以想讓老婆提前剖腹產。
小S說為了給老公生男孩,甚至千方百計去尋藥。
他們的“自我”、女人的妥協,是另一種“父權”的展現。丈夫無論有多少瑕疵,在婚姻中都得歸類為妻子必須忍耐、包容的東西。
或許,Melody也曾覺得,財富和階級都遠比自己要高的前夫吳先生,就是她的終身依靠,于是她也努力說服自己,按照公主的角色去消融掉自己,做個賢妻、當個好媽媽,妥協于不順心的瑕疵。
▲世人口中對貴婦的理解便是回歸家庭。
像是去外面玩到晚上10點必須回家、回娘家陪父母還要找借口這些事,已經成了慣性。她說自己是不會和丈夫battle的,吵架采取的方式就是閉嘴、放空、微笑,用這種方式來維持平衡。
她也曾在許多談論如何“馭夫”的臺灣綜藝話題中,享受別人的夸贊,在“老公被管得服服帖帖”的自我攻略中獲得安慰。
從前出的書中,大多談的、講的,也是如何維系婚姻、婆媳、夫妻關系的“湯料”。比如“不要吝嗇夸獎丈夫”“不要讓婆婆吃醋”……
▲《Melody的幸福3元素:閉嘴、放空、微笑》書中,寫遍了她的“婚姻哲學”。
Melody不是從一開始就是思想完全獨立、不受任何傳統觀念動搖的女人,從前她無論怎么調侃家庭瑣事再多,或許也從沒想過分開,宣布離婚前還在采訪中談到和丈夫“彼此都離不開誰”。
但她能從“傳統”中脫身而出的勇氣,恰恰是觀眾最想大力鼓掌的事。
Melody雖然從小聽父親講的公主夢長大,但她并不想給孩子看這種老套的故事,她覺得這完全不現實。
▲童話故事里王子與公主的happy ending并非真正的結局。
她也經常反省,為什么自己生孩子、為家庭勞累的皺紋與疲態,還要被丈夫拿來開玩笑?在以丈夫為主的全方位照料后,她也會迷思,“我”為什么無人看見?
Melody即是中西方觀念的混合體,也是傳統女性與現代女性雜糅的矛盾體。她和前夫的婚姻持續了17年,當大家都以為她會這樣一直下去時,她反擊了。雖然離婚聲明寫著和解,但怎么看都像是Melody的主動為之。
宣布離婚消息前幾天,Melody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了一篇短文,說是給女兒的信,但更像是寫給自己的話。
她說:“擁有兩個女兒的我,自然會想很多,因為了解這世代帶給女人的各種挑戰,我們必須溫柔懂事也必須堅強有見識,我們要漂亮會保養,我們也要聰明有想法,我們也或許雖然明明獨立自主但要懂得如何軟硬兼施。嗯,我們……容易嗎?”
大概所有的女性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從自我安慰“這都是正常的”到終于頓悟,敢離婚的Melody,其實是絕大多數現代女性的啟蒙映照。
如今,開始慢慢做起了事業的Melody,大概也不會再相信“誰是自己的靠山”這種話了。
據說,當初《再見愛人3》節目組在得知她離婚后,就迅速作出邀請,而Melody也立刻答應了下來。制片人說,她覺得離婚后的Melody,對婚姻和兩性關系,一定有更多新的理解和感受。
哪怕曾經是被迷霧蒙住眼的“嬌妻”,但最終選擇了向前走的女人,又怎么不算是女斗士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