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李懷堂書記-劉本新的地瓜通信【農村工作日記-劉本新】
【按】
地瓜,曾是山東人民的主食。地瓜越冬貯藏中的防腐爛,是我家鄉地瓜生產中的一大難題。我讀高中學《農業基礎知識》課,從高一第2學期起探討“地瓜越冬貯藏防腐技術”。畢業一年后,在《大眾日報-農村版》讀到了一則成功預防地瓜貯藏腐爛的經驗介紹,我依報道的地址寫信求教。
2023年國慶節期間整理舊書信,發現了李懷堂同志1976年10月5日給我的復信,地址是:這是我與他探討地瓜貯藏防腐問題的通信,簡稱“地瓜通信”。他的信介紹的大屋貯藏地瓜法,至今仍舊是很好的技術。
【簡介】
李懷堂,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集鎮李樓村人,1978年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農學系。中共菏澤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正縣級)。網絡搜索“李懷堂”,為第一位。當時,在山東省泰安-山東農學院農學系75級4班,信件從優安農場發出。
劉本新,山東省臨沂蘭山區方城鎮西街村人,1976年12月入伍,1991年畢業于武警工程大學政治系,武警部隊退休警官。上海市徐匯區軍隊離休退休干部服務管理中心。1976年在費縣縣委學大寨工作隊駐胡陽公社新莊大隊。李書記的信47年來一直帶在身邊,即便是1979年對越作戰前的個人物品清理中,也沒有清理掉,那時,決心退伍后繼續研究地瓜貯藏防腐。
此文以及書信復印件,郵寄李書記家鄉,期待得到李書記新的復信。
2023-10-4
于上海龍華
【李懷堂來信】
本新同志你好!
來信詳□。因去年來這里學習,后來回家時才發現您的來信,為此遲復為歉。請多加原諒。
對于您愛好科學,認真地學習的態度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自己學習馬列毛主席著作不夠,思想覺悟不高,畢業后幾年來對農業生產貢獻太小,所以自己應該很好地向您學習。
你關于地瓜貯藏問題,要我談一下,說實話自己是沒有什么經驗,也不過畢業后在農村干了幾年,向貧下中農學到了一點知識,所以談不出什么經驗,下面,根據自己的想法向您匯報一下地瓜貯藏方面的幾個問題。
一、地瓜安全貯藏所需要的條件
1-溫度:地瓜是喜溫怕冷的作物,在貯藏階段不能低于10°C,但溫度不宜過高,應掌握在15°C以下。
2-濕度:地瓜瓜塊含水量較多,一般在65—75%,在貯藏過程中逐漸減少,有利于呼吸。如果窖內很滿,濕度大,容易發生缺氧呼吸,這種呼吸作用也消耗糖分,其產物為酒精、二氧化碳,并放出很少的熱量,所以,被水浸過的地瓜不易貯藏。
3-病害:地瓜貯藏期間,主要是軟腐病、黑斑病、干腐病、青霉素病,特別是黑斑病,它的發生最適溫度是25°C,后有超過35°C即不發病。
簡單來講,以上三個條件子要做好,地瓜貯藏是不成問題的:
二、地瓜貯藏的方法與途徑
這幾年,我們地汪大量擴充了高溫大屋窖,因這種窖所對于解決溫度、濕度和控制黑斑病是一項有利的措施。
另外,我們進行的地瓜塊越冬和地瓜巴高苗代替地瓜種育苗,也在地瓜生產解決地瓜爛瓜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根據你的要求,我看重向你介紹一下高溫大窖的貯藏方法及地瓜秧越冬代替留地瓜種的情況。
1-關于建窖問題
大屋窖的基本要求是,加溫快,保溫好,散熱快。要選擇背風向陽的高燥地方,屋子大小視貯藏情況而定。一般長27尺左右,寬14尺左右,屋脊高9尺,前后墻高7尺,每一間留一個2尺見方的天窗,周圍用磚砌好,并封以塑料布,上面用草簾子封好,在一頭的屋山墻中間留一個高5尺寬2尺半的門。
2-建爐子修煙道
屋建好后,在管理室正中距墻半尺遠,挖一個3尺見方的大坑,自來風火爐煙道,穿過墻,直通室內地上火道。地上火道在屋中間,火道內高8寸寬7寸,用泥封好,防火漏煙。火道的另一端從內墻內垂直挖5寸見方的煙囪,并在屋山脊上一個高1尺半的煙囪。地瓜放在火道兩邊,但瓜堆底每隔1尺放一個小磚條,每4寸上鋪秫秸以放地瓜。
關于入窖的處理問題:應在霜降前幾天按“四輕”,輕刨、輕運、輕放、輕入窖;“三及時”,及時入窖。要去掉病、蟲咬、杈等。地瓜入窖后,立即關閉門窗,生火猛燒,要求一晝夜內把窖溫燒到38°C,最多不超過40°C,即停火,并堵塞爐門煙囪,保持恒溫4晝夜后,開窗散溫,爭取24小時內將溫度降到12—15°C,然后,然后同其他窖同樣管理,以保持恒溫10—13°C。既可以安全過冬。
三、關于地瓜秧越冬和地瓜巴育苗問題
地瓜秧越冬是在霜降前大田地瓜秧剪下來栽到育苗坑立,采用蓋塑料薄膜和草苫子的措施,使地瓜秧在育苗坑里過冬到明年可采用苗子,往大田里栽,并通過試驗用越冬秧栽的產量比芽秧增產20%。
地瓜巴,就是我們所說的地瓜拐子,搞掉地瓜剩余部分,這一部分內是和地瓜頂端接觸的地方,有出芽多的機能,所以,把它保存起來,進行單貯藏,在第二年春天提前育苗。這樣可以節約地瓜種。
這幾年,我們雖然搞了一些試驗,都已成功,但在生產中仍存在很所不完善的地方,還應該在今后繼續試驗,進一步掌握事物的變化規律。
由于離家一年多時,有些問題都忘掉了,這是自己的一點回憶和看法,僅供你參考,如有不正確的地方,請今后提出寶貴意見,我虛心接受。
本新同志,雖然我們互不相識,但咱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把毛主席開創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以實際行動搞好農業生產,把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順致革命敬禮!
原成武縣伯樂公社袁莊大隊
李懷堂
草于1976年10月5日
字體潦草,請煩閱。
【百度資料】
李懷堂(1955.5一),伯樂集鎮李樓村人,中共黨員。1978年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農學系。中共菏澤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正縣級)。
1978年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農學系。1978年至1981年在萊陽農學院任教。1982年至1983年11月在成武縣政府辦公室工作。1983年12月任中共成武鎮黨委副書記。1984年12月任成武縣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兼成武縣農業區劃辦公室主任。1986年至1989年任中共康集鄉黨委書記。1990年至1994年任成武縣政府副縣長。1995年至1996年任中共成武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屆時為中共成武縣第五至第八次黨代會代表。成武縣第十二屆、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7年2月至2001年2月任中共東明縣委副書記。2000年3月任中共菏澤市委辦公室正縣級副秘書長。2001年4月任中共菏澤市經濟開發區正縣級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
參加工作以來,曾先后多次被省、地、縣評為先進個人,立功受獎。1994年受到地委行署嘉獎。1985年主編的《成武縣農業區劃》一書,榮獲山東省科研成果獎。1998年組織首創的“148”法律服務專線受到司法部表彰,并在全國推廣。1999年組織培育的東明西瓜榮獲世界博覽會金獎。
【資料】
經中共菏澤市委十一屆五次全體會議無記名投票表決,李懷堂同志擬任市交通局局長,劉啟同同志擬任市煤炭管理局局長。為了增加干部任用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眾監督,現予以公示。
李懷堂,1955年5月生,成武縣人,1977年1月入黨,1978年12月參加工作,大學普通班,山東農學院農學專業畢業,2001年3月任正縣,現任市公路局局長、黨委書記,市交通局黨委副書記。
中共菏澤市委組織部
2008年12月25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