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發改委啟動了中線快速軌道交通項目預可行性研究招標。大家都知道,對于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來說,預可研是項目的初始起點,距離項目開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預可研非常關鍵,因為在預可研、可研、勘察設計等項目的早期階段,各方可以博弈,謀取對自己有利的選擇。當然,合作和妥協永遠是第一位的,大家都明白合則兩利,斗則雙輸。
海南中線高鐵預估時速350公里以上,將是海南首條G字頭高鐵。作為海南人民熱切期待的項目,它的線路走向和站點設置關系到沿線許多人的切身利益。
在2021年6月發布的《海南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規劃》中,中線高鐵的走向已經被標注。
規劃圖顯示,中線高鐵的起點為新海港(海口站),向東穿越海口市區,經江東新區進入美蘭站,然后途經定安、屯昌、瓊中、五指山,終點為三亞站。
當然,我們知道,這種高級別的規劃,附圖往往只是一個示意,實際路線不太可能與此完全一致。另外,高鐵橫穿海口市區也不太現實。
后續海口、三亞兩市公布的規劃,則呈現了完全不同的線路。
在2021年8月公布的《三亞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中,中線高鐵南段的走向為保亭至海棠灣,線路走向基本與山海高速公路平行。
三亞這樣選擇的原因很簡單,三亞多山,高鐵先就近接入海棠灣,再經沿海平原進入市區,既能節省穿越山區的高額建設費用,也可以在沿海平原增設站點,有利于本地經濟的發展。
海棠灣對于三亞市來說,是難得的一塊優質平原。圖中中線高鐵保亭三亞交界處,有一個飛機圖標,這雖然指的是通用機場,但近期三亞新機場開始重新選址,如果選擇在這一帶,三亞的發展重心就會進一步向東傾斜。
未來,由海棠灣、清水灣組成的海清片區,很可能會成為海南城市發展的一個亮點區域。
在2022年10月公布的《海口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含樞紐規劃)(2020-2035年)》中,中線高鐵的起點為新海港(海口站),經海口南站后,并沒有向東拐去美蘭站,而是直接南下,在定安縣城西側與文臨高速相交后繼續向南。
顯然,這個路線規劃,有利于對接湛海高鐵,使得從內地到三亞的距離最近。
該規劃還提供了一些額外信息,未來,將沿海口繞城高速修建一段高鐵線路,并在獅子嶺附近新建一座高鐵站。這段路,將成為環島高鐵的組成部分,原先市內的高鐵線路,將進一步公交化,類似于地鐵輕軌。
既然海口、三亞兩市已經分別明確了中線高鐵的起點和終點,中線高鐵的線路走向也就不難預測了。
目前,海南僅有定安、屯昌、瓊中、五指山、保亭等5個市縣是完全沒有鐵路的,中線高鐵肯定要照顧到他們的需求,同時,線路要避免過于曲折。
如圖所示,從新海港到海棠灣,直線距離僅有187公里,如果開通時速350公里的高鐵,最快僅需要40分鐘,即使線路有一些彎,也可以實現一小時通達。因此,中線高鐵的開通對于“全島同城化”,具有指標性意義。
我們看紅色線路,起點海口新海港(海口站),經海口南站、定安、屯昌、瓊中、保亭,終點三亞海棠灣站。
這條線路除了在定安有一個大彎外,總體還是比較直的。但也有一個較大的缺點,離海口的人口密集區較遠。
比較好的選擇是,我們先沿繞城高速至海口新高鐵站(獅子嶺附近),然后再南下定安(圖中藍色線路),這樣海口市民既可以去海口站,也可以去新高鐵站乘坐中線高鐵,還可以從海口東站、美蘭站到新高鐵站換乘,方便了很多。
我們再放到海南地形圖上來看,總體還行,瓊中到保亭的長隧道無法避免。
剩下的一個問題是,是否需要兼顧五指山市?也不是不行,但需要更多穿越山區,成本會高出不少,同時還會多出一個大彎,到三亞的時間也會增加。
總的來說,中線高鐵目前剛剛開始預可研,鐵路部門尚沒有明確表態,如果能趕在“十四五”期末開工,就算進度神速了,如果在“十五五”期間開工,也算是正常。
如果你也對海南自貿港的規劃感興趣,請關注“華語天涯”賬號,我們會第一時間提供信息和解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