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馬
看展|她故事
倫敦V&A博物館
《嘉柏麗爾·香奈兒:時尚宣言》
Gabrielle Chanel. Fashion Manifesto
2023年9月16日-2024年2月25日
本文首發于英國《金融時報》FT中文網“探影撩色”專欄,此處發表略有修改。
沒有任何意外,由倫敦V&A博物館推出的英國首個香奈兒時尚展一開幕便成為一票難求的熱展,官網的票一早便告罄。
畢竟,無論是作為時尚品牌的“香奈兒”,還是香奈兒女士本人,都堪稱時尚界的傳奇。
法國前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有言:“20世紀的法國,有三個人將名垂青史:戴高樂,畢加索,香奈兒。”
▲非非馬實拍,V&A的商店里香奈兒的各種在售傳記
關于香奈兒的傳記和影視演繹,我自己就看過電影三部——《時尚先鋒香奈兒》《香奈兒的秘密情史》《可可·香奈兒》,以及傳記一部——由英國著名傳記作家Justine Picardie撰寫的《可可香奈兒:她的傳奇與人生(Coco Chanel: The Legend and The Life)》。
《可可香奈兒:她的傳奇與人生》
(Coco Chanel: The Legend and The Life)
帶著這些知識和情感儲備去V&A博物館看《嘉柏麗爾·香奈兒:時尚宣言》,我依然是被香奈兒一手所締造的龐大時尚帝國給震撼到了。
▲圖片由V&A博物館官方提供
展覽回顧了香奈兒60年職業生涯的經典創造,從服裝到珠寶配飾,從香水到鞋包,從化妝品到面料生產;
▲圖片由V&A博物館官方提供
從她如何聰明地打造自己作為明星設計師的社會名流形象,到她如何拓展人脈與龐大的商業版圖。
在她創業的第二個10年,香奈兒的時尚帝國僅雇傭的縫紉工就達到2400多名,成衣廠達到26個,而成衣制作只不過是她的一個板塊。
▲圖片由V&A博物館官方提供
觀展過程中,我時時感喟:香奈兒除了是時代女性先鋒、時尚先鋒、設計天才,她其實更是一位難得的商業奇才,有著極其卓越的商業能力。
但這一點其實很容易被世人忽視。因為大眾和大眾媒介更容易看到她耀眼的時尚影響力、個人的繽紛情史以及帶有爭議的“成功路徑”。
香奈兒之所以能夠成為香奈兒,創造出全球第一個以女性設計師命名的時尚品牌,締造出如此成就斐然的時尚帝國,正因為她是一個“神奇的綜合體”。
Gabrielle Chanel(COCO Chanel)
1883.8.19-1971.1.10
香奈兒1883年8月19日誕生在法國一個貧窮寒微的家庭。她父親是當時法國社會底層的流動商販,穿梭于各類集市兜售商品,而這個“流竄”成性的男人,直到香奈兒誕生時也不愿意娶她的母親。在香奈兒前面,她還有個長她一歲的姐姐。
在香奈兒出生后第二年,她的父母終于結婚,可婚姻并沒有改變她的父親。他依然不著家,依然廝混在外。香奈兒11歲那年,她的母親孤獨痛苦地死于肺結核。隨后她父親就把姐妹倆送到了孤兒院,并徹底消失在了她們的人生中。
成年后,孤苦無憑的香奈兒在法國底層掙扎求生。她白天在縫紉店做女工,晚上在一個三教九流混跡的咖啡館唱歌,并在這里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情人艾提安。
▲可可·香奈兒與艾提安·巴勒松
富有的艾提安是個花花公子,情婦眾多,最初也只把香奈兒當作他的“玩物”之一。在他的口中,香奈兒就“像只小老鼠”。
香奈兒清楚地知道這個男人并非她永久的靠山,她必須得有獨立生存的本事。她沒有浪費艾提安給她提供的平臺,在這個“新世界”汲取了一切對她有用的知識和資源。
在那時,她也開始憑借自己的時尚天分和縫紉技巧給艾提安的女性朋友也包括他的情婦們做一些美麗的帽子,備受歡迎。
▲電影《時尚先鋒香奈兒》劇照
也是在給艾提安做情婦期間,香奈兒遇到了鮑伊·卡伯(Boy Capel,真名是亞瑟·卡伯),他被公認為香奈兒的終身摯愛。
▲可可·香奈兒與鮑伊·卡伯
但香奈兒也依然只是鮑伊眾多情婦中的一個。在兩人長達近10年的關系里,鮑伊真心愛香奈兒,卻與專一和婚姻無關。后來鮑伊娶了同階層的女性結婚生子、繼承家業。
對于自己和這些富有男性的關系,香奈兒早有心理預期和準備。她沒有深陷和糾纏于對他們的情愛婚姻訴求,她想辦法說服了這兩個男人合力資助她搞事業——在巴黎的康朋大街開一家女帽店。
艾提安雖不肯出錢,但提供了自己在巴黎的單身公寓作為香奈兒的居所,而鮑伊則負責出資。那是1909年。至此,香奈兒的人生正式邁入新紀元。
從女帽時代開始,香奈兒就已經展現了貫穿她一生的時尚趣味和風格:剔除繁瑣和過度裝飾,融入男帽男裝的簡潔利索風,更適合女性日常外出穿戴。
因為設計制作的帽子備受歡迎,香奈兒很快就開始做服裝,也同樣大獲成功。因為,她設計制作的衣服實穿且不昂貴,代表了女性對新生活和新世界的向往。
在新舊交替的時代里,勇敢的香奈兒率先讓法國女性從禁錮、繁復的著裝傳統里解放出來,放棄了束胸,穿起了褲子,創造了簡約、舒適、能自由行動、呼吸的時尚潮流,重新定義了現代女性的衣櫥。
▲圖片由V&A博物館官方提供
用香奈兒自己的話說:沒有東西比身體的自由更加美麗了。
▲非非馬實拍
香奈兒不會畫圖,一直都是直接在模特身上進行裁剪、縫制,這個工作方式也讓她的設計總是充分考慮人體各部位的自由活動。
她在1926年設計的小黑裙如今看是經典,在當時卻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韙。
1926年,《Vogue》發表了一幅簡單的黑色連衣裙的圖畫,并稱其為“香奈兒福特連衣裙”(如時尚界的福特汽車),聲稱它將成為所有有品味的女性的一種新制服。
女性在出席不同場合時都可以穿著小黑裙,而無需先趕回家換衣服
她重新定義了黑色,讓這個原先與葬禮、服務人員、仆人等聯系在一起的顏色被賦予了前衛時髦的現代性。
▲非非馬展覽實拍
在她看來, 黑色純粹、深邃、高貴、簡潔,會更讓人注意到剪裁本身的線條。簡潔的黑色服裝,同時也是展示香奈兒風珠寶配飾的最佳“背景”。香奈兒自己就酷愛這樣的搭配。
所以,時尚史中所有偉大的設計師,他們不止提供美,更提供關于美的哲學,他們勇于打破舊觀念,打破對美的成見、對性別規范的成見以及對日常生活的刻板印象,他們用獨特的設計重塑人對生活、對美的想象。
人們喜歡說香奈兒盛產金句,而所謂金句的另一個說法就是:有哲學、有理念、有態度。
在香奈兒之前,裁縫只是裁縫。但香奈兒卻讓“裁縫”成了“時尚設計師”,成為社會明星和名流。
盡管沒有受過什么正規教育,但香奈兒無疑是一個有哲學思維的時尚設計師。
她說:“時尚并不僅僅存在于連衣裙中,時尚存在于空氣中,是風帶來了時尚,我們推動著它,呼吸著它;時尚存在于天上,也存在于碎石路面上;時尚無處不在,它存在于思想風尚中,也存在于重大事件中。”
▲香奈兒雙C標志靈感源于她所居住修女院的窗戶
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敢于反叛世俗特立獨行的性格、富有創造性的審美天賦、強烈的自我成就動機、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遠超常人的勤奮和執行力、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市場營銷能力——一個成功時尚創業者所需要的所有核心素質,香奈兒都具備。
香奈兒的設計全是她親自裁剪、手工制作,再經過反復修改最終成稿。那么多品類設計、那么多套造型的完成,全在她的剪刀和一針一線之間,那是驚人的工作量。
她71歲時決定復出,在國際時尚舞臺再戰十幾年,一直勤懇工作到去世前一天,完成了她最后一場大秀的設計,享年87歲。她逝世兩周之后,她的人生終場大秀舉辦。
作為一個嗅覺十分敏銳、行動力超強的時尚商人,她從帽子起步,卻從未止步于此,她開發了各種產品線,覆蓋了鞋帽、服飾、珠寶、包包、香水、美妝等等。
▲非非馬展覽實拍
甚至還收購面料廠直接改良生產面料,讓“香奈兒面料”成為著名面料品牌。5號香水、2.55手袋等單品,時至今日依然暢銷全球。
在今天,“全面開花”已是時尚大牌的慣常操作,但當年香奈兒能夠大膽做各個品類的開拓,借力聯合生產香水化妝品鞋包珠寶配飾等,并始終貫穿著自己的獨特美學,給女性提供了近乎全方位的時尚產品線供給,還是非常具有突破性的,這集中凸顯了香奈兒的商業野心與才華。
同時,香奈兒也是一個天生的店鋪運營管理人才。影片《香奈兒的秘密情史》里就特別展示了香奈兒對成本的嚴格控制,對雇傭工人的嚴格要求。
▲電影《香奈兒的秘密情史》劇照
香奈兒也會為了她的時尚帝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關系與資源,無論是人脈、金錢資源還是精神資源。她也的確善于維護各種關系,為人慷慨大方。
可以說,她的影響力之所以能突破時尚領域,離不開她卓越的社交拓展能力。她和同時代最出色的藝術家、文學家、小說家、知識分子交往甚密,并從中汲取精神養分。
香奈兒情人眾多,不論情仇,她與他們一直維持著友誼,而這些男人都或多或少從不同方面幫助了她的事業。
▲電影《香奈兒的秘密情史》劇照
比如鮑伊車禍去世后還給香奈兒留下一筆4萬英鎊的遺產,讓她得以進一步拓展商業規模。
在鮑伊之后,她的情人一直不斷,從俄國的流亡大公、作曲家、藝術家,到英國的西敏公爵等等。
▲非非馬展覽實拍,可可·香奈兒與西敏公爵
香奈兒的情人之一、俄國狄米崔大公是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堂弟,正是他介紹了沙皇的調香師恩尼斯·鮑給香奈兒,這才有了著名的香奈兒5號香水。
▲非非馬展覽實拍
而英國的西敏公爵則幫助香奈兒成功進入英國上流社會,還結識了丘吉爾并成為好友。展覽中就有丘吉爾為香奈兒畫的一幅肖像。
▲非非馬展覽實拍
丘吉爾畫筆下的可可·香奈兒女士
而香奈兒能夠在英國順利拓展自己的商業版圖,建立分公司、收購面料廠,也離不開西敏公爵的全面幫助。她最早在倫敦Mayfair開設的門店,其物業就來自西敏公爵的贈予。
香奈兒的營銷思維也是遠遠領先于同儕的。她很早就意識到向公眾推廣自己的個人形象對她的商業拓展有著重大價值。
她會請著名的漫畫家Georges Goursat給她繪制個人漫畫,有意識地將自己往名流方向去打造。這在本次展覽中也有呈現。
▲非非馬展覽實拍
而香奈兒最了不起的商業成功,不僅在于她成功地設計和銷售了時尚產品本身,也在于她還向全世界行銷了自己獨特的時尚觀念。
她把自己經營成了時尚史不可取代的ICON,并借助商業的力量把自己關于美、關于獨立的女性哲學一同銷往全球。
當然,傳奇光環的另一面是:香奈兒的上位路徑(包括她在事業版圖拓展過程中多有“男士”相助),甚至是她豐富的情史,尤其是她曾經和納粹軍官的交往,也一直都讓香奈兒難逃爭議。
但是,在時代尚不能賦予女性體面工作機會的歷史限制下,在女性整體尚無法獨立求生的時代限制之下,寒微出身的香奈兒想要憑借一己之力成就事業,在當時的歷史處境中幾乎無可能性。
歷史事實就是:人很難跨越自身以及所處時代的局限。
所以,對于香奈兒的選擇,我更傾向于將之放到歷史的坐標系里去考量。一個值得一說的細節是,香奈兒在創業成功后曾將鮑伊當年資助她的資金如數奉還。
對于一個有抱負、有生命力也有才華的女人而言,她的某些做法可能從倫理道德上來說確有爭議性,但也正是這種復雜性從客觀上成就了她和她的商業帝國。
往往,是這種見山開山、見路開路的人才會更容易做成事情。一如香奈兒自己的名言:“不要跟一堵墻死磕,你要想辦法在墻上鑿出一個門來。”
毋庸置疑的是,不管香奈兒的身上有多少爭議,她依然是二十世紀最了不起的女性之一,也當得起“傳奇”二字。
她不僅創造了自己絢爛的一生,在女性普遍無法實現經濟獨立的時代,創造了第一個以女性設計師命名的全球時尚品牌。
從一個孤兒、依靠富有男性資助起家的情婦,最終蛻變為一個獨立的職業女性。
她還改變了20世紀現代女性的穿衣方式,重新定義了現代女性的衣櫥,參與推動了女性自由獨立解放的歷史進程。
倫敦V&A博物館的《嘉柏麗爾·香奈兒:時尚宣言》將展至2024年2月25日。
非非馬的更多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