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二柄 VHari 撰寫,轉載請注明出處
《碧藍幻想》這個脫胎于手游的IP因其快速在二次元板塊拓展版圖,動畫、漫畫、小說多線并進的作風,積累了一眾粉絲的同時,也讓涉足主機游戲圈的第一作《碧藍幻想 Relink》在萬眾期待的的重壓下遲遲難產,2016年公布以來幾經跳票,終在最近定下了24年2月發售的消息。
解消粉絲們等待之苦的,便是交由Arc System Works負責的《碧藍幻想 Versus》。這部以《碧藍幻想》世界觀為背景開發的2D格斗游戲,因為Arc System Works底蘊所在,作為卡通風格斗游戲無可挑剔。與此同時,為滿足更多受眾,尤其是慕IP之名而來的粉絲需求,在格斗游戲里融合的RPG要素是它的一大特征。
也許是玩家反應不錯,又或者是從作品中找到了一些可改進之處。在23年行將結束之際,《碧藍幻想 Versus Rising》正式上市。作為20年發售的《碧藍幻想 Versus》的“強化版”,除了游戲內容上更加豐富外,在一些冗雜的玩法上又做了適當的精簡,讓整個游戲的平衡性處在了更加“甜蜜”的位置。可以說,如果這個碧藍幻想IP的套用作本身的目標是拓展IP受眾的話,那么《碧藍幻想 Versus Rising》讓這一目標的實現更為現實。
格斗游戲粗略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街霸》《鐵拳》為代表,一板一眼見招拆招的硬朗派;另一類則以《大亂斗》為代表,講究廣闊空間下的高自由度動態戰斗。從類型上看二者并無絕對意義上的難度區分,而《碧藍幻想 Versus Rising》嚴格來說應該歸于后者。精致而廣闊的對戰地圖,盡管是2D橫版卻在水平和上下間讓角色縱橫跳躍。在使用這種凸顯原作美型畫風的玩法基礎上,簡化的指令操作則讓游戲上手難度驟降,對于初級玩家而言,只要掌握最基礎的攻擊與跳躍,以及依靠復合按鍵觸發的兩種特殊技能(劇情模式獨有),再加上極限槽滿后釋放的極限技,便可充分享受對戰的樂趣。6個檔位的難易度使得即使是第一次游玩格斗類游戲的玩家也能夠輕易挑戰電腦,沉浸在空之物語當中。
當然,對新手友好并不意味著游戲沒有深度,分不出初心者和經驗者的差別。需要練習的特殊格擋與閃避組合鍵,配合不同方向鍵組合釋放的特殊技,都需要進行反復練習才能精確使用。而為了讓玩家更自如地精進自身技巧,本作也貼心的在練習模式里設置了“逐幀分析”的功能,通過不同的畫面表現,讓玩家的每一次輸入指令,以每一幀的效果提示,反映該指令在每一刻所實現的對戰效果。例如在某次攻擊后的下一幀,敵我雙方誰處于有利情形(先攻與否),便通過敵人的顏色來表現。這種細致入微的設置無疑激發了玩家們無盡鉆研的心。
如果說以上兩段文字用來介紹前作《碧藍幻想 Versus》也毫無違和感的話,那么接下來不妨聚焦于“Rising”相較于原初作品的“加量”與“減負”。首先,作為一個萌芽于RPG手游的IP,碧藍幻想的劇本設定一直是一大亮點與特色。
在《碧藍幻想 Versus》里使用了大量的劇情撐起了一個RPG模式,在該模式下玩家不光能一邊通過格斗戰斗來推進約50話的劇本,還能隨著戰斗提升角色等級,甚至還具備收集道具來提升武器級別的“刷刷刷”要素,始終未忘記自己RPG的“出身”。
而在“Rising”中,RPG模式不再有,取而代之的是“故事模式”,該模式下共分三大章節,以樹狀圖形式進行任務和劇情推進。這其中前兩章節(前50話)囊括了前作RPG模式下的全部劇情,而第三大章則完全是全新劇本,在故事內容上的擴張誠意滿滿。角色等級體系被取消,故事越往后推進,處在每一話間的戰斗里角色的生命和攻擊力都會被適當調整,收集要素也不再有。這一增一減,恰恰讓游戲在不丟IP本質的同時,更為貼近“Versus”所代表的格斗游戲本質。
除了以“劇情模式”為代表的單人線下玩法,聚焦離線PvE和線上對戰的單人模式/VS模式與線上排位模式這些格斗游戲的必備內容自然在本作里也是一應俱全。除此之外,在閑暇時提供消遣的線上小游戲板塊“碧藍小戰!”同樣妙趣橫生。玩家控制自建的虛擬小人進行不同規則的大逃殺比賽,作為夾雜在刻板戰斗之間的調味品不失為一種新體驗。
不過,談到游戲之外,Steam國區標準版355,豪華版535的定價也著實為本作招致了不少負面的評價,對于價格比較敏感的玩家不妨等待打折的時候在考慮入手。
總之,《碧藍幻想 Versus Rising》作為4年前發售的原版作品的升級版本,不僅內容上做了大幅擴張,游戲核心玩法的平衡性的微調也使其更為合理,更貼近“格斗游戲”這一類別的同時,不失其原作IP的風韻,作為來年“Relink”的前哨,可謂恰如其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