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仝麟閣的資深讀者:點擊上方「麟閣經略」→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其他平臺讀者請關注公眾號“麟閣經略”
俄羅斯問題是美國社會的底線
開頭申明,本文不討論立場和道德問題,僅就事論事探討川普“挺俄”對其選舉形勢和dang內控制力的影響。而且要注意,川普的“挺俄”是帶引號的,從其一系列后續行為來看,他只是把俄烏議題作為加強自己權柄的工具,立場則是次要。
1
美東時間本周三,拜登簽署了一攬子610億美元援烏法案,標志著俄烏戰事進入了新階段。而在前一天,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也表達了對援烏法案的支持,并使其高票通過。
拜登在采訪中表示,最快本周即可將武器運送至烏克蘭。幾乎同一天,英國首相蘇納克也宣布進入“戰時狀態”,承諾為烏克蘭提供英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援助。
如果大家沒有長期關注俄烏局勢,是無法體會這一過程的突然。從去年年底開始,援烏計劃在美國眾議員被拖了數月,直接導致烏克蘭失去戰場主動權。
事件的轉機,來自于美國二號實權人物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的“反水”。因為下院議長有決定議題表決次序的權力,當他做出這個決定,一周內法案就立刻生效。
這件事對于美國大選的影響尚未體現,但可以肯定的是,川普對共和黨的影響力,因此被大幅削弱,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轉折點”。
我的好友修明說過一個觀點,我非常同意。他說川普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不擔任總統和議員的職務后,依然對本黨有巨大影響力的人,他甚至能直接影響議員的選任和去留。
還記得2022年美國兩院的中期選舉嗎?當時幾乎所有的共和黨議員都要得到川普的“背書”才能通過初選。最夸張到什么程度?有的候選人民調占優,但川普不挺你,你就是選不上。
川普當時為了推自己人(MAGA派),甚至不管民調的劣勢,把一些注定敗選給民主黨的極端人士推上臺前,直接導致共和黨失去在參議院和搖擺州州長翻盤的機會。
(特朗普支持的馬里蘭州候選人丹·考克斯最后輸給了韋斯·穆爾。(BaltimoreSun / Kenneth K. Lam)
在共和黨控制眾議院多數席位后,川普甚至可以通過控制眾議院議長的人選,來間接影響眾議院。約翰遜的前任麥卡錫就是在少數川派議員的彈劾下,成為首位被罷免的眾議院議長。
川普是怎么做到在離任后依然權柄滔天呢?答案是他對美國的極端右翼有著絕對的影響力。這些鐵桿川粉在總選民中的比重并不高(20%左右),但就是這幫人,足以影響美國政局。
這要歸功于美國糟糕的直選機制,粗略統計,一個美國公民,一年經歷的各種投票多達十幾場。美國小到一個地方的教育官、法官都要直選,更不用說州議員、州長、國會議員等等重要職位的初選和終選。
什么都要直選,直接導致一個后果,就是美國人的投票率很低。自1980年以來,美國大選的投票率徘徊在50%左右,而歐洲一般都在60%以上,總統選舉之外的投票率只會更低。
越是極端群體越有熱情投票,導致川普的支持者投票率要遠高于其他群體,川普因此在黨內初選可以橫掃其他候選人。也能通過“背書”的方式讓自己的鐵粉去投自己的親信,從而間接控制共和黨議員選舉。
不夸張地說,在援烏法案通過之前的共和黨內,無論一個議員對川普多么不滿,都得“忍氣吞聲”、“強顏歡笑”,稍有不慎就會遭到“MAGA”的圍攻,輕則被邊緣化,重則失去政治前途。
尤其是在“2020年大選舞弊”問題上的態度,是川普判斷“自己人”的重要標準。凡是公開認可選舉結果的,都會被川普和其支持者口誅筆伐。
連參議院共和黨領袖,82歲的資深建制派大佬米奇麥康奈爾都得“服軟”。因為認同選舉結果被川普大罵“老烏鴉”,卻依然在3月份公開支持川普在2024年競選總統。
還有川普曾經最親密的戰友、比川普還保守的彭斯,也因為認同選舉結果被川普徹底踢出核心集團,在初選失敗后賦閑在家,得罪川普的共和黨大佬幾乎都被“整服”。
2
那為什么這次約翰遜敢如此“忤逆”川普的意志,在以泰勒格林為代表的多位鐵桿MAGA議員的威脅下,依然堅持支持將對烏援助搬上臺面?
根本原因在于,川普之前的“挺俄”言論已經完全擊穿了共和黨精英的底線,這波玩脫了。我很多在美國的鐵桿川粉朋友(高薪和中產居多)也驚呼“毀三觀”,決定兩邊都不投。
剛才說過,川普提升權勢的策略是攜“川粉”以令諸侯。通過對少數群體的絕對影響力,在投票率較低的情況下獲得“比較優勢”。
所以,川普的言論必須符合少數鐵桿的“胃口”,而且越極端越增強“用戶粘性”。極端民粹主義者作為川普的基本盤,和putin倡導的極右翼意識形態不謀而合。
今年2月美聯社民調顯示,共和黨選民對北約的態度冷淡,并且對與俄羅斯總統普j對抗的價值持懷疑態度,大約60%的共和黨選民反對繼續援助烏克蘭以對抗俄羅斯。
而川普也做了許多應景的事,比如讓自己的親信、知名媒體人塔克卡爾森采訪putin,并在2月集會時大罵北約盟友,稱支持俄羅斯入侵“欠費”的北約國家。
這是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川普和極右翼對俄烏問題的看法,至少都是不公開“挺俄”的,往往從財政預算、政府赤字和內政角度反對援助烏克蘭。
此言論一出就炸開了鍋。首先是共和黨建制派的“精神領袖”,里根的女兒帕蒂·戴維斯公開反對川普,稱其需要是在羞辱她父親的遺產,需要做“認知測試”。
川普打破了一個慣例——自從小羅斯福時代結束后,美國社會整體對俄(蘇)的態度是懷疑抵制的。所以經常能聽到美國政治人物有什么“通俄門”一說,俄在美國各階層的態度整體是負面的。
共和黨精英們可以接受一個反對民主黨的領袖,也能接受一個反全球化、支持孤立主義的總統,但是他們接受不了一個可能會支持俄羅斯的總統,和俄走到一起,意味著之前建立的盟友關系,將逐一作廢。
這不僅僅是美國的意識形態問題,更關系到美國精英在世界舞臺的角色。過去,美國的盟友遍布天下,在美國成為政治精英就意味著擁有全球影響力。這時突然來這么一個人,要讓美國精英建立的國際秩序和領導權付諸東流,這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川普效應”影響之大,即使在他還沒有登基總統寶座之時,就已經讓美國盟友高度警覺。法國馬克龍、英國蘇納克近期頻繁討論川普若上臺后,歐洲將如何整合資源對抗俄羅斯。歐盟已經在設想一個沒有美國支持的國際體系。
這是美國精英所不能接受的,除了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力之外,這背后還有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美國今天在金融、商業、科研、外交的領導地位,高度依賴盟友的支持,和俄羅斯走近的美國符合極右翼和川普的利益,但不符合美國中產和精英的利益。
3
川普看似瘋狂的言論背后,有他自己的理性利益考量。修明還有一句話我非常認同,他說川普這個人本身沒有絕對的意識形態,和共和黨內的保守派,比如彭斯、約翰遜這些不是一類人。
川普更像一個選舉機器,他可以隨時根據情況切換自己的立場。在發現自己的“挺俄”言論引起眾怒,在兩院不得人心時,川普在最近幾天迅速改口稱“烏克蘭的存在是至關重要的。”
這樣的例子在川普身上屢見不鮮:
2022年共和黨因為墮胎法案選舉結果遠不如預期后,川普再也沒有提及對反墮胎的支持,甚至在近期支持墮胎權。
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川普不遺余力打壓tiktok,差一點就在任期成功將其關停。而在獲得tiktok投資人亞斯的競選資金后,又反對對tiktok進行封殺。
川普反復橫跳的本領,在美國總統的競選歷史上是比較罕見的。美國歷史上不缺民粹總統,但是大部分人還是能堅持觀點,即使因此失敗也能獲得體面,但川普只想贏,即使共和黨贏不了,他也要在共和黨內贏。
從影響上看,川普“挺俄”對自己的選舉和政治前途來說,是個大敗筆。他低估了共和黨精英在俄烏問題上的底線,對過去成功模式的路徑依賴,增強了中間派對川普的厭惡感。
如果川普不改變策略,2024年輸掉的不止是總統寶座,參眾兩院也將潰敗。援烏法案壓倒性的通過表明共和黨內非川派成員,在尋求剝離川普的影響,甚至不惜和民主黨合作。
現在,川普的民調雖然逐漸被拜登趕上,但雙方依然沒有拉開決定性差距。川普“挺俄”言論的影響還沒有完全發酵,在大選來臨之際,難免會有更多的共和黨“異見人士”站出來反對川普。如果小肯尼迪退出競選,川普將很難在2024年斬獲什么有價值的政治果實。
4
下面給大家推薦一個我最近做的一個付費欄目,我和智谷幾位資深分析師合作,一起制作了一份《趨勢研判》,涉及中國、美國、全球的經濟、政治類信息和分析,為您的資產管理保駕護航,每周都會發布一期,大家可以按年訂閱。
下面給大家試讀一下,就知道里面的信息密度:
之前我發布了很多期付費文章,把我了解到有價值,但不便公開講的內容做成了付費欄目,購買的朋友很多。未來這類文章我會盡量做成趨勢研判,放在我們的新產品中。加上寫趨勢研判的不止是我,而是一整個團隊,所以內容更豐富,性價比更高。
(之前的付費內容很受大家認可,非常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我會在未來繼續精煉自己的信息分析能力)
2024 年充滿不確定,相信大家都有所感知。我一直在努力給大家展現真實的世界,以及我對時事的理解和判斷。4月9日我建議大家不要追高和入場美股(當時納指16253點),后面美股果然大幅回落。
如果你認同我的價值觀,歡迎加入我所在團隊做的研判圈子。
包括我在內的國內外研究員,每周的萬字調研和研究,濃縮出高標準的內部研判。
關于作者
仝麟閣,前財經記者,發表文章累計超過200萬字。千萬級報道作者,網易年度影響力創作者。研究領域為政治、歷史、經濟和社會問題,在多家咨詢和教育機構任兼職講師,現居奧地利。
(我的小號,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