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業體越來越卷,已經成為大眾心照不宣的共識。時代的浪潮下,不少老牌商場黯然離場。
看透成都曾用圖文《成都老牌商場之時代的眼淚》展示了成都商業更新迭代的大趨勢。
春熙路、鹽市口、天府廣場,依然是當之無愧的市中心,卻不再是賣場身后堅不可摧的避風港,相關商圈似乎成了老套、過時的代名詞。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家商場卻逆勢崛起,盤活了整個天府廣場的人流,讓其不再是外地游客打卡的地標,為傳統商場的轉型指出了一條明路。
若問成都年輕人最愛去的地方,位于天府廣場的天府紅絕對榜上有名。
其前身是成都百貨大樓,從1952年營業之初到現在,見證了鹽市口商圈的興衰。
曾經,這里是老成都人的潮流基地,專賣大件尖貨。在2007年7月爆破后,幾年后于原地修建為如今模樣,并與中國臺灣的企業合作帶來遠東百貨。直至2020年9月,變更為天府紅。
這場轉型一波三折,遠東百貨與摩爾百盛、新中興并沒有拉開差距,看長沙“文和友”火了,又復刻了一大堆七八十年代的老成都街景,依然是反響平平。
反而是高樓層早期幾家二次元相關的店吸引了一批忠實客戶,項目團隊敏銳地接住了來自二次元的潑天富貴,果斷轉型。
如今的天府紅,成為了00后的造夢樂園。工作日人聲鼎沸、周末摩肩接踵、節假日直接限流。
在各大社交平臺搜索“成都二次元’等關鍵詞,天府紅基本都排在第一。
那么。天府紅轉型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No.1極致細分
只做個性化品牌
天府紅通過“去主力店化”,屏蔽了快時尚和大品牌商店,切小店鋪面積,增加品牌數量,打造開放式空間。不到6萬平方米的空間,容納了數百家店鋪。
在品牌的選擇上,天府紅項目團隊去到北京、上海、廣州等二次元文化的頭部城市,搜羅具備圈層影響力的品牌及主理人,將品牌主理人社交平臺的活躍度、年輕消費者的反饋作為重要依據。
這里有二次元界的首店經濟:上海頂流“漫魂”在這里開了西南首店;RPG主題密室——零號公館也在這里開了成都首家旗艦店。
當然,這里更多的是小而美的店鋪。主理人們大多本就是二次元愛好者,對時下流行趨勢了如指掌,能夠準確把握消費者心理。
選對賽道,“小眾”也可以撬動巨大的消費力。
天府紅深諳“細分賽道”的魔力,引入手辦潮玩、漁具、擼貓館、古著、搖擺舞等小眾品類,不需要大咖和全國連鎖,專注個性化,反而能精準定位目標人群。
在細分賽道稱霸后,天府紅自然成為了熱門IP在成都做線下快閃、販售的首選。
對消費者來說,若要是喜歡某個游戲/動漫,想購買相關周邊,會第一時間想到天府紅。
用互聯網術語來說,這就是對消費心智的占領。
No.2平等交流
及時獲取市場反饋
在天府紅,商家與顧客更像是“同一圈層的好友”,他們共同創建了這個小世界的運行規則,用“黑話”交流,分享喜好。
不少商家通過運營自媒體、組建社群,培養忠實的消費群體,與藝術家合作,與熱門IP聯動,根據顧客的意見靈活進行業務的調整,始終保持著“思維同頻”。
若是局外人誤入天府紅,會覺得這里四處都遍布著看不懂的術語,但對受眾來說,這種專屬的交流放式,才是隱秘的快樂。
天府紅因為人流太大,曾出現過不少盜竊事件,商家的應對,也極具二次元特色。
No.3對標秋葉原
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
在商場氛圍的營造上,天府紅則對標全球的二次元圣地——日本秋葉原。
走進天府紅,四處張貼著巨幅動漫海報;背景音樂是熱門動漫的主題曲;走幾步就是熱門二次元角色的立牌;盛裝出席的COSER們忙著自拍;開放式的店鋪里全是琳瑯滿目的手辦與一排排的扭蛋機與盲盒;快閃店的結賬處大排長龍。
有效場景的沉浸式體驗空間,將內容與形式相互成就。
相比于傳統商業,二次元業態更新迭代頻率極快,遇上熱門動漫作品上映,或者大IP聯動,商場布置就會更新。花樣繁多的coser群體,也是一道時時更新的風景線。
對于常客來說,每周的天府紅都不一樣,常去常新,大大提升了回頭客占比。
對成都人來說,如果想要看電影、用餐、購物,有許多商場可以選擇,如果想沉浸式體驗二次元氛圍,首選一定是天府紅。
No.4把握消費心理
將人流量轉化成銷售額
據統計,天府紅人均消費普遍在100元以上,一些人流量大的店能輕松做到月銷百萬。
要知道,天府紅商品平均單價并不高,消費群體以00后為主,學生占比較高。
也難怪有不少人質疑,天府紅只是像其他網紅打卡地一樣,空有人流沒有成交。
店主/消費者卻紛紛站出來發聲“我們真的在賺錢/花錢”“你還是太小看二次元的消費力了”。
畢竟,天府紅太懂得如何讓人心甘情愿氪金了。
從一樓直達四樓的大扶梯,徑直將客人送往“谷子店”(谷子,音譯自“Goods”,指二次元周邊。)
店鋪平均面積很小,商品排列非常緊密,客流容量有限,排隊是常態,“繁榮”的場面反而引起了更多人的興趣。長時間的排隊,會提升顧客的消費意愿,引發對熱門商品的搶購,形成“饑餓營銷”。
從國產到外國,從動漫到游戲,從熱門到小眾,從小小的徽章到巨大的等身玩偶,天府紅的商品選擇可以說是包羅萬象。
一個徽章20元左右,相比于日本當地發售的周邊,算得上物美價廉,買到就是賺到,批量購買成為常態。
所有店鋪中最“吸金”的,還屬盲盒和扭蛋機:展臺上貼出琳瑯滿目周邊款式,20元~80元可以抽一次,一套周邊里會有1~2個珍藏款,有人會為了獲得珍藏款、或者收集全部套裝,不停地下單。
這樣的消費形式,與其說是購買商品,不如說是游戲體驗,像娃娃機和刮刮樂一樣,注重的是過程。
選對賽道,尊重客戶、成熟的商業模式,天府紅,就這樣坐上了成都二次元頂流的位置。
為什么年輕人如此熱衷于為二次元付費?
長久以來,二次元被認為是亞文化的分支,似乎只在小眾圈層流通。
但跳出死忠圈子,泛二次元市場的輻射范圍極廣,據統計,中國有著近5億的泛二次元人群,超千億的市場規模,貫穿80后到10后的主力消費群體。
像王者榮耀這樣體量的國民游戲,票房50億的《哪吒·魔童降世》,也是二次元出圈的重要助力,圍繞其熱門角色的二次創作,周邊、聚會,形成了巨大的消費市場。
時下火爆的“吃谷”經濟,讓許多創業者瞄準了這片熱土。
谷子,即goods的音譯,指二次元周邊。“吃谷”文化,起源于日本的ACG文化,出于對某部動漫、游戲、或其中某一角色的喜愛,粉絲們會大量購買相關周邊。
同樣的“谷子”要買N件,形成一種震撼的視覺效果。一些限量發行的“珍貴谷”,會進行拍賣。有人愿意為了一款20g的限量款“徽章”支付7.2萬元,每克價值3600元。比黃金貴6倍多。
炒股不如“炒谷”,吃谷甚至演變成一種收益率極高的理財方式,當奢侈品包二手回收價打對折時,谷子二手卻能翻倍漲。當谷圈大佬遭遇經濟危機時,賣掉一批熱門周邊,能迅速回流數萬現金。
曾經,吃谷愛好者們,更喜歡在線上尋找同好,進行交易。實體商場里,“谷子”一般默默蜷縮在商場的B1、B2層靜候知音的到來。
如今,天府紅這類主打二次元消費的商場,充分了發揮線下優勢,完成IP整合,以沉浸式空間營造社交氛圍,主打主題化、場景化、非標準化,既承載了二次元人群對動漫的熱愛,又能發揮社交屬性。
北京王府井喜悅、上海百聯ZX創趣場、沈陽中街吾悅廣場、西安小寨銀泰、福州寶龍廣場……據統計,目前國內超過二十個大城市,都在核心商圈里打造二次元消費地標。
成都的其他商業體,也在學習天府紅的成功經驗。
天府廣場負一樓的地下商場出口,遍布著動漫小店,想從天府紅的龐大流量中分一杯羹。
爆火IP chiikawaX名創優品快閃店西南首店,登陸在成都大悅城,引發了排隊狂潮。
不少老商場的裝修改造,引入一些動漫元素,用高飽和色調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
成都二次元經濟的爆火,離不開厚重的積累。
在天府紅火爆之前,成都就有著二次元之都的美名。
《王者榮耀》《哪吒魔童降世》讓全國見證成都的實力。
成都有超過600家動漫相關企業,不乏大咖如騰訊天美工作室、《流浪地球》的主要特效團隊MOREVFX、月蝕動漫等。
成都每年舉辦的漫展超200場,打造了不少知名動漫節和動漫展會品牌。
東郊記憶、世紀城會展中心、西博城會展中心,都是二次元含量極高的地標。地鐵上,到處都是身穿“奇裝異服”發色妖艷兒的年輕人,旁觀者只會夸獎“扮得真像”。
家長們不會將二次元視作洪水猛獸,尊重孩子的愛好,甚至主動參與進來。
除了民間的包容心態,成都官方也給予了大力扶持:
成都發布的《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中提到,著力打造“中國動漫名城”,力求打造優質原創動漫游戲IP,孵化更多“成都造”動漫。
瞪羚谷·數字文創產業園、騎龍游戲競技創新園,聚焦發展游戲電競、數字音樂、影視動漫、數字傳媒等細分領域。
成華區依托東郊記憶和區域內豐富的文創資源,形成了動漫產業的集群效應,吸引了完美世界文創產業園、量子界數字文化雙創產業園兩大動漫游戲基地落地。
將于今年國慶正式開放的天府國際動漫城,將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動漫項目,野心勃勃地挑戰天府紅的地位:
力圖將商業首店集聚、動漫產業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ACG+音樂”“ACG+電競”“ACG+沙龍”延申主題,讓二次元真正走入大眾視野。
二次元活動區域位置示意圖(圖源:天府動漫城)
在二次元之都的路上,成都還有巨大的潛力等待開發。天府紅能否維持巨大的人流量?天府國際動漫城又將怎么改變西部二次元產業格局?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