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兩篇文章中提到信用卡套現百萬愛國的這個案例,不是我沒別的案例,而是這個案例的特殊性,一是不惜用顯然的犯罪行為來愛國,二是先來的簡中人造孽、讓后來的簡中人無路可走的經典套路,二十年前大陸身份在美的人可以借車貸,能買房,可以拿信用卡,可以干很多很多其他的事情,現在幾乎越來越難、甚至不可能了?都是拜托這樣的案例。
所以普通人之間的互害不只是像江蘇豐縣鐵鏈女的被鎖、唐山燒烤店打人、邯鄲初中生殺人、甚至胖貓因戀愛錢被套路而輕生這樣的害在明處的案例,也有信用卡套現百萬愛國的社會效應,從而禍害到同胞被歧視或風控,對普通人來說,因這種互害所受到的傷害其實比利益階層的權力或利益爭奪帶來的危害更大、更直接、更無處不在,原因很簡單:普通人的生活不一定總是介入到權力爭奪之中,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則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所以帶來的沖擊面必然很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在前幾天,一個身在西班牙的博主講了一個自身的經歷:「因為海外同胞的破壞規則,我再次成為受害者」。這位博主在西班牙一直都買商業醫療保險,原因是私立醫院看病更快,環境也好,而且保費便宜。但最近準備續保的時候保險公司突然針對中國人大幅漲價了,而且即使愿付高價最后未必能被批保。原因呢,是很多在西班牙的中國人,包括一些留學生動了邪心思,設法利用商保的漏洞,購買那種按月付費的保險,只付一個月的錢,大概也就是兩三百人民幣,然后在這一個月內把所有的體檢都做一遍,包括一些很貴的項目比如核磁之類,然后退保。可怕的是這樣的事情并非個例,而是成規模的、集體的行動,數量多到什么程度?據保險公司透露說,這導致他們針對中國人的業務出現全面的虧損……于是保險公司高層決定,即便不要中國人的市場,也要全面提高中國人購買保險的價格和難度。
前人動邪念,后人遭殃,聽起來是否似曾相識?曾幾何時我們說到底層互害時,不少人不屑一顧,說是一個偽命題,甚至說這是對底層的一種抹黑,因為弱者更容易受侵害,所以是罪犯理性的選擇結果。那么目前越來越多的這種案例,都是普通人做的,你又能怎么解釋?
佛洛依德曾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指的是人的思想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再好的人也會有不好的想法,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所有都在人的一念之間,但是做人的關鍵不在人的想法,而在人的選擇,所以王爾德才會這樣說: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好人,只有被約束的文明者。那么,人什么時候是天使而什么時候是魔鬼呢?制度分析的邏輯是:好制度使人形成天使的心腸,展現天使的笑容,壞制度使人積蓄魔鬼的兇惡,發揮魔鬼的猙獰;但這個分析是否有道理,我就不展開了,我只想說的是:千年前釋迦摩尼成為佛祖,千年后的世界上人事并沒有多大改變,除了過早顯現的消散的豪言;使信徒膜拜的佛經,也不是佛曰,而是真實的塵世的筆墨;說到底,我們其實并不信仰什么,我們更愿意信仰的還是自己的利益而已。
讓我稍得開解的,是后來聽到的一個笑話,說一個英國人、一個法國人、和一個蘇聯人在一起聊天,爭論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英國人很簡單:「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冬天的晚上,穿著羊毛褲躺在壁爐前的搖椅上看書,我的貓靠過來,在我的腿上蹭。」
法國人顯然很好色:「不對,人生最幸福事,是跟昨天街上偶遇的一位美女一起去地中海度假。我們一起躺在床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蘇聯人聽完哈哈大笑:「你們想象力都太匱乏了!人生最幸福的事,是半夜有人敲門,開門后發現對方是克格勃,他說:伊萬,你被捕了!」
英國人和法國人滿臉不解:「伊萬是誰?」
蘇聯人回答:「伊萬是我鄰居,他住我隔壁。」
我啞然失笑,沉迷底層互害、以看著鄰人遭難為樂的這種可鄙性格,并不只是我們簡中才有的啊。也許,重壓之下,這就是再普遍不過的人性?
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成人成獸全靠自己……當然也靠……(自己填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