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說“統一臺灣”-蔚藍色的戰場系列帖-1 劉本新
中國臺灣地區,是指臺灣當局控制下的臺灣省,包括臺灣本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及澎湖列島),以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烏丘等島嶼,陸地總面積3.6萬平方千米。
臺灣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島嶼省份之一。即海南與臺灣省。
臺灣當局,是指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地區性的政權,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內的一個不被國家承認的非法政權。
一般來說常使用“祖國大陸”或“大陸”來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中的大陸部分,或者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合法政權。
為何叫“解放臺灣”?
解放臺灣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戰爭中的1950年的任務,應該是解放戰爭末尾的特別重大任務!只是沒有進行而已。后提出的“對臺灣不承諾放棄武力”,其一方面道理在這里。
臺灣省目前的狀況是中華民國政權失敗后的殘余以及它的延續,偏安一隅,它做了不少危害國家、危害大陸的大事鬧事。至今兩岸沒有結束軍事對立,也沒有說結束戰爭,國家對解決臺灣地區非法狀態不承諾放棄武力,解放臺灣是人民解放軍的神圣的必須完成的戰爭任務。
國民黨曾長期用“剿匪”來說對付共產黨的作戰,也叫“剿共”;共產黨一方曾用“蔣匪”稱呼國民黨集團和國民黨軍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也有很多“剿匪”作戰,但這時的“匪”有“蔣匪”,也有不是“蔣匪”的匪。
至于如何“解放臺灣”,是另一個問題了。
大陸對臺灣使用“回歸祖國”、“統一祖國”、“統一臺灣”、“收復臺灣”、“解放臺灣”。哪一個詞語更合適呢?要研究。
1-不應叫臺灣“回歸”祖國。臺灣本來就是中國的,沒有獨立,沒有被割讓,沒有被租借。1997年前我們提出“香港回歸祖國”,那是因為香港被英國租借了。所以對臺灣不應使用“回歸”二字。
2-不應叫“統一”。臺灣從領土上是我國固有領土,從行政上本來就是中國的一個省,沒有割裂,為何要講“統一”呢?只是臺灣當局是非法政權,要統一也是統一臺灣當局政權與大陸一致,統一社會制度,統一國旗國歌,或者臺灣當局政權被大陸方承認,或者成立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省。比如原朝鮮分裂為北部的朝鮮和南部的韓國,所以人家兩邊都喊叫“統一”,用詞得當。
從大陸方現有政策看,一般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有權威文件表達:和平統一后,臺灣可以實行不同于祖國大陸的社會制度,依法實行高度自治,兩種社會制度長期共存、共同發展。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臺灣可以作為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在這里“統一”這個詞需要一個清晰邊界。
3-也不應叫“收復”。臺灣從來沒有被外人強占拿走,無所謂收復。明代鄭成功趕走了荷蘭的占領軍,叫“收復臺灣”。
4-應該叫“解放”。1958年毛主席題詞,“一定要解放臺灣”!對一個偽政權使用“解放”,用詞準確,合乎邏輯。
毛主席手書“一定要解放臺灣”,具體事哪一天寫的,沒有注明。賞析如下:看到這7個大字,雖然難得一見,讓人激情滿滿,但是筆力雄強,勢不可擋,給人一種更加震撼的感覺,字字精妙,筆筆精到,讓人倍感興奮,也感到一股沉甸甸的責任,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吧。
“一”字的書寫十分飽滿,并且勢感足,傾斜而上,十分短小,雖然這樣,但是質感很強。
“定”字的最后兩個筆畫,連帶一起,尤其是捺筆,不僅有一點含蓄之感,而且我們也發現這個筆畫的書寫,幾乎是一種平正的狀態,出乎意料。
“要”字筆筆連帶,并且線條上粗細均勻,同時也做到了一筆寫就,給人一種很暢達的感覺,相信這樣的字跡,也一定會驚艷到你的。“解放”兩個字對比更強烈
“解”字左右大小均勻;
“放”字,左右不僅有著明顯的高低對比,而且在大小上也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十分驚艷,相信誰看到這兩個字,都有力量感。
“臺”字的書寫,簡體字,民國時期也公布過簡化字。這個字比較小巧,無論是整體上欣賞,還是單個字欣賞,感覺就是“小”,而相對“灣”來比較看更顯得小。
“灣”字書寫,不僅字形上大,而且書寫也非常獨到,三點水一筆帶過,并且收筆處有一個明顯的引帶,帶出右邊的部分,形成了一種回應和照應的關系,真是別有一番新氣象。
2024-6-18
上海龍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