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說這世上有會吃人的草地,你可能覺得不可思議;
說這世界上真的能把人凍成冰雕,也覺得是危言聳聽;
甚至明明是朝著既定的方向走的,可卻離著目標越來越遠,說出來你也覺得神乎其神。
然而這一切你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長征途中,都發生過。
兩萬五千里的長征,一路的兇險,是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得到的,更別說深有體會了。
即便當今我們也看過很多相關影片,歷史資料,或許艱難程度都不及真實長征的十分之一。
當記者采訪到已經九十歲高齡的老紅軍羅玉琪的時候,說道:“那條路,應該說是紅軍戰士們的鮮血染出來的路,中國能有這樣的人民隊伍,到任何時候,中國都能打勝仗”,說著,老人的眼里泛起了淚花。
回憶起當年長征途中親身經歷的事,老人家不愿提過多提起,對于親歷者來說,那是一首悲壯的歷史凱歌。
但對于自己的經歷,他說他是幸運的,當初就因為自己擅自脫離隊伍去方便,險些喪命草地,是一位連長救了他。
老人家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回憶起了那件塵封的往事。
當時的條件有多難
長征的背景,是在反“圍剿”失敗的情況下,被迫轉移的,面臨著國民黨前面的堵截,后面的追擊,如何能夠突圍出去成了難題。
想要轉移,能走的路基本上都已經被國民黨給占領看守上了,只能走一些荒無人煙的地方,或者說,不是路的路,才能讓敵人找不到。
所以在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路途中,草地,濕地,沼澤地,雪山,高山峻嶺,大江大河,很多路本無路,是硬生生讓紅軍開辟出的路,那些地方處處都是險峻之地,當然也沒有任何可以支援的力量。
地理環境的惡劣,還有氣候條件的惡劣,山區遇暴雨,就會有泥石流,草地上遇暴雨也無法行走,更別說沼澤地,那真真是吃人的草地,而且吃人于無形之中。
那樣的條件下,吃什么,喝什么就更是一個大問題了,我們大多聽說的是吃草根,啃樹皮,不光是草根,樹皮,樹葉,野草也都是,甚至有人喂了檢查有沒有毒,自己先吃了,再讓戰友們吃。
如果偶爾能有一只野兔子,野老鼠之類的已經是不得了了,算是開了好大的葷腥,然后這種時候大家誰都不舍得吃,都會給病重的戰友先吃。
有人說了,草原,濕地,沼澤都有,江河湖海的,為什么會沒水喝,不是沒水喝,是有水不能喝,喝了就會拉肚子,有些戰士實在渴的不行,寧愿拉肚子,結果,換來的是更加的痛苦,甚至喪命。
畢竟在長征的途中,基本不存在醫療條件,藥物短缺,醫務人員更是幾乎沒有,對于生病的戰士,大多其實都是靠硬挺過來的。
就在這樣本就活著都艱難的情況下,還要不斷的面臨與敵人的戰斗。
你能想象得到,在瀘定橋上,敵人為了不讓紅軍過大渡河,拆掉了瀘定橋上所有的木板,僅剩下冰涼的13根鐵索,橫亙在大渡河上。
對面是敵人的機槍掃射槍林彈雨中,22名紅軍戰士,硬生生是攀著這13根鐵鏈,一步一步,一寸一寸,迎著槍林彈雨,鋪著木板,還要對敵人射擊,就這樣,前進著,最終22人,只有8人幸存。
這只是漫漫長征路的冰山一角,整個兩萬五千里長征路上,多少烈士英魂,未能走到勝利的那天。
對羅玉琪來說,自己或許也曾經險些與長征勝利擦肩而過。
肚子疼,擅自離開導致掉隊
13歲的羅玉琪,是四川閬中人,隊伍里最小的小紅軍,小小年紀,長相俊朗,天生一副好嗓子,是部隊的一名文藝兵。
雖然年紀小, 但不管是在體質上,還是精神意志上,羅玉琪跟隊伍上的老紅軍們不差多少。
從來不因為自己年紀小就要求特殊對待,紅軍隊伍即便是任務最艱巨需要日行好幾十里的時候,他都能堅強的堅持下來。
但長期的吃這些各種植物,樹皮,鞋底,膠皮的東西,加上變幻莫測的天氣,尤其是草地沼澤地區,濕氣極重,還有各種蚊蟲叮咬,羅玉琪體質再好,也會架不住。
隊伍還在行走,可羅玉琪那時候肚子已經疼痛難忍了,本想著堅持到下個休息點再解決,可是實在是忍不住了。
又不能讓大部隊停下來全等他一個人,自己要是說了,隊伍肯定會堅持停下來等著他,那就耽誤了部隊的進度了。
羅玉琪就想著,自己找個地方先去解決,然后再悄悄追上來就好了,
浩浩湯湯的長征隊伍,確實是也沒人會注意到一個小小的羅玉琪擅自脫離了隊伍。
羅玉琪也顧不上看隊伍遠走的方向,只顧著肚子里傳來的劇痛,一路捂著對子要去找一個草比較高的地方。
茫茫大草原,很容易失去方向感,羅玉琪甚至根本都沒有想過自己是走向了那個方向,尤其是一個人的時候,除非是晴天,尚能根據太陽來分辨,可那天偏偏就是陰天。
這一切,都為他后來的掉隊埋下了伏筆。
當羅玉琪解決完之后,顫抖的雙腿站起來,正提著褲子,突然看見自己的右邊有好多野菜,而且還是以前吃過的野菜,也就是說是無毒的。
趕緊提上褲子,就到旁邊趕緊挖了起來,想著這一小片都挖掉,起碼能夠五六個人吃了。
終于挖完了,脫掉外套準備把野菜兜著走,可當他站了起來,環顧四周的時候,他茫然了。
自己所在的地方,哪里是東,哪里是西邊,隊伍去的方向是哪里,羅玉琪瞬間慌了起來。
埋怨著自己,為什么擅自離隊,為什么不敢領導打招呼,為什么貪圖挖這一堆野菜耽誤時間。
可木已成舟,再埋怨也沒用了,要盡快想辦法找到方向走出去,找到大部隊。
紅軍戰士當然是不能被一時的困難打倒,羅玉琪很快調整好心態,憑自己腦海中的印象,堅強的向前走去。
找到組織,共同前進
不知道已經走了幾天幾夜,挖的野菜,也都快被自己吃光了,每天晚上被凍的不敢睡,怕睡過去,就醒不過來了。
饑餓,疲累、困意一點不留情面的困擾著他,更讓他深感絕望的,是根本看不到大部隊的影子,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走的方向是不是對的。
趁著晴天時候辨別出來的方向,總是會在陰天的時候又走錯,甚至還有可能走著走著又回到原地,這是讓羅玉琪最崩潰的。
好在頑強的信念,讓羅玉琪沒有放棄,也正是因為他的不放棄,讓他遇見了撿到自己的恩人。
羅玉琪想著自己大概是要不行了,眼前都出現幻覺了,竟然都能開始看見人了,這幾天幾夜都沒見過一個人,寂靜的讓人害怕,他都是自己自說自話,這怎么還有人出現了。
本以為,或許人死將至,都會看見自己想看見的吧,可當那個人來到羅玉琪面前:“小同志,你也是掉隊嗎?”
著實把還沒緩過神來的羅玉琪嚇了一跳:“嗯?啊!是,是掉隊的,您是?”
“我是紅四方面軍28團三連連長李玉勝,我這本來回頭是找我連里的戰士的,結果沒想到這一路遇見了一個又一個掉隊的,你已經第17個了”。
羅玉琪使勁兒睜開疲憊的雙眼,才發現不遠處還有十幾個人,這讓他瞬間激動的扔掉拐棍,往前一步抱住李玉勝,哇哇大哭了起來。
幾天的委屈一擁而上,一邊哭一邊念叨“我再也不擅自離隊了,我以為我走不出去了”。
有了一起同行的隊伍,羅玉琪心里有底了,不管將要面對什么困難,有紅軍戰士們一起,總是會讓走出去的信念更加的堅定。
這一路掉隊的隊伍還在不斷的壯大,二十人,三十人,五十人,人越來越多,吃的越來越少,還有很多是受重傷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都已經沒什么力氣了,還不小心走進了一片沼澤地,當一位戰士陷下去的時候,根本沒力氣上來。
大家想要拉他上來,可那是沼澤,很容易拉的人一個個的也會陷進去,已經陷進去的戰士雖然驚慌,但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跟大家說:“你們走吧,不要管我了,再這樣下去,我們都走不了了,你們一定要走出去,革命也一定會勝利”。
李玉勝無法放棄自己的隊友,急中生智,讓大家把衣服都脫下來,有些重病的戰友,也不顧自己還在發燒生病,也脫了衣服,幫助系成繩子,大家站在空草地上,另一端扔給陷入進去的戰友,硬是把他拉了出來。
經過了這一次,來自不同連隊的五十幾個人,更加的團結,也成了相依為命的生死之交。
甚至有一口吃的,都偷偷藏起來,但并不是為自己偷吃,而是要留給重病傷員。
關于這一點,羅玉琪回憶道:
那天我親眼看到李玉勝連長拿著一塊野兔肉去身后的大巖石后面去吃了,可第二天他就暈倒了。
后來才知道,他根本沒有自己吃,而是拿去給另外一個重病傷員吃,還怕傷員不舍得吃,謊稱自己已經吃完一大塊了,這一小塊是吃剩下的。
看著已經昏了過去的連長,這時那個傷員卻又從兜里拿出那塊肉,他沒舍得吃,他也想留著,給更重的戰友吃。
一時間,都紅了眼眶。
三天候后,一眾人,終于找到了正在修整的大部隊。
陷入回憶中的羅玉琪久久無法從中走出來,他說:
大概這就是紅軍的長征精神,你要說,具體的長征精神是什么,是不放棄任何一個戰友的團結精神,亦或是餓自己也要留給戰友的無私奉獻,或者說,是在絕望的時候頑強不屈,其實我也說不上來,但每一個長征的一點一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應該去銘記的,因為那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舉報/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