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女生、寒門、未成年、天才、國際比賽、腳踢斯坦福拳打劍橋等等,姜萍事件疊了如此之多的buff,已經到了要么無條件支持要么只有最專業(yè)的高等數學大佬才能質疑的程度,那么普通人人除了搖旗吶喊有沒有質疑的權利呢?今天我作為一個不懂高等數學的普通人就偏要談談數學天才姜萍,我雖然不懂數學可是我懂邏輯。
我要說整個事件最魔幻的地方在于官媒的迅速下場,先看官媒對此事件的報道標題:
發(fā)現了嗎,有的報道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和引導性,要注意這可不是自媒體是官媒,官媒這樣報道只有兩種可能:第一官媒已經確認了該事情為真。第二對此事的報道具有重要目的性,該目的的重要程度遠高于事件的真假。有的人可能會說,也有可能存在官媒未經核實就報道情況,那你就太低估它的專業(yè)性和嚴謹性了。
論專業(yè)性,官媒掌握了龐大的社會資源,對于在國內發(fā)生的事件且是較為嚴謹的數學領域,迅速辨別真?zhèn)螌λ麄儊碚f真不是難事。舉個例子全國那么多高等學府中的數學教授如果官媒需要他們幫助辨別真?zhèn)危腥烁谊柗铌庍`或拖延時間嗎?論嚴謹性,我們來看前段時間被自媒體吵的沸沸揚揚的“美沙關系破裂,沙特拒絕和美國續(xù)簽石油美元協(xié)議”,看看官媒的原始報道有多嚴謹,看到了嗎,這是只有客觀性的敘述不帶任何情緒的報道,消息來源說的一清二楚。
姜萍事件長時間占據熱搜,官媒帶有引導性的下場,如果姜萍是作假,受益方就不單單是學校或是指導老師了,因為他們沒有那么大的能量,考慮到付出與回報對等原則我目前能想到的大受益方
A.此事加速推動高校自主招生,以后企業(yè)或各方舉辦比賽的獎項都可以成為自主招生的依據。
B.此事件可以在不提高中職或高職教學水平的情況下,在中考前迅速改善社會對職業(yè)教育的看法,之后會順理成章的推出某些政策,如:分流比例再度調整。
最后我的結論是如果出現以上情況那么作假就是大概率事件,目前暫時沒有我還是愿意暫時相信姜萍事件有一定的真實性,畢竟誰能拒絕這樣一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故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