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謝圓圓
港股將迎來中國造車新勢力“第五股”。
繼蔚來、小鵬、理想、零跑等國內造車新勢力在香港正式上市后,6月26日,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資料顯示,合眾新能源成立于2014年,2017年4月獲得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2018年發布旗下汽車品牌哪吒汽車,并于當年年底推出首款量產車哪吒N01。
此后,哪吒汽車推出了多款產品,包括AYA系列、哪吒X系列、哪吒L、哪吒S、哪吒GT等。
隨著產品的矩陣的不斷擴張,以及低價的定位,哪吒汽車的銷量不斷攀升。
2021年,哪吒汽車全年銷量暴漲362%,增速名列前茅,2022年更是以年銷152073輛的成績強勢奪冠, 成為當年國內唯一完成銷量目標的造車新勢力企業。
將蔚小理甩在身后,這是哪吒汽車的高光時刻。但好景不長,這一切在2023年戛然而止。數據顯示,2023年哪吒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6.16%,年度銷量冠軍也被理想汽車所取代。與此同時,今年前五個月,哪吒汽車交付量累計約4.36萬輛,同比下降13.4%。
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2023年開始車市價格戰打響,市場價格整體下探、車型增多,讓中低端車市場競爭更為激烈。而眾多競爭者的入局,在一定程度上分食哪吒汽車的份額。
哪吒汽車CEO張勇也做了總結,他認為2023年哪吒汽車在很多方面沒有做好,比如新老產切換時沒有銜接好,節奏亂;新產品上市定價過高,喪失了先機;虧損的產品線大幅度調低產量等等。
除了產品問題,張勇認為哪吒汽車的營銷也存在問題,“傳播方式老舊有好的東西說不出去;營銷總部集權又管理力度軟弱”。
今年,車企負責人開啟一波直播浪潮,張勇也積極成為其中一員。
不過,即便是銷量最高的時候,哪吒汽車也未實現盈利;與之相反,其虧損還正在不斷擴大。
據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哪吒的凈虧損分別為48.4億元、66.7億元、68.7億元,合計虧損183.8億元。
不僅如此,近些年,哪吒汽車的毛利率雖有所有提升,但截至目前仍為負數,數據顯示,2021-2013年,哪吒汽車毛利率分別為-34.4、-22.5、-14.9。
相比之下,與之常被一起提到的,且也是做低價小車起家的零跑汽車雖三年也虧損了122億元,但目前,其不但毛利率已轉正,經營現金流亦轉正。
反觀哪吒汽車的現金流正急劇縮水,數據顯示,2022年,哪吒汽車的現金流為67.57億元,但在2023年已下滑至37億元。
對此,有媒體分析,若按2023年的那個虧法繼續下去,這些現金還不夠撐1年。這不免讓人想起張勇曾說過的“目前賬上有100億元的資金,并不著急IPO”。如今來看,這100億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8月底,哪吒汽車宣布已完成總額為70億元人民幣的Crossover輪融資,具體投資人和細節暫未披露。據悉,Crossover輪融資類似于IPO前的“過橋融資”,通常是為了讓企業更快實現IPO。
國內表現不及同行,哪吒汽車將目光投向海外。
有數據顯示,當下,海外新能源車市場擁有顯著增長潛力,其中,中國企業新能源車海外銷量預計將從2023年的60萬輛增長至2028年的450萬輛,自2023年起的年復合增長率達48.9%。
而據招股書,2023年,哪吒汽車共出口17019輛,占總銷量的13.7%。2024年,哪吒在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建立起三大海外工廠,同步推進南亞地區的首個本地化組裝項目。
今年前5個月,哪吒汽車出口量已達到16458輛,幾乎追趕上去年全年規模,位列中國車企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第五,新勢力車企出口量第一。
哪吒汽車在海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業內人士分析,哪吒汽車海外市場的單線“開花”可能不足以支撐哪吒汽車進軍“決賽圈”,甚至也難以幫助其獲得資本市場持續性青睞。
對于資本市場而言,造車新勢力的國內市場排名、產品力、品牌力、技術力、營銷能力與盈利能力都是關鍵的衡量因素。在發揮長板優勢的同時,如何補齊短板,獲得銷量與聲量上的提振,對于哪吒汽車來說尤為重要。
與此同時,當前造車新勢力“淘汰賽”加速,虧損普遍持續擴大,機構投資者也對其有所顧慮。成功登陸港股后,哪吒汽車依然需要盡快提升銷量規模,形成“造血”能力,并在資本市場講出好的故事,才有機會持續獲得資本市場的看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