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攝影人?!說起來這個距離似乎太遠太遠,好像真還扯不到一個話題上去……
但對在地球上搭建的第一個東方攝影平臺的CPL來說,凡是站在這個共享平臺上的CPL人,不分職務,不分性別,不分年齡……
這兩者毫無距離。
人品好,藝品才高。
這不就是東方祖先人留下來的傳統說教么?!
“長漂”是一埸驚心動魄作出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中國長江漂流行為簡稱,是一埸中國勇士搶在美國漂流隊漂流之前自己先漂的搶時間行動!一個“搶”字就具象地展現出他們的愛國豪情。
先把家里
的長江自己先“漂”了,我估計,就是這群熱血男兒當年的拼命之想。
在這埸忘命的搶漂中,中國攝影人沒有掉隊。
CPL在四川三家核心加盟單位的四川攝影一口氣就去了三位理事。
一,成都市攝影家協會理事楊前明,
二,成都青年攝影協會理事張國憲,
三,四川省青年攝影家協會理事宋元清。
作為同是這三家協會的主席,我不想,也沒有理由阻止他們完全自發地去擔當自已的人生使命。
不過,那個時段的我,人在成都,心卻早隨他們而去……
前明三天兩頭總會寄回一張花四分錢的明信片,上面都是又到了哪里,讓我盡放寬心的話語,他們都怕我太擔心。
記不清楚到底是那天又寄回“平安符”后的第二天,我懸在心中的擔心不請自來,“楊前明補漂遇難”……
我難過至極,幾天不語。
好久之后,當元清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準楊前明幾位犧牲者為革命烈士的復印件交到我手上的時候,我感到它對我的撞擊太大,這張紙好沉好沉……
我想,作為革命烈士,我們的前明應該就是四川攝影省會城市協會理事的第一人。
所以,后來“四川婦女自行車攝影考察隊”騎著清一色的山川牌加重自行車去北翻秦嶺時,把車推上山頂后我一定要和她們一起騎“騎”下去!就因為我是“主席”。
下那個山啦驚險自不必說,我用揑剎車紅透了的手讓前輪去硬頂右邊的山巖才總算停車了三次!
不是人累,是手太痛。
騎著一輛飛奔下山又根本停不住的自行車,無論對面來的大貨車和太多的急轉彎,在當年秦嶺的碎石路上,恰好能用一個“險象環生”的說辭,我一個大男人尚且如此,何況尚未久經戰陣的姑娘們……
再說一個危險的事。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的第一時間,四川省青年攝影家協會就和共青團四川省委,成都軍區政治部宣傳部聯合組織了第一個赴老山前綫的攝影團,就連“總參攝影團”也比我們遲了一天。出發前,昆明軍區撤消,前綫的一切行動都由成都軍區安排。
前指司令員廖錫龍將軍接見我們之后,就讓我們住進離火綫只有八公里的前指招待所,并派了兩位戰士,駕著兩臺吉普跟著我們。
每天去前綫都要經過八公里的暴露地段,這就是對方直描火炮能“直描”我們的最佳時期,每天都要兩次闖關,因為要一去一回。
我們的團長決定把兩臺車的行車距離拉得很長,這個方法一下就讓敵入自己就少了一個一打一個準的自信。
老山著名的12,2戰斗被我們撞上,這個機會實在難得,我們堅決要求不回招待所,就住在前綫。
夜里敵人摸哨,子彈亂飛,呼呯著響,各種火器,交響作響……
“別出聲,有我們!”周圍傳來戰士們小聲的叮囑,就讓我們極為安心。
戰埸上的事說來也怪,我去戰地醫院采訪第一個沖上敵軍山頭的戰斗英雄,在從天而降的開花彈的彈雨下,第一個沖上去的他身上竟然連一處擦傷都沒有?!
他認真地對我說,沖鋒號響起時你跑前跑后都一樣,膽子小那時候沒有丁點作用……
后來我們去麻粟坡烈十陵園,那有如戰陣的陵園讓我們震驚不已!我真想如守陵人所說,半夜三更再到陵園去聽聽戰士們從墓里起床集合發出的那陣陣整齊步伐的出操聲……
我們這個團去了八個四川攝影人,我和四川省青年攝影家協會秘書長郭寅生,副主席王達軍都在冊內,但團長卻不是我們,那是個CPL先天定下的規矩,什么職務都要讓適合者居之。
團長李恩義,副團長周孟棋。恩義是策展的跨界高手,我們五屆大會會標上沒有傳統說辭,一句全新的“攝影為城市按下快門”就讓會議主題更加清楚。
開幕式上他用協會創造的行為演釋成故事更是他的創新,這埸全新的開幕竟讓幾百號人無中途退埸就足以說明了那場開幕形式創新的功能。
我用我們一個特具體的個人行為為這個故事作個結尾,在去昆明的火車上,八個人是都提前給家里寫好了遺囑的。
今天(2024年的7月7號)CPL在中國福州的副主席林振壽電話問我即將在西藏林芝召開的CPL十屆大會由誰來總策劃,我回答說不是我,是那位五屆大會的策劃人。因為他參加過五屆,對安排很是滿意,聽到答復電話中他就高興得很。
這次九張照片八張是黑白,說事。中間那張是紅色,說理。
中國出的世界偉人說“世間一切事,人是第一可寶貴的。”不過,我們好象在提及好多事的時候,不是談戰略,只在談戰術者居多,少了人這個寶貴動物的創造。
CPL利用疫情三年,出了幾本千頁的磚頭書。紅色封面的這本991頁的書名叫《拓展的記憶》,書中以四川攝影人為主,包括其它省市和全國有世界紀錄和第一創造的人好些都在榜上,991頁的這本“磚頭書”有三個特點,
一,公布認證官和他的實績,不看官位和證書,更不聽名頭。
二,認證官世人都可舉薦,但被舉薦者不得少于一項他本人貨真價實的第一創造。(出證據)
三。通過認證的創造者行為和故事在四川文化網上用幾個月逐一播出,讓全社會各界人士同等權利參與共同撿測。
所以《拓展的記憶》至今還沒有同類書藉和行為的出現。
書的封面上的功勛“攝影人”是有過第一創造的當年副省長康振黃,他不攝影,但卻為推進四川整個文化全方位發展以政府之名發出了全國第一份省級紅頭文件。
拓展是困難重重的,克服和戰勝重重困難特別需要的就是有敢為人者先的擔當者。
全民攝影的跨越式發展一定離不開全民!
這本“磚頭書”記錄下了四川和川外好多攝影和不攝影功勛人物的行為和故事。
這本書里的人物和他們的作為將留在第一座“東方攝影創造舘”里不斷地勵志著后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