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交通便利的深圳東站樞紐中心(攝影:田友泉)
2024年7月6號晚上八點左右,深圳地鐵3號線上,我用左右兩個肩膀挎著的兩大包東西,見證了一段地鐵旅程中的真實而又溫暖的故事。
一說起溫暖,也許你一下子就能聯想,是遇到了耐心細致的司機、服務周到的乘務員,還是古道熱腸的是市民……他們的熱情、無私、微笑,一定能感染更多行路人。
這個故事的主角,卻是一位小朋友,以及……
——2024年7月6日晚歸,田友泉記之。
深圳地鐵沿線風景(攝影:田友泉)
地鐵強冷空調車廂內,暖暖的
深圳的街區,早已經是華燈初上,車途中卻只有路燈下的腳步,指示牌、閘門號、引導線以及大片燈光造型形成的視覺效果,與一閃而過記憶中的畫面,渲染了整個路程。
我在準備趕路的地鐵車廂中。
一個大約五、六歲的小女孩,慢慢來到我背靠車廂中線扶桿的身后旁邊,用手輕輕的碰了碰我裝滿東西的右肩下的大包,小聲的對我說:“大叔,那邊有個位置,去那里坐吧。”
見她一臉純真,我笑了笑。
順著她手指的方向,轉頭看過去,兩三米遠的地方,長凳這頭是一男一女,兩位年紀大約在三、四十歲左右,兩個人的座位緊挨著過去的一個,現在正好空了出來——那一定就是小女孩先前的座位。
緊接著,我對她說:“謝謝你,小朋友,不用坐了,我很快到站,就下車啦。”
她看著我,執意的再次用手碰了一下我挎著的袋子,說道:“是啊,那邊有個空位子,可以去坐的。”
我再次望過去,那位男士和女士正好朝這邊轉過頭來,我禮貌性的用笑容朝著他們微微點了一下頭。
一定是他們讓小女孩過來和我說話的。
一想起面前這個可愛又真誠的小姑娘,不管是兩位大人教她這么做,還是她自己主動讓出自己的位置來給別人,一切都是難能可貴的。
地鐵“強冷”車廂標識(攝影:田友泉)
記得我走進的是一節車體外面,從月臺上就可以看到標志著“強冷”字樣的車廂,里面的空調自然是涼絲絲的,從高溫時而達到三十多度的室外進來,當然是愜意的,也舒服極了……確切的說,是涼快極了!
等我回過神來,又仔細打量了一下,面前這個小女孩手里面,還拿著一捧用紙扎好的鮮花呢!臉上化著妝,又圓又大又好看的眼睛,眼皮上面,還涂著閃亮的粉呢!
看看手里的花束與臉上的妝扮,就像是剛參加完一場開心的演出,而且還是獲了獎似的,正在父母的陪伴下開開心心乘地鐵回家的途中呢!
“謝謝你,也謝謝你爸爸媽媽。過一會就下車,真的不用了。”我回答小女孩說,同時把頭轉向右側后面,朝那位男士和那位女士,再次微笑著看了一眼。
想到這,又回頭望了望,臉色自然、已經非常平靜的那兩位男士和女士,分明是在鍛煉這位小朋友,并且是在教小姑娘扮演成一位善意的使者——不,是天使!善良的天使!
頓時,車廂里面,從心到全身,一下子就感覺到暖暖的,暖透了!
有一句經典箴言,卻富含哲理,說的是:“愛出者愛返”,在民間廣為流傳、也為人們所稱頌,并踐而行之。
“愛出者愛返”,其實出自一篇漢朝賈誼所著的《新書》文中。全句為“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新書》中,這句話原意是通過鄒穆公的故事來闡述的。當時的鄒穆公對人民表現出了深厚的關懷與愛護,才能使得國家富強、人民知禮。在他去世后,臣民們表現出極大的哀慟與懷念之情。
這說明鄒穆公的愛和福報最終回報給了他自己和他的國家。
這個故事深刻地詮釋了“愛出者愛返”的含義,即善良和愛的付出,最終一定將得到回報。
這是推崇“愛”與“善良”的經典史料,完全有別于一般的“宿命論”和“迷之信仰”的斷言,是天下老百姓夙愿般的心里話,更是天下普通民眾真實的情感表達。
鮮艷的玫瑰(攝影:田友泉)
不由得想起十四年前,即2010年12月28日起,深圳地鐵三號線開通之初的那一段時間,因為感受到社會風氣正在逐漸轉變,公共交通線上的讓座風氣與助人為樂的好事日益增多,自己也不由自主加入到這些日常的自然行動“隊列”里。
一開始是專門服務于引導一些七十多歲的退休老人或者行動不便者,到一群年輕人的座位前,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提示、勸說讓座,年輕人也迅即讓出座位……
雖說在連續幾天中感受到效果不錯,但基于是個體行為,影響不夠,因為當時沒有形成較大規模和組織化響應。
在綜合了一些社會人士的想法之后,最終決定以社團的形式來介入、參與或者直接進行系統的實際操作……由于一些具體細節內容有明確規范和限度,只好在遺憾和不舍中暫停了當時的一些想法,然后再圖延續發展,這是后話。
感觸最深的就是,當時的一些人還是自然、自愿地參與到這些讓座行動中來……雖然只是初衷,但不能忘懷。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嘛!如果連初心都沒有,何來始終哦?
眼前地鐵車廂內的這一幕,不正好就是我們在十多年前萌生的想法,現正在車廂中默默的延續嗎?
深圳地鐵沿線(攝影:田友泉)
后記:
有溫暖,當銘記。
怎么也忘不了這一節強冷車廂內的一幕幕溫暖的畫面。
這個世界上,每一座城池和每一個鄉村,每一條大道和每一段小路,每一棟大廈和每一節車廂……無時不在演繹著善良和愛,醞釀著溫暖,卻也可能存在善良和愛的一些稀薄或者空白之處……
深圳地鐵高架橋下宣導牌(攝影:田友泉)
但請記住: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2024年7月8日,再次整理。
【圖/文整理:田友泉】
溫馨提示:
文字類圖文稿,除原創作者作品版權之外,評論及其他文字與編輯圖文內容權屬歸“南粵播報”所有,任何轉載請署作者名,并備注出處。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