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大家思考一下,在延安時期的艱苦歲月,全黨為什么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楊家嶺革命舊址前,一場思政課現場教學活動正在開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孫坤明副教授提出這一問題后,引發了現場同學的熱議。
西安建大師生在楊家嶺革命舊址開展現場教學
7月6日至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帶領80名來自建筑學、城鄉規劃、土木工程和環境類專業的本科生赴延安開展“紅色文化融入綠色建筑”為主題的“大思政課”研學實踐活動。學院將思政課堂放在革命舊址和紅色場館,開展實地教學、現場研討、分組匯報。同時,針對紅色場館展廳設計、黃土高原人居環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農村農業與鄉村振興等主題開展實地調研,提出優化方案等。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同學們學習了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領導全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光輝歷史。在張思德紀念廣場,聆聽了張思德精神專題報告后,同學們開展了一場關于生與死的大討論。在寶塔山上,來自城鄉規劃(拔尖)2301班的周久瑜同學講述了寶塔山緣何成為精神坐標指引著無數進步青年奔赴延安。
西安建大未來技術學院師生學習黃河流域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及排放標
西安建大未來技術學院學生講解延安大劇院功能結構
專業實踐環節,同學們參觀了延安大劇院、延安大學新校區、延安博物館等極具陜北特色的建筑。在安塞區第一污水處理廠,同學們認真學習了黃河流域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及排放標準。7月10日,研學團師生來到延安正霖農業示范基地,詳細了解了當地特色農業發展情況并在農場開展勞作教育。此外,學生還調研了鄉村人居環境治理與窯洞綠色宜居改造等內容,并結合所學專業知識針對延安革命遺址展陳優化、黃土高原人居環境改善、紅色場館教育作用強化等形成調研報告。
西安建大未來技術學院掛牌3家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
此次活動還有來自未來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藝術學院的10余位教師、博士研究生參與其中,同時,組建了3支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伍,掛牌3家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
“學院通過將‘紅色’的思政課堂與‘綠色’的專業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在黃土高原上厚植家國情懷,同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如何在黃土高原這片紅色的沃土上實現綠色發展的時代之問。”未來技術學院副院長孫靈通說。
未來技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劉言正表示,學院將堅持守正創新,持續推動思政課改革,提高思政課的吸引力和學生的獲得感,引導學生從愛國情到報國行,在實踐淬煉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文字:劉言正、孫靈通、孫浩
攝影:鄭藝暄、扈哲榮、邱勇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