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謂之術,教而育之謂之道!聊身邊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如果你是一名5年教齡的鄉村教師,現在不用托關系,也不用花一毛錢,有進縣城學校教書的機會,你選擇去嗎?
相信對于大多數年輕的鄉村教師來說,這不是一道選擇題,不用思考就能給出肯定答案。前些年個別年輕教師為了進縣城教學可是費盡心細,他們或多或少都有耳聞,現在有大好的機會,誰會拒絕呢?
但是再加上一個附加條件,秋季開學后你就能晉升中級職稱,面對進城教學?還是評職稱后再進城?你會如何選擇?
這不,一5年教齡的鄉村教師就面臨這樣的“兩難選擇”!“進城?還是先評職稱之后再進城?”對于這位年輕的鄉村教師來說,成了一個問題!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魚與熊掌能否兼得?
如果在鄉村學校晉升的職稱,縣城學校認可,建議最好晉升中級職稱后再選擇進城!
很多剛剛上班的年輕教師根本不知道晉升職稱意味著什么,今天就給年輕教師講一下。
本科學歷的年輕教師參加工作后,初定職稱為中小學二級教師,崗位工資對應十一、十二、十三級,工作幾年后,符合晉升中小學一級教師業績條件,并且學校有晉升“指標”,通過評審后,可晉升為中小學一級教師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職稱對就崗位工資標準為八、九、十三級。
假如你現在是初級職稱的最高崗位十一級,每個月對應的工資標準是1929元,如果晉升為中級職稱后,按中級職稱最低十級崗位(每月工資標準對應2150元),每個月能增加221元。如果你在晉升中級職稱前是十三級崗位,晉升成功后每個月將會增加392元,這僅僅是指崗位工資,晉升職稱成功后,薪級工資標準相應也要增加。
或許你認為一個月多幾百塊錢不算什么,可你知道嗎?以后每逢普調工資,都是按職稱高低來進行的,早晉升職稱就意味著以后普調工資時,增長更多!
有一位同樣的經歷的老師就評論稱:前年剛剛經歷跟你一樣的情況,做出了錯誤選擇,先進城再評職稱,結果城里規則大不一樣,浪費了兩年才評上!人生建議,先評職稱再進城!切記!
這位評論的老師還算是幸運的,一些鄉村教師進城后遲遲晉升不了職稱!你去縣城學校看看就知道了 ,一些教師年近五十,還是初級職稱,這樣的情況并非少數。
如果在鄉村學校晉升的職稱,縣城學校也認可,建議這位五年教齡的鄉村教師最好等秋季開學后先晉升職稱,明年暑假后再選擇進城教學。當然,前提是明年當地仍然有選調考試。
如果進城后,還要再評職稱,支持選擇進城!
對于40歲以上的鄉村教師來說,進城教學并沒有吸引力!
在農村教學,有鄉村生活補助和鄉鎮工作補貼,這兩項補助縣城教師是沒有的,并且40歲以上的教師,馬上可以通過“綠色通道”晉升高級職稱了,為什么要選擇進城呢?
各地教育局每年都會進行鄉村教師進城選調考試,而首要條件就是在農村學校工作5年以上,但是近幾年,選擇進城的鄉村教師越來越少,甚至出現報名人數少于招錄人數的尷尬現實,因為進城教學對于教齡長的鄉村教師來說,根本沒有吸引力。
農村學生少,班額小,教學任務相對輕松(肯定有人反對,我說的是普遍現象,特殊情況除外),縣城學校大班額仍然存在,學生多,任務重,還沒有補助,40歲以上的鄉村教師馬上就能晉升高級職稱,晉升后一個月能多領不少工資,為何要到縣城學校去“受罪”呢?
對于年輕的鄉村教師來說,如果對象在縣城工作,孩子在縣城上學,進城教學當然是非常迫切的現實需求。
一些地方的教育局出臺了相對矛盾的政策,一邊從農村學校選調優秀教師,一邊還想把優秀教師留在農村。具體的規定是:凡是經過選調考試進城的鄉村教師,之前晉升的職稱不算數,或降低一個等級。
一位老師就稱自己2008年入編,2016年評了鄉村一級教師職稱,2021年參加進城選調考試并入選,進城后要重新評一級教師職稱,工資由原來的9級降到11級。
大家想一下,千辛萬苦晉升了職稱,結果進城后不算數了,或許降低等級使用,除了沒有晉升職稱的年輕教師外,誰還選擇進城教學?如果進城后還要再次評職稱,之前晉升的職稱不算數了,對于這位5年教齡的鄉村教師來說,最好今年就選擇進城,因為秋季開學之后的職稱晉升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對于這位5年教齡的鄉村教師來說,“進城?還是評職稱?”只是一個問題,并非難題,自己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出適合本人的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