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蟹料理頭牌「成隆行蟹王府」的新項目「無蟹居」在整合日本料理「九道」而成「無蟹居·九道」試營業已近一個月,漸引市場關注和食客喜愛。他一改「蟹王府」傳統中餐的表現形式,以chef table的板前模式演繹蟹料理,這種展現方式有什么特點,是否將「蟹王府」專門料理的優勢放大,我從菜單說起,將訪問感受和思索羅列如下,供參考:
是日菜單
前菜|六月黃蟹醬 酥餅
魚生|蟹苗 鯛 蝦
卷物|禿黃油 蟹肉 醋飯
酒肴|日式生醉 上海生醉 潮式生醉
蒸物|半蟹饅頭
湯品|松葉蟹真丈 酸湯
珍味|蟹膏 花膠 烏魚籽
鉗柳|炒蟹柳 青頭菌| 炸蟹鉗 干巴菌
名物|蟹身一口鮮
主食|六月黃炒菌菇年糕| 六月黃麻婆豆腐 菌菇飯
先用幾段話概括對「無蟹居·九道」這張菜單的感受:
——放大「成隆行」在蟹類食材上的優勢,部分食材為市場獨有。
眾所周知,「成隆行」以大閘蟹產業鏈“發家”,后開蟹料理專門店連續多年被評為米其林星級及黑珍珠鉆級餐廳,分店開至日本東京。長年摸爬滾打于蟹市場,就食材獲取及甄選恐怕這個星球上無出其右。從傳統意義上來看,春末秋初不是大閘蟹的產季,但他們在春末引入俄羅斯產大閘蟹入菜;六月黃在夏初并不稀奇,但他的東西就是比別人好,這不光是蟹有無的問題,更決定了蟹膏、蟹卵、蟹黃等一系列蟹料理食材的品質。比如「蟹王府」始終能制作蟹膏含量更高的禿黃油(市場上的禿黃油較多以蟹卵為主,成本比蟹膏為主的禿黃油低但口感遜色),便因其始終根據季節全范圍搜羅“性成熟”的公蟹;又如「成隆行」獨家以蟹苗作為食材,將活蟹苗曬干后干煸為輔料,在小紅書上被食客稱作一口百蟹,一晚上一個吧臺一千只蟹的梗便由于此。
網紅大閘蟹蟹苗
——實現「成隆行」經典蟹料理菜式的板前化改造。
多年的蟹料理經營,「蟹王府」掌握了一批成熟的經典蟹菜和配方,不乏成為業界標準的經典名菜,比如「蟹王府」版禿黃油、蟹粉小籠、蟹膏銀皮和蟹身一口鮮等等。如果只是將這些菜簡單搬至板前,不僅偷懶且也并不合適,于是團隊對經典菜進行了板前化改造。比如,將禿黃油與日料的醋飯、烘烤海苔相結合,對蟹粉小籠進行板前現包演繹,對蟹身一口鮮的料理過程進行重新設計等等。
禿黃油卷
現包蟹粉小籠
改良版的蟹身一口鮮
——集中人力資源,在菜式創作和調理上拔高水準。
現有廚師團隊集合「蟹王府」和「九道」的資深廚師。主廚張萬利在「蟹王府」任職多年,潮汕人出身。幾位副廚在「九道」服務,對板前料理的形式非常熟悉,點心師亦為「蟹王府」資深廚師。基于此,我們能看到從「蟹王府」經典菜蟹膏銀皮,結合主廚潮汕地緣食材花膠而原創的新菜品蟹膏花較;以及還是以主廚家鄉菜調整而成的魚生“撈起“;由日料團隊創作的,結合日料松葉蟹真丈椀和自家發酵貴州風味酸湯做成的湯品;現包蟹粉小籠放入了整整半只六月黃故菜名喻為半蟹饅頭個頭更大,但點心師做到了每個小籠的褶皺數一致,重量大小一致以及內餡調理細膩,“無塊狀肉感”;最絕的是主食之一的六月黃麻婆豆腐,將數只六月黃攪碎后過濾收其汁水,放入蛋清冷卻、調理成“無豆腐之豆腐”,其貌不揚具有創意而風味獨特。
半蟹饅頭
并無“豆腐”的六月黃麻婆豆腐
從蟹膏銀皮升級的蟹膏花膠
日料與貴州風味的結合
“撈起”搭配蟹苗食用
從「無蟹居·九道」的首張菜單,結合其chef table(板前)的演繹形式,可見其為立足于提升「成隆行蟹王府」品牌價值的餐飲項目。近些年尤其是疫情之后,國內中餐除傳統中餐外,呈現出中西結合(主要是料理手法)、中日結合(主要是表現形式)的變化,「無蟹居」便是如此,就其目前的邏輯和培育中的亮點,我思考如下:
思考一:如何理解中餐chef table板前化
毋須諱言,中餐的chef table演繹源于近鄰日本,就在日本的生存狀況,板前形式符合日本餐館的常見表現形式,轉化到中國,也有拉近廚房至餐桌的距離,展現廚師料理過程,方便互動、樣式新穎等優點,且同樣多組數的食客,店面所需面積更小,安排更靈活,對于已有多家傳統中餐的「蟹王府」,做chef table邏輯完全自洽。
然而,對于板前的料理模式,食客經常將之與omakase混同,在市面上不斷涌現板前中餐的情況下,便將之稱為中餐omakase(甚至連火鍋omakase都已出現)。一般食客并不是料理研究者,混同也沒有什么大問題,但對于「無蟹居·九道」的料理者來說,如何理解板前蟹宴的內涵則有自己的考慮:
1)板前蟹宴并不是圓桌中餐將“圓桌拉直”而成,基本以位上的菜式,上一道就下一道的上菜模式,對套餐設計提出更高要求,上下邏輯必須緊密,故就算是經典菜,「無蟹居」亦沒有照搬照抄,而是全部進行了板前化改造。
三種腌蟹
2)同時,板前料理中內外場切分相對模糊,廚師又要做菜又要與食客互動,對于中國廚師來說,他們自小習慣的是在后廚工作,與從學徒就適應板前料理的日本廚師相比經歷和適應性完全不同。初期,多數中國廚師對板前料理的形式不適應,至多理解為堂前服務,不知道在做菜之余該如何與食客交流互動。要改進這個問題并無捷徑可走,只有對廚師的話術、站位、職責進行細節設計,中國人很聰明,點撥下一來二去就都會了。
思考二:如何突破蟹料理的季節性
無論在中國或日本,季節性是蟹料理專門店面對的經營難題之一。日本售賣松葉蟹的蟹料理專門店,在松葉蟹產季之外要么用冷凍貨,要么干脆減少蟹在整套料理中的比重。中國大閘蟹也有產季之分,但好在于中國地大,南北東西的季節差異能最大程度延長大閘蟹的供貨季節,「成隆行」甚至還從國外進貨,幾十年的供應經驗使他們能找到最好的蟹供店里使用。如果說以前的筑地、現在的豐洲,做金槍魚的中盤商強者眾多難以說最是最牛的,那「成隆行」則是市面上供應鏈最強的大閘蟹中盤商。
其他蟹商的六月黃做不出那么飽滿的一口鮮
而除此之外,中國亦可獲取梭子蟹、松葉蟹、奄仔蟹入菜,以此基本可覆蓋全年,尤其是應季的梭子蟹,肉厚而鮮,在強大的物流保障下別有風格的美味,「無蟹居」亦已準備原創梭子蟹的菜品,就專門料理店來看,說蟹王是最強的并非言過其實。
電話/微信 15221609777
錦江飯店錦楠樓1F
附上上次做的知乎Live的鏈接
《如何在日本體驗米其林餐廳》
依舊可以進入聽我的演講內容
https://www.zhihu.com/lives/76155128042124083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