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經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
前言:
“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陸游好學不倦,終生以書為伴,縱使鬢染霜華,也樂此不疲。
從少年到青年,再到耄耋,案頭的那盞青燈,見證了陸游孜孜以求的一生,不同的,唯有讀書的目的。
“暮年讀書更多味,眼底明明見莘渭”,暮年讀書為明事理,早年讀書則是為實現平生的抱負和志趣。
“蓬窗夜半竹騷然,坐守殘編悄不眠”,彼時陸游遭秦檜排擠賦閑在家,但其心有不甘依舊秉燭夜讀。
蓬窗夜半竹騷然,坐守殘編悄不眠。
辛苦空成左傳癖,逍遙常愧大慈仙。
風寧可系功名誤,日不能黏歲月遷。
明旦覓船湖上去,西村桃李淡春煙。——宋 陸游《夜坐》
簡譯:
夜半時分,起風了,窗外的竹子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夜深了,我還坐在燈下閱讀殘編。
雖然刻苦鉆研《左傳》已經成了癖好,可還覺得達不到超凡脫俗、逍遙自在的精神境界。
你看,那如風般的外力和變化,雖然可以輕易地改變人的命運,可時間卻無法被挽留。
明天早晨,我要乘船游湖,沿途欣賞西村桃李,看如云霞般的花朵籠罩在淡淡的春煙中。
賞析:
祖父陸佃官至禮部侍郎,父親做過轉運副使,母親出身名門,出生在這樣的書香之家,陸游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28歲的陸游進士考試名列第一,超過秦塤,得罪秦檜,從而在次年的禮部考試中被除名。
初出茅廬就遭受如此大的打擊,但仕途受挫的陸游并沒有灰心喪氣,回到山陰老家后,依舊卷不離手以待東山再起。
這首《夜坐》即是作于這一時期,雖然前路漫漫,可對理想和信念的堅守,卻從未退縮,憑借堅韌和毅力,越挫越勇。
“蓬窗夜半竹騷然,坐守殘編悄不眠”,首聯寫秉燭夜讀,夜深了,還沒有入睡,窗外忽然傳來竹枝窸窸窣窣的聲音,原來是起風了。
“殘編”指殘舊的書籍,讀了一遍又一遍,連書頁都翻爛了,對書中的內容自然亦是爛熟于心,但仍舊覺得意猶未盡,還不斷地溫習。
陸游酷愛讀書,晚年時在老家的鏡湖之畔建“老學庵”書房,還有自己的藏書樓,并為之取名為“書巢”,還曾養貓防老鼠啃噬書籍。
但這都是后話,陸游天資聰穎,師從韓有功、陸彥遠等人,十二歲即能為詩作文,才華橫溢,彼時夜半溫書,自有仕途不順的意難平。
“辛苦空成左傳癖,逍遙常愧大慈仙”,頷聯寫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雖然刻苦努力,可還是覺得并沒有達到自己所要追求的境界。
“左傳癖”之典出自《晉書 杜預傳》,杜預喜歡鉆研《左傳》,并自稱有《左傳》癖,這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卷帙浩繁,內容龐雜。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陸游涉獵廣泛,文韜武略,無所不及,盡管如此,他依舊覺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還不夠,和預期相去甚遠。
“大慈仙”,指的是一種超拔脫俗、逍遙自在的精神境界,自己雖然刻苦鉆研學問,但仍然有所不足,自愧弗如,沒有達到更高境界。
“風寧可系功名誤,日不能黏歲月遷”,頸聯述志,由蓬窗外的風,想到時光流逝,歲月老大,年華漸老,功業無成,從而心生警覺。
生而有涯,不白來一回,唯有建功立業,才不愧對自己,所以,當詩人聽到又一度春風拂來,心生振奮之情,時不我待,千萬莫辜負。
“明旦覓船湖上去,西村桃李淡春煙”,尾聯寫豁然開朗的自我慰藉,一夜苦讀,思緒萬千,平明乘舟賞花,眼前自會別有一番天地。
雖然眼下處于逆境,但總會有峰回路轉的時候,所以,要有長遠的眼光,好風景就在不斷求索的路上,只要不放棄,總有一天會遇到。
陸游豪放曠達,堅韌不拔,對理想有執著的追求,這首《夜坐》就是他堅守理想和信念的寫照,即使面對困難和挑戰,他也毫不退縮。
后記: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陸游終于迎來了人生的春天。
這年,秦檜病逝,陸游出任寧德縣主簿,不久即奉調入京,出任敕令所刪定官,三年后升任大理寺司直。
“鏡里流年兩鬢殘,寸心自許尚如丹”,陸游并不甘心只是一個文人,他胸懷家國天下,以報國為己任。
驅除韃虜,恢復中原,這是他堅持一生的理想,這也注定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坎坷的仕途和失意的人生。
可盡管宦海浮沉、羈旅漂泊,但他始終以書為伴,無論是身處朝堂,還是遠在江湖,從未放棄孜孜以求。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這就是陸游,始終心懷家國天下,讀書,為理想,也為黎民百姓……
參考資料:
《劍南詩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