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財經
近日,一份裁判文書顯示,投資人徐女士通過招商銀行總行APP的手機客戶端購買了100萬元的新鼎明四期資管計劃產品。為此,徐女士在招商銀行APP中直接支付100萬元,并向招商銀行額外支付1萬元的手續費,合計投入101萬元。
期間,徐女士只收到一次11591.69元的收益,再未收到任何回款。最終,2020年4月(即產品最終到期前的最后時刻),徐女士通過招商銀行手機APP的公告獲悉,產品“因后端影視投資私募基金無法收回而出險”,自己的百萬本金也無法收回。
對于此事,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1.該產品當時約定年化收益率為8%,存續期間為兩年至2019年5月26日,可延續一年至2020年5月26日。憑借多年的理財經驗,徐女士認為本次投資如果一切如常,則可連續3年獲得每年8萬元的孳息收入。但最終出現意外,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如此之大。
2.表面上看是理財產品,其實背后層層嵌套的是深不見底的套路。徐女士購買的該產品嵌套了海寧新鼎明影視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管理人的私募基金“新鼎明文化投資肆期私募基金”。而招商財富并未持有直接的私募管理人牌照,而是通過復雜的嵌套式私募基金結構進行運作。
3.徐女士的案例中,招商銀行和招商財富在資管計劃存續期間未及時告知投資者風險情況。而徐女士在兩年的時間里,沒有采取任何措施,直到2020年4月才通過招商銀行APP得知其投資的資管計劃無法按期清算。這種信息披露不足、管理不透明的問題,讓投資者處于被動狀態;投資者對于大行的信任和僥幸心理,最終導致損失慘重。
在這個屬于自媒體的
摩登時代等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