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有些標題向來不太正經
但不搞標題黨
放心
內容還是正經的
01
長安四年(704年)年底,81歲的武則天又又又又病危了。
二張兄弟不傻:老太太要是走了,李武都不會放過咱,必須拼一把。立馬滿世界拉攏同黨,畫大餅,準備改朝換代。
擁李派大臣:等老太太閉眼伸腿,肯定是不行的,萬一二張矯詔,廢了李顯的太子,就全完了。
萬一二張不作亂,也不行——如果等著李顯安心接位,功勞在哪?還怎么升職加工資?
所以要趁眼下李顯前途晦暗不明,誅殺二張,讓李顯提前繼位!
功大莫過于從龍嘛。
02
說干就干。
特別行動小組5人:
宰相張柬之,任總指揮。
中臺右丞兼右羽林將軍敬暉、司刑少卿兼左羽林將軍桓彥范,負責控制禁軍。
還有崔玄暐、相王府司馬袁恕己。
這哥倆就有點意思了:
崔玄暐是鳳閣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就是李顯的人。說明這事兒李顯已然默許了。
袁恕己呢,是相王府司馬,是李旦的人。
您可能要問:扶李顯上位,為什么要讓李旦參和?
因為李旦曾擔任南衙禁軍的最高統帥,由他去策動禁軍,再合適不過。
您可能又要問:李旦也曾當了六年的皇帝,威望還比他哥李顯高多了,他就沒有想法?憑什么是李顯?
李顯是怎么把李旦拉上船的,哥倆說了什么,史料沒有記載。
大概是因為李旦生性懦弱,不熱愛權勢,權力斗爭時顯得力不從心。
所以他后面再做皇帝時,才會哭著求著讓位給兒子李隆基。
03
為確保行動萬無一失,張柬之又拜訪了北衙禁軍的最高領導——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桓彥范的頂頭上司)。
李多祚掌握禁兵、宿衛北門二十余年,耳目極多,繞是繞不過去的。
繞不過去,就只能攤牌。
李多祚不是漢人,是靺鞨人。
張柬之便從李多祚的出身打開缺口:“將軍今日的富貴,是誰給的?”
李多祚愣了一下,流下眼淚:“是大帝(李治的謚號)給的。”
張柬之捋了捋花白的胡須(很好,還沒忘本),又問:“將軍想不想報答大帝的恩德?”
李多祚是聰明人,知道如今武則天病重,各方權力到了重新洗牌的時候了,便向張柬之承諾:“只要對國家有利,一切聽相公的安排!”
(搭上張柬之的順風車,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
張柬之拍拍李多祚的肩膀,飄然而去。
04
張柬之的行動,自然逃不過二張的眼線。
張柬之直接神之一手:任命二張的親信武攸宜為右羽林衛大將軍。
二張這才安心。
其實,武攸宜早就跳反,投了張柬之。
武攸宜的情報,都是張柬之特意透漏給二張的。
就這?還玩個屁!
不過,老謀深算的張柬之覺得好不夠,又讓靈武道行軍大總管姚崇以述職的名義提前進京,萬一事情有變,直接調邊軍洗地。
一切準備就緒...
05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一日,夜。
禁軍們兵分三路:
第一路,張柬之、敬暉、桓彥范等人率500羽林軍,進占玄武門,控制內宮;
第二路,李多祚和駙馬都尉王同皎(李顯的女婿)去東宮迎接李顯;
第三路,李旦、袁恕己,帶領南衙禁軍,掃清二張同黨。
按說,三路人馬,第二路的任務最輕松,接個人而已。
可正是這接人的輕巧活兒,差一點讓整個行動砸鍋。
因為到了臨門一腳,李顯糾結了:
二十幾年前,老媽霸氣地把自己從皇位上拎下來的場景,成了李顯心中最大的夢魘。
“我是老媽欽定的繼承人,等老媽伸腿兒就好了,現在鬧這么一出,萬一不成,老太太再把自己廢了...”
可終止行動,又怕惹了門外的大頭兵們,萬一這群丘八惱怒,直接沖進來,怎么辦?
李顯拿不定主意,也不敢開門。
還是王同皎了解自己的老丈人,當即朝里大喊:
“先帝把皇位傳給殿下,殿下卻無故遭到幽禁,百姓們已經忍耐了二十多年。今日,上應天時誅滅群小,恢復李唐社稷,以符眾望,殿下為何還不出來?”
羽林軍配合王同皎一起大喊。
李顯這才讓人打開府門,可還是不打算動身:“陛下龍體不安,現在行動會加重她老人家的病情!諸位還是暫且回去,再議,再議。”
06
再議個鬼哦!
今晚不殺二張,這群羽林軍恐怕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王同皎對李多祚使了個眼色,倆人直接把李顯架上馬,羽林軍山呼萬歲,前往大內...斬了二張。
殺掉二張,張柬之就領著羽林軍沖進了長生殿。
長生殿內,侍衛宮女都跑光了,只剩病懨懨的女皇。
女皇畢竟見慣了大風大浪,強撐著病體,但依舊威嚴,問:“誰在作亂?”
張柬之答:
“佞臣張昌宗、張易之犯上作亂,臣等奉太子教令將其誅殺。”
自己苦心孤詣的布局被破,武則天只覺眼前一黑。
穩了穩心神,看見兒子李顯也在了:“是你讓他們干的?事情辦完了吧,你回東宮吧!”
依舊是命令的口氣,不容置疑。
桓彥范高聲搶答:“陛下!太子怎么能再回東宮?天下人心久思李氏,請陛下即刻傳位太子,順應人心!”
赤裸裸的逼宮,絲毫不加掩飾。
武則天明白,不答應也得答應,嘆了口氣,沒再說話。
兩天后,退位詔書頒示天下:
傳位于李顯。
同時去帝號,改稱皇后。
至此,15年的“大周王朝”壽終正寢。
07
這里邊有個反常——
就是武則天面對逼宮太過波瀾不驚。
以女皇在位時的雷霆手段,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些人的小動作?
為什么不反抗?肯定不是沒能力。
李家不被滅,武家不被滅,是女皇的目標。
從始至終,犧牲的只有男寵。
武則天76歲高齡納二張進宮。
只是沉迷男色?
這樣揣測這么一代女帝,確實格局小了點。
武則天心里早就明白,自己“開創”的大周底子還是大唐。哪天自己前腳走了,后腳就是各種大火并。
所以幾年前,就把老兒子李顯從流放地廬陵接了回來,重立為皇太子;
還打包了幾樁李、武政治聯姻,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兩家不死不休的關系。
又找了倆小奶狗(張昌宗、張易之),特意寵的沒邊兒沒沿兒。
就是給李、武兩家豎個共同的靶子。
08
不過可惜的是
李顯繼位后,張崔敬桓袁五人同日獲封郡王爵。
這波操作有點高級:明升暗降,把五人從中樞位置上擠了出去。
李顯也沒有下狠手清理武家。
李顯并不是沒腦子,他知道自己根基太淺,連弟弟(李旦)和妹妹(太平公主)都比不過。
為了擺脫空虛皇帝的尷尬處境,李顯只能扶持老婆韋氏上位,重用武三思,維持朝堂平衡。
包括后來想立女兒當皇太女,也是這個套路。
可惜,這些已被權力喂大的蠱們,脫離了他的控制...
某個時刻,有沒有想起他的母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