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坡
那天我刷到一個帖子,明目張膽地侮辱我的智商。帖子說:“墨菲定律,有多準,你真的會越來越有錢。從你看到這篇文章開始,你會越來越有錢,真的!因為你已經把你的頻率,調到了接收錢的頻率……很多人表面也喜歡錢,但會劃走,為什么?因為這些人的潛意識不相信而你相信,所以你注定會發大財!留下一句’接收’,日后一起見證!信則有,不信則無,不信你試一試!”
啰哩啰嗦,字句都不通順,還想來騙人。我一看,評論還挺多,心想大家都是來罵他的吧,結果點開一看,清一色的“接收”。好吧,這世界終究是騙子和傻子的天地。這些互動賬戶估計會成為精準收割對象。
不過我本能地還是想給騙子提點意見,墨菲定律說的是,任何可能出錯的事情最終都會出錯,對不對題不說,不吉利呀,下次文案可以用皮格馬利翁效應。
但我轉念一想,會思考墨菲定律到底什么意思的,可能已經被人家排除出去了。不是說騙子都會在話術里故意埋一些低級錯誤嗎,就是為了實現高效篩選,因為要是把稍微聰明一點的人弄進來,很容易破壞學習氛圍的。結合“大棋理論”“體制內有高人理論”,騙子是不會出錯的,出錯的只會是我們這些總高估人群判斷力水平的人。
每當你在那些風生水起的大師那里發現低級錯誤的時候,都可以這樣思考一下,究竟是大師錯了,還是我的層次不夠?很有可能就是,所有會逐字逐句閱讀的人,都不是大師的目標受眾。你竟然做起閱讀理解了,走走走,這不是你該待的地方。大師是不會出錯的,因為大師與信徒有其他的更暢通滑潤的對接方式。
我是一個生活很單調的人,只有跟自己信任熟悉的朋友待著才覺得自在,不喜歡四處走動,結交這個那個。其實這樣對大家都好,因為幾乎我每次一出去,都會發現榫卯不合的地方。在我看來,知識應該是一套互相貫通的系統,有來龍有去脈,有框架有細節,要是局部的雕花出了錯倒也無傷大雅,可要是支撐結構的核心部件搖搖晃晃,你跟我講這是無師自通的如來神掌,那我點不下這個頭。
然而大部分人對待知識不像我這么死板。你如果指出來bug,他們會說,理論上是你說的那樣,我們都學過,但實際上我們搞的是叉叉叉叉。但你聽他們講半天,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從理論跳躍到實際的,不知道那個叉叉叉叉到底是個啥。就好比榫頭明明插不進卯眼,但他們愣是把它們懟在一起,然后外邊嚴嚴實實綁上膠帶,告訴你,接上了啊。不要問膠帶是怎么回事,就問你有沒有接上。
這些年來,我們迎來又送走的無數獨家特色的新生事物,大抵如此。比如水變油啊,屁to屁啊,恒大啊。騙子是不會出錯的,錯的是時間,假如時間能夠停在原地,那一團團扎眼的雞毛還是光輝燦爛的杰作。
繼續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