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走出抑郁情緒的一個征兆是:
每次做夢(潛意識)都是相對積極勇敢的,醒來嘴角是微小的,心情也很好。
我也是最近才意識到,之前整整3年時間,我的夢一直是緊張而跳躍的,好像一直被什么追趕著,每次醒來心情都是有點微微壓抑。
最近這幾個月每次做完夢醒來心情都很好,很開心~
——飯飯
想要在做事中持續保持高能量狀態嗎?
今天分享的這個微習慣也許可以幫助你做到這點,它使我從抑郁情緒走向現在每天高能量積極狀態的關鍵。
剛剛在新專欄的寫作中,我取得了一個小突破,一氣呵成地完成了一段令人滿意的文字,這讓我的稿件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我決定暫時停下來,小小地慶祝一下(雙手立在身體兩邊握拳,開心地給自己比一個大大的yes!),然后伸個懶腰,順便休息休息。
這已經是我每次努力之后的固定動作了——
慶祝每一次小勝利,并在完成小突破后,帶著愉悅的心情休息。
這樣做的好處是,當我再次開始寫作時,更多是期待和興奮,而不是抗拒和拖延。
過去,我總是羨慕那些享受過程的人。但現在,我可以說我也享受過程了。這不僅因為我心態的改善,還因為上述的技巧。
當感受到抗拒時,我會停下來,去體會它。
寫專欄是一個漫長的戰斗,及時調整情緒至關重要,不能讓負面情緒積壓。
我在抑郁情緒和自由職業期間,有過大量和自己情緒相處的經驗,現在我會很快覺察到然后安撫好。
情緒是個小孩,它只是想讓你看見它
今天早上起床時,我感到對推進寫作的抗拒。我沒有強迫自己,而是細細體會這種抗拒,并找出了原因:
1,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寫好,這是我最常見的情緒,就是不自信、強烈的不勝任感;
2,已經高強度的寫了2個多禮拜了,還只有4篇不算完全成型的稿子,和整個目錄來說還差很多,也不知道上線之后會怎么樣,感覺有點遙遙無期和倦怠;
3,最后是覺得身體疲倦,這是我平時不注意鍛煉和休息造成的。
雖然現實情況很難馬上改變,但通過這樣的體會,抗拒情緒消失了,我又可以全情投入寫作,沒有心理消耗。
這是情緒的特點,一旦你看見它,它就會消失;反之,你越忽視和壓抑它,它就會變得越來越大,直至失控。
而且,心理學告訴我們,想象最壞的情況可以讓人安定,因為心中有了底,就不會陷入無盡的恐懼。
△ 擁抱情緒而不是忽視和逃避它
能轉化為動力的壓力就是良性壓力
事實上,相比于完全自由無壓力的狀態,我更喜歡現在這種痛并快樂著的狀態。
但靠自律只能驅動我走出一小步,難以完成重大突破。而現在雖然寫不出來時很痛苦,但因為有承諾的壓力,讓我高頻體驗到突破和超越自己的喜悅。
我很早就意識到,我是「成長型人格」,更希望在適度壓力下持續成長,而不是無所事事的安逸,安逸會讓我感到恐慌。
最明顯的是,最沒事做時,是我焦慮性失眠最嚴重的時候,經常晚上1-2點才睡;現在白天忙碌,晚上就能沾枕頭就睡。
通過長期自律和自由職業的任性自由,我找到了一個良好的平衡:
在需要休息時休息,在想要做事時全力以赴,向舒適區之外挑戰,這種狀態對我來說是最好的。
真的不想做了,你可以隨時停下。
當然,我并不是在吹捧壓力。
長期壓力下,創造力和生活質量一定會下降。我強調的是「良性壓力」,即:在到達極限的時候,你可以隨時停下。
我當然不會放棄,但真的寫不出來時,我會放過自己,等緩過來后自然又會開始想辦法寫。
結果就是,過程中變得越來越有信心,不想寫的時候越來越少,我也完成了很多重要的突破。
關鍵還在于,要找到自己愿意全身心投入的事情,這樣會更享受做事的樂趣,壓力和痛苦也能很快化解,這也很重要。
我在這篇《》中提到一個觀點后來很多人都和我提到有共鳴:
有可能成為你熱愛的事情有個特點:
1,你做的時候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2,你不太會計較做這件事帶來的辛苦。
有些事情壓力沒那么大,但你做得就是很難受,內耗很嚴重。有些事情,明明挺累的,但你甘之如飴,你的熱情和癡迷很可能就在這件事當中。
在這件事情上你會比大多數人都更能堅持,更不怕壓力,更享受過程,成長的也最高快。
再加上今天分享的這個讓我們走更遠的小技巧——
慶祝做事過程中的每一次微小勝利。
希望大家每個人都走在做自己喜歡事情的路上,享受每一天的成長~
最近和對象聊天,她因為前段時間忙碌很疲倦,我就讓她請假半天,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完全躺著也可以),照顧好自己的感受,不要讓它一直處在委屈的狀態。
她說我在我身上感受到,我是一個很能照顧自己感受,真的把自己的好心情放在第一位的人。
但其實這是我經歷了抑郁情緒的低谷之后,才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尊重自己感受。
每天早上醒來,或者做任何事情。
我不會用「應該」來壓自己,而是先感受下自己的心情、能量狀態。
如果此刻心情不好、并沒有很躍躍欲試想做,或者想做但能量不足,我都會先做一些讓自己開心和恢復能量的事情。
等心情和能量都飽滿了,再開開心心地去把要做的事情做掉。這樣我會越來越喜歡做這些需要做的事情,內耗幾乎沒有,效率也很高。
大家要是覺得有價值,歡迎。
每周我都會大量閱讀優質英文資料,從中挑選我覺得能夠打開視角,讓大家發現更多人生可能性的資料,分享給大家。
如想看我的更多思考,
或愿意支持和鼓勵我的持續寫作,
可考慮訂閱我的專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