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膠著了兩年多了,雙方到底誰能取得最后的勝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有站在立場上說的,也有依據事實判斷的,筆者想到了西漢宣帝時期的丞相魏相著名的《五兵之論》,似乎能給大家預測戰爭結果帶來些許思考。
《五兵之論》原文:
臣聞之,救亂誅暴,謂之義兵,兵義者王;敵加于己,不得已而起者,謂之應兵,兵應者勝;爭恨小故,不忍憤怒者,謂之忿兵,兵忿者??;利人土地貨寶者,謂之貪兵,兵貪者破;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于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也。
義兵,兵義者王;
應兵,兵應者勝;
忿兵,兵忿者敗;
貪兵,兵貪者破;
驕兵,兵驕者滅;
所謂義兵,就是占據道義,維護當時國際秩序的軍事行動。當時的國際秩序,在中國古代,指的是維護禮制秩序,救助發生以下犯上之亂的侯國,誅殺暴虐無度之君或臣的軍事行動;在當代世界,指的則是維護二戰之后建立的以主權國家為基礎,以談判解決爭端的國際秩序的軍事行動。
從這個意義上講,俄烏雙方誰是義兵,網友們心里自然有桿秤。
所謂應兵,說得直白點,就是反侵略戰爭。烏克蘭是聯合國的成員國,是領土和主權明確的主權國家,烏克蘭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否受到了侵犯,雙方誰進行的是反侵略戰爭,網友們心里也自然有答案。
所謂忿兵,指的是因為小仇恨而忍不住憤怒,繼而大打出手的戰爭。這一點不適合分析目前的戰爭。
所謂貪兵,說白了就是侵略戰爭,占人領土,殺人國人,搶人財貨。這些罪行都是誰干了,網友們心里更是毋庸多言。
所謂驕兵,就是仗著自己的國家疆域廣闊,人口眾多,國力比別人強,便想要倚強凌弱,以大欺小,獲取不義之利發動的戰爭。這樣的情形適合于誰,大家心里也應該沒有爭議。
總結一下,魏相的《五兵之論》中,有四種戰爭行為可以比照當前的局勢,筆者認為烏克蘭占據兩種勝利,而俄羅斯占據兩種失敗。另外加上烏克蘭因為占據道義和一旦俄勝將對歐美主要國家構成直接威脅導致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都援烏,使得烏擁有了獲勝的重要資源,所以筆者最后的結論是:
烏克蘭將取得最后的勝利,成功維護其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而發動戰爭者則將面臨敗、破、滅的結局,這樣的結果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正如魏相在奏章中最后說的那樣:
“非但人事,乃天道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