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被聽見
夢想與時代同行
國際聾人日圓桌討論
9月22日是第67個國際聾人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愛的分貝舉行了一場主題對話——“愛在這里被聽見”圓桌討論。邀請了南京江寧人中人特殊兒童康復部主任高峰、廣州市雅音聽力語言康復中心園長葉玲嬌、廣州市語康聽障兒童康復服務中心(語康五加一)校長張偉、鄭州康園聽力言語康復中心主任張玉玲在內的四名康復領域資深從業者,與北京愛的分貝公益基金會王娟理事長一起,共同探討了聽障群體康復及社會融入的新展望,為我們揭開了這群特殊群體在成長路上的點滴故事。
一、回首來時路
當下,我們對聽障群體的關注已經由“能聽會說”變成了“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但前進的道路從來不是一蹴而就,就像今年國際聾人日提出的主題——“以夢想為伴,與時代同行”一樣,聽障行業也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在不斷發展,充滿了挑戰,也見證著希望。
△高峰老師分享片段
在談到過去幾十年聽力康復行業的發展時,各位老師分享了他們記憶深刻的“歷史節點”。高峰老師回憶起2006年南京舉辦的0-6歲聽障兒童康復補助啟動儀式,他感慨道:“那也就是意味著我們的孩子,特別是0-6歲那些困難聽障兒童,獲得了一些經費的補助。這對很多的家庭來說,特別是咱們聽障孩子來說,是很大的支持。”
△ 張玉玲老師分享片段
同樣有著二十多年行業經驗的張玉玲老師也有著類似的感受:“最初孩子的康復的話,確實沒有太多政策的支持。大概到2006年左右,出現了一個彩票公益金。我記得當時孩子是一年可以領取補助600塊錢,到后來變成了每年補助2000塊錢。后續才又出現各種公益的項目。”
隨著國家在小齡聽障兒童康復方面的投入,并積極推廣融合教育,社會對聽障群體的關注度也明顯提高。然而,對于成人和老年聽障群體,他們面臨著更多的挑戰。葉玲嬌老師坦言:“雖然技術和社會認知有所進步,但成人聽障群體的康復和就業問題仍然需要改善。老年聽障群體則因為認知不足,不愿意尋求幫助,導致聽力問題得不到解決。”
二、扎根于當下
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的普及,為聽障群體打開了新的窗口,也對康復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葉玲嬌老師分享片段
“因為我的孩子,所以我就從事了這個行業。在孩子康復的過程中,我學習到了新的康復理念,我想用這個理念來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所以相比其他老師,我對融合教育有著雙重的感受。”作為一名聽障孩子的母親,葉玲嬌老師對聽障群體的需求感同身受。
她分享了一個記憶深刻的例子。有一名聽障兒童,4歲時確診聽力障礙,但由于家庭經濟原因,一直佩戴助聽器,可惜康復效果不佳,所以一直在聾校學習。12歲時,才植入了人工耳蝸,但已經錯過最佳的語言康復期。
在康復初期,家長以為戴上耳蝸就能聽到聲音,但實際效果卻與預期有著較大的差異,導致孩子產生了抗拒和自卑的心理,甚至不愿意佩戴耳蝸。葉老師和團隊沒有放棄,而是選擇調整康復策略,沒有按照小齡聽障兒童的常規路線進行康復,而是更加注重心理支持和自信心培養。最終,經過一年半的康復,這個孩子重返普通中學,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重點高中。
聽障群體能夠順利融入,離不開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共同支持。談及社會融入,王娟理事長分享了一個暖心的故事。一位聽障兒童的母親,在孩子入學后,主動聯系班主任,在班級里開設了一堂關于人工耳蝸的主題班會。她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了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并告訴大家,人工耳蝸就像眼鏡一樣,是幫助人們更好地感知世界的工具。這場特殊的班會,不僅幫助孩子順利融入了新的集體,也讓更多人了解和接納了聽障群體。
當談到未來的就業問題時,張玉玲老師講述了一個鼓舞人心的案例:一位29歲的聽障青年,盡管語言溝通能力不佳,卻憑借自己的專長在游戲設計公司找到了適合的崗位。他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優勢,為自己設定了精準的職業目標,最終也獲得了非常良好的職業發展。這位青年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找準自己的方向,聽障并不會成為事業發展的阻礙。
三、未來暢想曲
今年9月份,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醫療保障局表示持續擴大集采覆蓋面,開展新批次國家組織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采,會將人工耳蝸等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采范圍。
即將到來的人工耳蝸集中采購政策,無疑將為聽障群體帶來更多支持。但與此同時,如何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的康復需要,如何幫助成年人工耳蝸植入者建立合理預期,都是擺在行業面前的新課題。
△ 張偉老師分享片段
張偉老師認為,這項政策可能會讓越來越多的青壯年或是老人接納人工耳蝸。“實話說,其實現在已經就有這樣的一個趨勢,如果在政策上再進行驅動的話,肯定會把這個趨勢放得更大。因為過去幾十年,大家也從聽障孩子植入人工耳蝸上面看到了成效,是非常不錯的。”
△ 王娟理事長分享片段
王娟理事長則分享了前不久愛的分貝幫助的一對聾人夫妻的案例,這也是愛的分貝在聽障成人治療與康復領域的首次探索。這對夫妻在愛的分貝的幫助下,成功進行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并順利開機。通過這個案例也讓我們看到了,即使是成人聽障群體,通過合理的預期管理、專業的康復訓練,也有機會實現人生的夢想。
讓世界聽到聽障人群的生命樂章,這是愛的分貝的使命,相信也是很多行業從業人員的共同的心愿。每一個故事,每一個案例,都讓我們看到了聽障群體在克服困難、追逐夢想道路上的堅韌與勇敢。
未來,愛的分貝將繼續攜手愛心伙伴,共同營造一個平等、包容、尊重的社會環境。和愛的分貝一起,讓愛在這里被聽見,讓夢想與時代同行,期待每一位聽障朋友都能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生命的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