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謝丹妮 陳慧佳
7月22日是“世界腦健康日”,湖北工業大學雁臨科創“生‘聲’不息”實踐隊前往馬湖聽障兒童中心舉行 “認知大腦、守護健康”主題活動,為中心聽障兒童帶去一堂融合科學與關愛的特殊課堂。
實踐隊成員在活動中心前
實踐隊員們針對聽障兒童的特點,精心設計了“四維一體”的教學方案:視覺提示、觸覺體驗、肢體互動和味覺感知相結合,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充分參與。
“我們的大腦就像是一個24小時工作的超級指揮官?!敝髦v人通過精心制作的動畫PPT,將復雜的腦科學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比喻。屏幕上,大腦皮層被比喻成“思維地圖”,神經元變身“信息快遞員”,而腦脊液則成了“營養運輸隊”。15分鐘的講解中,孩子們全神貫注,不時用手語交流著自己的理解。
知識搶答將現場氣氛推向第一個高潮。當問到“哪個腦區負責記憶”時,現場頓時舉起一片代表海馬體的小卡片。答對的孩子不僅能獲得精美貼紙,還能體驗特別的“腦電波頭環”,直觀感受大腦活動的神奇。
健腦操則充分展現了科學與趣味的完美結合。隊員們自創的“大腦保健操”包含12個動作,每個動作都針對特定腦區功能設計?!皵底质种覆佟卞憻捛邦~葉,“鏡像模仿”激活頂葉,“節奏拍打”刺激顳葉。起初有些拘謹的孩子,在隊員們的耐心引導下,漸漸放開手腳,活動室里很快充滿了歡快的律動。
在“畫出我的大腦”創意環節,孩子們化身小小神經科學家,用五彩畫筆描繪自己理解的腦世界。8歲的聽障兒小林創作了一幅“彩虹大腦”,他說:“我希望所有小朋友的大腦都像彩虹一樣美麗健康。”實踐隊還特別設計了“大腦積木”游戲,讓孩子們通過拼裝不同功能模塊,直觀理解大腦各區域的分工協作。
備受期待的零食DIY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隊員們不僅準備了富含腦營養素的食材,更將科學知識巧妙融入制作過程。在串水果環節,講解不同水果對大腦的益處;熬制糖漿時,演示物質狀態變化?!斑@個環節設計得太巧妙了,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不知不覺就記住了橙子富含維生素、核桃含有omega-3等健康知識。”中心負責人表示:“聽障兒童由于感官受限,大腦發育面臨獨特挑戰。這種針對特殊群體的科普創新,彌補了中心科學教育資源的不足,也對促進腦健康發展很有意義?!?/p>
“每個孩子都應有有探索科學的機會,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科學的種子在每一個孩子心中生根發芽。”實踐團隊表示,下一步將與更多特殊教育機構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探索“科研機構+特殊教育”新模式,持續開展系列科普活動。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統計,全球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的兒童達3400萬。我國0至14歲聽力障礙兒童總數超過200萬,每年新增7歲以下聽障兒童高達6萬,他們的腦發育需要更多關注和支持。
孩子們DIY的冰糖水果串
“彩虹大腦”作品集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