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公關】設為“星標?”
第一時間收到公關知識
我是寫了十幾年公關稿件的姚素馨
來自客戶不通過也沒辦法的啊嘿噠公關
如果你把一篇公關軟文寫得800字以內、單一角度、講人話、不尬、沒往死里拔高,大概率會被認為?
(A)沒水平
(B)在偷懶
(C)來臥底
(D)講專業
我想選D。但是,老板們估計不會這么想。你公司的其他部門同事也不會。
“大作”、“深度”、“創意”是褒義詞,是容易獲得贊美的,也是外行覺得厲害的。實際上呢,假如你真的理解公關是要與公眾保持長期的順暢溝通,就知道這些特質根本不是你的主要工具和常用技巧。錦上添花而已,日常工作靠這些屁用沒有。
公關稿件寫得過于復雜,又很自說自話,滿地都是。這是老話題了,多提我也有點嫌棄??墒?,扭頭一看很多公關被困在稿子了,還得說啊。
01
公關稿件是純商業寫作,而且是有明確目的、精心安排的、追求傳播效果可控的純商業寫作。
公關稿件不需要搞得玄乎,往藝術創意那邊靠,也不是直播和產品內頁那種純嘶吼,公關使用的是雙向溝通模式,盡量說人話。
個人認為,公關稿件的基本要求只有2條:
1)讓人能看下去;
2)看完不想抽你。
難嗎?
應該還是難的。因為日常見到(說明已經通過審核并且外發)的公關稿件,95%都達不到這個要求。很多公關發的內容,就2個字可以形容:惡心。收獲的傳播效果,也就2個字可以形容:鬼看。
02
什么都想往里裝,是最常見的問題。
復雜,有結構復雜、邏輯復雜、觀點復雜,純堆砌是最沒技術含量、又最普遍的一種復雜。
搞一個稿子,恨不得一家一當都塞進去,“這個點為什么不提”,“那句話怎么沒放”,也不管有沒有上下聯系,會不會很亂,是不是吃飽了撐的,但凡少一丁點東西,天兵天將都要馬上從云彩里沖下來,把人拘走似的。
ber,都是參加過高考的,有這么寫作文的嗎?
這個問題的核心點,其實不是不懂寫作,而是對于單篇內容能夠承載什么,有所誤會。
麻煩回歸一些理智,憑良心說,什么公司什么產品、一篇文章出去,說打爆就打爆,世界還有天理嗎?
除了無碼吃瓜素材,給我100頁PPT也能仔細看完。都知道如今信息傳遞方式“能輕就輕”,就讓公關稿件獨自留在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03
什么都想往上拔,是另一個老毛病。
“上價值”的前提是,要有價值。說哪個公司哪個產品沒有價值,估計都不愛聽。那么換個說法,對公眾有價值。
舉個例子,加入高科技、加速迭代產品,說白了是為了不被競爭對手搞死,是為了能賣貨,是為了賺利潤,其實都屬于對企業有價值。別提為國爭光,真沒幾家有資格說這個話。
對公眾有價值的就是,便宜好用,方便有效,改善生活或者滿足特殊需求。這里的特殊需求,指罕見病特效藥、藍天救援隊之類的,不是搞奢侈品炫富。奢侈品不在公眾需求范圍之內,在的話還奢侈個鬼。
便宜好用,方便有效,改善生活,用最簡單的話,就可以說清楚、讓別人都明白的,不需要上價值,本身就有足夠價值。
有價值的地方,別糟踐、好好說、說到公眾心里去;沒有,就別硬上。硬上的真覺得別人都看不出來嗎?
04
自以為是,是最難自知的。
公關在溝通中,盡量避免直接使用直播、產品內頁出現的那些話術,一門心思自己標榜自己,誰會通過“你看我多厲害”來做關系建立。
做公關的,最在意的是別人覺得你是不是。自己覺得自己就是,不僅毫無意義,反而還會留下不可逆的副作用。
05
公關傳播,主要是靠長期的慢慢的一點一點的累積。
一份稿件,把一個點、一樣東西、一件事情說清楚,基本上就算達成目的。不顯山露水地不斷疊加,形成穩固和堅定的品牌印象,是公關的正統操作。
再說,要用簡潔方式,寫出一份可讀性強、信息傳遞準確的稿件,其實也很難的。
注意邏輯,簡單不等于容易,復雜也不等于困難。說話又臭又長的,沒法子一句兩句說清楚的,通常是水平更差的。
06
公關有沒有深度稿件,當然也有,只是不在日常工作中頻頻使用。佛跳墻是顯大師傅的廚藝水平,但你家天天吃佛跳墻啊。
大概列一下適合深度稿件的狀況。
定向受眾。也就是壓根不是寫給大眾看的,不追求在公域的廣泛傳播。寫給有關部門、專業領域、技術大牛、行業大咖的,可以往深度走,有多深走多深。這個時候,完全不講閱讀量和覆蓋人群,只講牛不牛逼。
特殊場合。比如,一些行業閉門會議、表彰活動之類的,企業需要展現與自己地位符合的思想深度和表達水平,走走“有高度”路線也是可以的。裝一會兒,誰不會呢。
關鍵節點。比如,融資、上市、品牌升級之類的,以及其他一些“高級就能多賣錢”的特定時刻,可以增加深度稿件的比例。這些時刻的特點是:不追求“懂”,畢竟看不懂反而顯得更有面子。還有,在巨大輿論攻擊后的品牌修復,也是常用狀態之一,值得花大價錢去弄幾個。
針鋒相對。比如,與競品在battle的時候,需要用到一些深度稿件。畢竟,不出手的話,你當我好欺負啊。明明10分的東西,你能扯出15分,我就能搞20分。
深度,一定是用在“不通?!钡那闆r下。通常,哪有那么深啊。
07
深度稿件展現技術。簡潔稿件不僅需要技術,還需要職業道德。
刻意把稿子寫得更多人能讀,寧愿顯得自己沒水平的,追求更理想的傳播效果,才是公關的敬業與犧牲。
我再強調一遍,不是說深度稿件不好,不是說深度稿件沒用,而是大部分時候,為了達到傳播目的,公關需要匹配大眾認知能力和閱讀習慣,從而刻意降低稿件的復雜程度,達成更加精準有效的企業傳播。
08
現實問題在于,這個道理,不僅公關要懂,審批公關稿件的人也要明白。
對于不是一級部門的公關部,會有一個不是這個領域的人負責把關。
怎么說呢,“審核中文”是個長嘴就可以說的活兒,完全可以字正腔圓底氣十足地說出任何“指導意見”。經??吹揭黄緛磉€有點樣子的稿子,越改越爛。10篇公關稿件,9篇是往更差的方向改的。
我們在知道一些公司的尿性和人員配置之后,“婉拒”過公關稿件撰寫的活兒,實在不愿意把時間廢在最終效果一定有問題的事情上,也不想對沒有按照我們專業意見執行的結果承擔責任。這里沒有錯字,是作廢的廢,不是浪費的費。
09
更麻煩的是,重大事件的核心稿件,一定是要最上面點頭的。這通常也是改得最慘烈的時候。
我經常說,企業一把手的認知水平,決定了公關天花板在哪里。
很多人喜歡說“向上管理”這個詞,我不喜歡。他不懂,他沒有,他都那么過了幾十年,不是我管理管理就能提升認知水平的。公關能告訴管理者的是關于公關的專業知識,這些知識,如果接受者本身沒有匹配的認知能力,說了也是白說。
公關要清楚公眾的認知能力在哪里,同樣也要清楚管理者的認知能力在哪里,一回事啊。
10
公關所有操作,基本都是圍繞“雙向溝通”展開的。公關與其他職能,出發點和思考方式上,就有顯著區別。
一把手至少得要明確知道,公關要做的是與公眾進行雙向溝通,不是砸廣告,不是上直播賣貨,不是花錢買正面、給錢刪負。雙向溝通最基本的是,傳遞的內容是雙方都能聽的,聽完不罵街的。一廂情愿地說自己想說的,就是愚蠢。
以通過雙向溝通與公眾建立關系的角度,去看公關在干什么,去審批公關提的方案給的物料,就會順很多了。
整條鏈路,從撰寫者到審核者都對了,才會有好的公關稿件輸出。
11
公關不是寫稿的。
但,稿子也沒搞定啊。
12
出去的稿子就不對,回頭還來逼逼“效果不好”,在我看來就2個字可以形容:有病。
做對了什么???還敢要效果!
我們2024在公關周邊已經在售啦,想要的大家可以按需購買。
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