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蟲世界》,乍看書名,以為是部詳盡的博物志,但其實是一本成書于于光緒年間、關于太平天國的獨特的回憶錄。
從未出版過,僅以手抄本流傳。
百年后,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田曉菲發現此書,嘆之為“奇書”,在2014年譯成英文。2016年,《微蟲世界》的譯本榮獲韓南翻譯獎,讓這本小書進入更多人的視野。
作者張大野,生于浙江紹興一官僚之家。
1861年冬天,太平軍攻占紹興,年僅七歲的張大野跟隨母親避難...親眼目睹了老百姓真實的生存狀況、人性在戰亂中的扭曲、人如蟲豸的昏暗歲月...
很難一窺全貌。
老王僅從網上僅能看到幾張影印頁和田曉菲教授的論文“《會說話的傷口:晚清抄本《微蟲世界》中的創傷記憶》”中,摘幾段令人發指的血腥描寫:
01
醫士殺子
晝食橡栗,夜棲泊荊榛。叢竹中微雨簌簌,宿鳥或驚起,眾人則相顧凄動。
有孟先生者,城中之醫士也,亦攜其妻及三歲兒至。
一日方共伏,天雨,兒大啼,有持念珠誦佛號之老嫗惡之,以為必致賊,且誦且喃喃,先生乃手自裂殺之。
余庶祖母奪救不得,駭痛哭失聲。
余時幼,都不知其何故,第見腸胃狼藉血流離,相驚慘股栗而已。
嗟乎,父子天性乃竟決絕如此,亂世固無所不有。
彼老嫗殆可謂狗彘不食其余者乎?
簡述:
一起逃難的,有個醫士姓孟,帶著妻子和三歲的孩子。
深夜,孟醫生的孩子因為太過饑餓哭鬧起來,怎么哄都哄不住。
旁邊一拿著佛珠,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厭惡地說了一聲:“孩子這么哭,肯定得把長毛招來!”
她這一開口,大家都盯著孩子的父母看。
孩子的父親眼看這種情況,拿出防身用的刀,一刀捅進孩子的肚子,左右一劃,腸子和鮮血就流了一地,很快就死了
02
長毛與短毛
平民百姓除了避“長毛”之外,還要避“短毛(土匪)”:
短毛者,土匪以別于長毛之稱。逢賊殺賊,逢民殺民,逢官兵則義旅也。十百為群,所至席卷如風雨,尸枕藉道路,河水為不流。
然無短毛亂不至此。賊雖酷虐,志猶在于據地,冀安集也;彼則跨于兩間,意圖逞于一旦,連村盡破而生死模糊,可嘆也。
短毛更甚:他們遇“長毛”殺“長毛”,遇百姓殺百姓,遇官兵就自稱是義勇。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
03
石榴乳
賊之殺人非必其皆惡之也,特游戲耳。余嘗于陸家埭見婦人焉,數賊從之嬉笑從東來,意甚得也。忽曰:“董二,負心哉。”賊曰:“何謂也?”婦笑而數焉。賊遽怒,出刃。婦笑曰:“試殺我可也。”語未已,賊驟起斫其臂,臂斷,數賊猶笑也。既而褫其衣露乳,割而擲焉,大笑去。余視其乳,血流離有淡紅色,類石榴子者滿其中,試拈而觀之,若突突跳不止,乃狂怖而返焉。嗚呼,方笑而忽怒,方怒而忽笑,賊性情哉。彼婦人乃狎而玩焉,竟取殺身有以也。
有些婦女為了自己或家人能活下去,不得不委身于“短毛”或者官兵,只為了一口吃的,
在陸家埭,一婦人和他的太平軍情夫打情罵俏。
婦人:“董二,你這個負心漢。”
情夫:“你為什么這么說?”
婦人開始調侃他。
情夫惱羞成怒,拔出刀來。
婦人:“你殺我試試...”
話還沒說完,董二一刀砍下她一只手臂。
砍完,周圍的兵都跟著笑。
接著,他們扒了婦人的衣服,割掉她的乳房,扔在地上,大笑而去。
7歲的張大野,大概出于好奇,撿起乳房,只見“血流離有淡紅色,類石榴子者滿其中。”
04
尸體城墻
同治二年(1863年)新年剛過,清兵和“常勝軍”(清政府雇傭的外國雇傭兵)加緊了對紹興城的圍攻。
原本堅厚的紹興城墻在新式大炮的轟擊下不斷坍塌。
為了填補城墻缺口,城內的“長毛”把城內餓死和被炮彈打死的百姓尸體一具具壘起來,再用泥土填埋壓實,做成了城磚的“替代材料”。
清兵大炮一打上去,尸墻被轟得血肉橫飛,人頭、軀干和殘肢斷臂飛得滿天都是...
05
官兵與尼姑
潰敗至此的長毛,搶走了他們的小船,萬幸長毛忙著逃命,沒殺他們。
船沒了,他們只好躲進尼姑庵...
不久官兵又殺到了,一尼姑被官兵拉去奸淫...聽見尼姑一聲慘叫,便沒了聲響。
這是尼姑抵死不從,被官兵殺了。
張大野的表嫂頓時面無人色,猶豫片刻,跑向庵堂旁的河邊,一頭跳了下去自盡了。
一年半間,富庶繁榮、文風鼎盛的紹興府,變成了萬物蕭條的鬼蜮之地,人口從戰前的660多萬驟降到260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