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即將開啟,出門旅游就是“人從眾”模式,聰明人路上遇到的都是聰明人,難得的假期如果不帶孩子出門旅游,我們還能和孩子一起做些什么呢?
棠媽整理了這8件小事,和孩子一起打卡,放松心情,增加親子關系的絕佳機會。
第一條:睡到自然醒
平日家長工作忙,孩子學習任務重,每天早上都是急急忙忙出門,好不容易有個節假日,不如和孩子一起享受一下慢生活,關掉鬧鐘,一覺睡到自然醒,睡好了,心情無比舒暢,什么矛盾、壓力自然都少了。
第二條:一起做手工
比如和孩子一起畫一幅五星紅旗的畫,告訴孩子國慶節的由來,講講五星紅旗的由來,為什么紅旗上會有五顆星星。再比如燈籠、賀卡,或者去大自然撿一些石頭、樹葉,做一些漂亮的書簽或者樹葉畫,把成品放在家里做裝飾。
第三條:和孩子一起收拾房間
TED演講中有一個有趣的觀點:“小時候做家務,有助于孩子在未來的成功?!?/strong>
哈佛大學也有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后的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1:10,愛做家務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此外離異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較低。
德國甚至還立了法,孩子6歲之前不必做家務,6歲之后就需要參與家務。
家長們認為,讓孩子通過做家務,懂得一個人走向社會需要靠自己,必須自立和自強。讓孩子通過勞動,覺得自己是一個對家庭有幫助的人,從而產生價值感和歸屬感。
國慶在家,也別光之記得叫孩子寫作業,生活感對孩子成長而言也非常重要,和孩子一起收拾房間,整理玩具,將玩具歸位,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孩子的勞動意識和責任心。
兒童家務年齡表參考如下圖:
第四條:和孩子一起做美食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對吃總是很有心得。像雙職工家庭,平時可能很少有機會和孩子一起做飯,那么就趁假期,和孩子一起做一頓飯。從制定菜單開始,先選擇要做的菜,然后帶孩子做計劃,一起去菜市場買菜,準備食材,可以讓孩子去和賣菜的老板溝通,詢問價格,鍛煉孩子的計算能力,也讓孩子對“錢”有進步認知。
然后回家洗菜、備菜,炒菜,共同完成一道菜,可以教孩子認識廚房工具,油鹽醬醋等調味,炒菜的順序。
這不僅鍛煉孩子生活能力,還能讓孩子食欲大增,畢竟自己親手做的飯菜,多少會有點成就感。
第五條:一起去爬山
不需要是什么名川名岳,就是周邊的一些小山,秋高氣爽,非常適合爬山。
爬山遠眺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呼吸新鮮空氣,對放松眼睛,保護孩子視力也非常有效。
而且一路上看看沿途的風景,一家人閑聊,到山頂遠眺,感受到心中有天地的開闊之感,壓力煩惱都釋放。
第六條:騎行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親子騎行,帶孩子走進大自然,遠離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騎行的過程也是帶領孩子有著不同經歷的過程,更是成長過程中的美好的共同回憶。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安全第一,一定要考慮好騎行線路,以及孩子的騎行水平。
第七條:看日出日落
日出日落時分,天空像是被打翻的調色盤,讓人感到溫暖的彩霞,冉冉升起的太陽,或是夕陽西下的那一抹橘紅。帶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這是用相機用法記錄的震撼,感受時間的流逝。
第八條:采摘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帶孩子去附近的采摘園,豐收的喜悅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幸福的體驗,帶孩子認識各種蔬果,城市水泥森林的快節奏生活,在摘下果實的那一個,讓人難免愛上。
國慶假期如果你不想“特種兵旅游”,可以和孩子宅家放松心情,也可以周邊體驗生活,或者回家看望老人,孩子除了學習,也要有生活的儀式感,國慶和孩子好好放松放松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