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渥的生活水平為子女社會化帶來多方面影響,既提供豐富資源,又可能帶來不良習慣養成的風險。
(一)積極影響
- 豐富的資源:優渥的家庭條件能夠為子女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資源。例如,他們可以送子女去歐美等發達國家留學,接受高質量的教育。據統計,2022 年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達到了 40 萬,占全球赴美留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中國赴英留學生人數達到了 12 萬,占全球赴英留學生總數的五分之一。這些留學生在海外接觸到多元化的文化,培養了較強的語言能力、專業技能和國際視野。
- 多元化的社會實踐:優渥的家庭還能為子女提供豐富的社會實踐機會。他們可以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培養社會責任感;也可以參與商業活動,鍛煉領導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例如,一些富豪家庭的子女會參與慈善基金會的工作,為貧困地區的孩子提供教育和醫療援助。
- 良好的性格品質培養:社會階層較高的家庭更加注重子女良好性格品質的培養。他們會通過家庭教育、榜樣示范等方式,培養子女誠實守信、感恩圖報、樂于助人等美德。同時,也會注重培養子女的情緒管理、自我認識等能力,讓子女具備勝不驕敗不餒的品質。
(二)潛在風險
- 不良行為習慣:雖然家庭條件好的學生擁有優越的物質條件,但也常常因為不良的行為習慣而面臨一系列教育挑戰。例如,紀律觀念淡薄、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對他人的尊重不足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業成績,還對他們的社交能力和人格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 社會化失敗的風險:一些學霸長大后會出現社會化失敗的情況,這可能與家庭的過度養育有關。例如,權威型、專斷型、放任型和忽視型的養育方式都可能導致孩子心理彈性差、抗挫能力差、獨立能力差、不善調節情緒、不善交際等問題。
- 文化認同和歸屬感的缺失:富人的子女歐美化可能會導致文化認同和歸屬感的缺失,使子女與本土社會脫節和疏遠。由于長期生活在異國他鄉,子女可能會逐漸忘記或者放棄自己的母語、傳統、習俗等,而去模仿或者追求歐美的語言、風俗、價值等。
二、社會階層高家庭培養子女性格品質之法
(一)言傳身教,樹立榜樣
高層次的家長深知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他們明白孩子更多地是通過觀察父母的行為來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很少對孩子講那些他們根本聽不懂的大道理。因為這些道理往往左耳進右耳出,起不到實際的教育作用。
相反,他們注重從小事做起,及時感知孩子的情緒變化,與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例如,當孩子因為某件事情不開心時,家長不是簡單地說 “別難過”,而是耐心地詢問原因,給予理解和支持。
同時,高層次的家長能夠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他們明白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童年的陪伴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來源。盡管工作繁忙,他們也會盡量抽出時間與孩子相處。比如,一起參加親子活動、閱讀繪本、分享生活中的趣事等。
一項針對幼兒的心理調查顯示,53% 的孩子有自己模仿認同的對象,而其中 78% 的孩子以自己父母為認同的偶像。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孩子效仿的對象,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高層次的家長努力成為孩子的榜樣,想讓孩子熱愛閱讀,自己就多看書;想讓孩子喜歡運動,自己就多出去鍛煉;想讓孩子不沉迷手機,自己就放下手機。
(二)富養心靈,塑造人格
真正的 “富養” 是富養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社會階層較高的家庭明白,單純的物質給予并不能培養出自信、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富養孩子的心靈,首先要給予孩子儀式感。有儀式感的家庭,才能養出幸福的孩子。比如精心為孩子策劃生日會,雖然孩子可能不會記得具體的細節,但幸福的感覺和父母的愛會留在他們心中。這種儀式感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特別、家庭的溫暖,從而更加自信和勇敢。
其次,不向孩子傳遞自己的負面 “艱辛”。國際著名心理大師榮格曾說: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于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父母如果總是向孩子抱怨生活的艱難,孩子會產生負罪感,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只有父母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孩子才會幸福。
最后,富養孩子的夢想。兒童心理學研究者嚴凱說: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不是給予無條件的物質生活享受,而是在孩子的每個時刻,可以支持他做自己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像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餃子,他的成功離不開父母對他夢想的支持。
三、子女應對挫折的資源
(一)榜樣熏陶,規劃人生
社會階層高的家庭往往會常常帶孩子參加社會各界成功人士演講,以此來暗示他們未來也能成功。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從小就被榜樣所熏陶,看到成功人士在面對挫折和逆境時的堅韌不拔,從而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正如哈佛教授羅伯特?普特南在《我們的孩子》一書中所提到的,富人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中處處被榜樣熏陶,早早學會了規劃人生。例如,一些富裕家庭會帶孩子參加企業家的分享會,孩子在聆聽他們講述創業過程中的困難與挫折,以及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經歷后,會深受啟發。他們明白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具備強大的逆商。在榜樣的影響下,這些孩子更能以強大的心態面對挫折,將挫折視為成長的機會,不斷調整自己的規劃,朝著目標堅定前行。
(二)豐富活動,提升能力
社會階層高的家庭會讓孩子參與各種豐富的活動,以提升他們的見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面對失敗。一方面,孩子可以參加成功人士演講,從他們的經歷中汲取經驗和智慧,明白學習的目的及對自己人生的重要性,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和方向。另一方面,孩子還可以參與具有挑戰性的活動,如團隊活動、競技比賽或社會實踐。這些活動不僅能讓孩子體驗到挫折和困難,培養他們的抗挫能力,還能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領導能力。例如,一些孩子參加模擬聯合國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面對各種復雜的問題和挑戰,與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方案。通過這些活動,孩子不斷打破自己的舒適圈,挖掘自身潛力,逐漸學會如何面對失敗,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為未來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家庭引導,以身作則
在社會階層高的家庭中,家長在孩子面對挫折時起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首先,家長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和鼓勵。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耐心傾聽他們的困擾,理解他們的感受,并鼓勵他們積極面對。告訴孩子挫折是成長的一部分,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同時,家長相信孩子有能力克服困難,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和支持。
其次,家長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挫折。通過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故事,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關鍵在于如何面對和克服。家長教會孩子從挫折中汲取教訓,總結經驗,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
再者,家長培養孩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不立即為他們解決,而是引導他們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可以問孩子一些問題,引導他們分析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案,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家長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抗挫榜樣。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家長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行動,展現出堅韌不拔的精神。通過自己的行為,向孩子傳遞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學會如何面對挫折和困難。例如,當家長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不抱怨、不放棄,而是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學會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自己生活中的挫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