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天成元年(公元926年)。
就在后唐政壇地震之際,他的北方鄰居也沒閑著——創業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巨頭也沒有資格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
我是大衛的平行宇宙,歡迎關注!
二.歷史故事
1.事出反常必有妖
當初,謀劃平蜀大計之時,后唐朝野對統帥的第一選擇,是帝國僅存的宿將李嗣源。畢竟此人能征慣戰,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平蜀成功概率。然而,經過權衡,李存勖還是將之留在家中,以便防御強敵契丹、保護帝國北境——盡管,這其中也不乏“將危險要素放在眼前以加強掌控”的考量。
可見,在消滅強梁之后,天下能單純依靠武力就讓李存勖擔心的,其實只有契丹這個北方鄰居了。因此,李存勖平蜀之際,優先考慮的是:如果自己的精銳軍團遠征西南,帝國北境會否受到契丹騷擾?以及更重要的,如果北境起戰事,自己的士卒能否鎮得住場子?
作為彼時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兩個帝國,唐、遼都清楚:自己最大的敵人就是對方。常言道:最了解你的,其實就是你的敵人!由于實力相仿,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契丹人的想法與后唐類似。
就在李存勖實施平蜀項目之際,耶律阿保機也忙著搞掂自己的東部隱患——勃海。與李存勖有著同樣的顧慮,耶律阿保機也極為擔心后唐會趁著自己用兵東北之際,發動戰略決戰。為此,他于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正月戊寅(廿一日),派梅老鞋里出使洛陽,打著兩國親善、重修舊好的名義,嘗試麻痹對手。
這就看出“信息霸權”對戰爭的重要作用:在那個節點,唐、遼其實都沒有余力兩線作戰,無論李嗣源是否坐鎮、不管梅老鞋里出使與否,已經“買好離手”的事實,決定了彼時的時勢并不會發生任何改變。
受困于戰爭迷霧的李存勖與耶律阿保機當然不清楚這點,但作為成熟穩重的權謀家,兩人都嚴格踐行“先為不可勝,待敵之可勝”的基本法則,在形勢混沌不清之際,不約而同采取了穩妥的策略——亂世之中,這兩個當世大國,在治國邏輯與行事作風上,經常互為鏡像。
這么干,當然不必擔心冒險失敗而國破家亡;但,似乎雙方也都因此失去了一戰而滅國的機會。擁有上帝視角的諸君都清楚,就在公元926年,李存勖于四月亡于興教門之變;而耶律阿保機也追隨競爭對手于地下——七月病故于軍中。
要是當時沒有將重注押到經略大后方,而是兵鋒直指彼此,天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情?
- 也許,失去先機的一方因為內憂外患而瞬間崩潰,而先發制人者得益于戰爭所得,整合資源后,以絕對優勢碾壓割據勢力,統一天下;
- 也許,失去先機一方因為外力介入,境內勢力間原本的矛盾反而被擱置,大家伙兒眾志成城,逆勢反殺,成為戰爭的最終贏家,然后走上整合資源統一天下的道路;
- 也許,因為過早決戰,兩敗俱傷,實力大減,不得不如同魏晉南北朝一樣,落入更加長久的大分裂時代。
愚見:最后這一條概率最高。這不是沒有事實依據的臆測——君不見,不久之后,即便石敬瑭將幽云十六州雙手奉上,即便耶律德光已經率大軍攻陷開封,如此優勢在我,契丹人依舊沒法純憑武力征服中原,一番掙扎后,還是無奈罷兵北還。
所以,即便能夠事先知道對手的話事人將不久于人世,雙方也多半不會向彼此妄動刀兵。
歷史不容假設、無法重來,但其帶來教訓還是可以為我所用:
- 事出反常必有妖。在環境沒有變化的時候,如果競爭對手突然改變策略——比如一貫囂張的契丹突然講起了禮貌——那一定發生了什么大事兒,即便你受困于戰爭迷霧、并不知情,也完全有必要提高警惕——甚至捕捉戰機:
機會:也許對手比你更加堅持不下去,只要能再熬一下,勝利就全都是你的——在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幾乎過半的房企都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而能存活下來的,多是不惜一切押上更多賭注的冒險家。可惜的是,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 危險:對手的示弱不過是一種策略,更加危險的行動,極有可能就在你放松戒備之時從天而降——偷襲珍珠港之前,日本可是一直在努力,試圖營造出和談解決爭端的假象。
這個教訓并不專屬于宏大敘事,普通人在談判、侃價時,完全用得上。
- 當你足夠強大時,自己就是決定系統走向的自變量,此時不必謙虛,反而應該邁出舒適圈,主動升維,嘗試主導時勢——否則?天予不去反受其咎!
西班牙第一個從地理大發現中獲益,但他沉迷于眼下之輝煌,沿襲舊有路線,并沒有嘗試主導世界格局的改變。 - 結果?成為英國后發先至的背景板。
同樣,每當諸君能力提升之際,都應該好好想想,自己在所處的環境中,是否已經成長為足以影響其他人的自變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自己、看待他人了!
2.平定渤海國
大國的恐怖之處就在于:只要肯下賭注,面對孤立的割據勢力,幾乎沒有失手的可能。后唐平蜀如此,契丹征勃海亦如此。
沒有后唐的掣肘,耶律阿保機完全沒有給渤海國任何機會,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勃海掃進歷史。
耶律阿保機將之更名為東丹,意為東方的契丹屬國。隨后,將之賞賜給自己的長子耶律突欲,讓他以人皇王的名義,坐鎮東丹。
考慮到耶律阿保機自己的title是天皇王,粗看上去,這一套組合拳是在為長子耶律突欲將來接班增加籌碼。然而,奇怪的是,與此同時,耶律阿保機又將西樓賞給了次子耶律德光,并冊封其為元帥太子。
在吐槽同時賞賜兩個兒子之前,有必要科普一下地理知識。
夫馀城
勃海西疆重鎮,位于今吉林四平。
西樓
遼之上京臨潢府,是遼國早期的都城,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郊。
將長子、人皇王耶律突欲封到邊疆區;將次子、元帥太子耶律德光封到遼五京之一的上京……這就讓人摸不到頭腦了——難道耶律阿保機不清楚李淵一邊將長子建成立為太子、一邊將天策上將這個凌駕于現有一切官階之上的名號交給次子世民的后果嗎?
但深想一步,這事兒也有其合理之處。游牧民族軍事擴張的天然屬性要求其話事人必須武德充沛,否則壓根上不了臺。就算前任如耶律阿保機這般霸道,動用自己的權力強行安排繼承人,只要有實力的部落酋長不同意,不久的將來,多半也會被野心家取而代之。
所以,站在耶律阿保機的角度,明知同時冊封兩個兒子【后患無窮】(A),也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通過養蠱,也只有養蠱,才能選出全體族人的最大公約數。
3.大國外交
彼時,契丹在國際上影響力之大,即便李嗣源坐穩后唐的鐵王座,也得在外交層面予以高度重視,不能失了半點禮數。
供奉官姚坤受命出使契丹,將李存勖死于兵變、李嗣源接掌大權的狀況同步給耶律阿保機。
考慮到彼時的耶律阿保機還留在曾經的勃海國境內,整合資源、消化過往對手的政治遺產,姚坤此次出使,必然也得遠赴遼東(多半就是夫馀城,因為不久之后,耶律阿保機便病逝于此)——沒辦法,當體量強大如契丹,國家的影響力會自然外溢,成為系統中其他變量不得不正視的關鍵力量。
李嗣源一向沉穩,此刻內部隱憂尚在,只好放低姿態,絕不想給北境之敵任何開戰的借口。
樹欲靜而風不止,手里握著好牌的耶律阿保機并不打算遂了李嗣源的心意,反而琢磨著借機榨取好處。
于是,我們有幸看到了一場影帝級別的表演。
3.1.外交陷阱-契丹人設置議題
一聽到李存勖亡于兵變,耶律阿保機當即慟哭不止,哀嘆:
- 我那苦命的大侄子啊!
這真不是在占后唐的便宜——當初耶律阿保機可是跟李克用拜過把子的。 - 當然,在需要的時候,耶律阿保機也沒有任何道德負擔,輕易就出賣了自己的把兄弟——這才有了李克用臨終之際交給李存勖三支箭的名場面!
- 要不是勃海一直牽扯我的精力,本來是可以救他的。
愚見,耶律阿保機此時的慟哭的確是他真實心態的表現——是對自己錯過大好機會難以遏制的悔恨! - 要不是之前在勃海下注太多,實在無法抽身,他高低得率軍南下洛陽。
- 后唐是契丹最大的敵人且中原富庶,自己固然不太可能一波推平,但趁著他們自亂陣腳,過去消耗一波兼吸血自肥,收益肯定大于平定勃海——要知道,勃海羸弱到覆滅之易,居然甚于前蜀亡國。只要耶律阿保機愿意,隨時可以復制此次成功;但后唐這種亂局,可真是可遇不可求啊。
- 就差了這么一點兒,我那活蹦亂跳的大侄子就沒了——都怪我啊!
這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如果可以,耶律阿保機十分樂意向后唐的任何兵變者提供一切幫助。 - 畢竟,無論怎么計算,這都是投資收益率最高的方案,實在沒有錯過的理由。
- 隨后殺機隱現,質問姚坤:我沒救大侄子,是因為鞭長莫及;那,你老板又是為什么不救自己的皇帝呢?
對這個問題,姚坤早有腹稿,當即回答:先帝出事時,我老板遠在鄴都,拼命往回趕,也沒來得及啊! - 耶律阿保機圖窮匕見,殺氣騰騰地問道:何故自立?
3.2.姚坤的外交辭令
這是除了耶律阿保機之外,全天下所有人都想問但不敢問的話題,因為涉及到李嗣源權力的合法性了!
此刻,如果姚坤回答失當,耶律阿保機就有理由以李存勖叔父的身份,興兵為大侄子討回公道——這個理由當然不充分,但大國嘛,人家要的,只是一個借口罷了!
李嗣源正是預判到了這一點,才未雨綢繆地派人出使同為超級大國的契丹,盡早消弭風險。因此,面對送命題,姚坤也早有腹稿,當即用“微言大義”的修飾手法,將李嗣源上位的過程“復述”一遍。
畢竟是塞外質樸之人,在文字游戲這一領域,耶律阿保機完全不是姚坤這種學究派老流氓的對手,情急之下,露出了馬匪本色,直接掀桌子:
漢兒喜飾說,毋多談!
嗯,當年楚王辯不過隨使時,一著急,不也直接說出“我蠻夷也”的話來嘛——歷史果然總在反復押著同樣的韻腳啊!
便在此時,參會的耶律突欲插話:
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可乎?
契丹大王子的話,只看字面意思,并不難理解:有人牽著牛踩壞了別人的田地,田地的主人因此奪走他的牛,有道理嗎?
但耶律阿保機卻聞言一驚,而自從見面就一直神定氣閑的姚坤則更加篤定,以最平緩的語氣說出了極為挑釁的言辭:
- 權力厭惡真空。既然后唐鐵王座空缺,我老板自然當然不讓。
- 我可是聽說,您當初立國,流程跟我老板大差不差,壓根就不存在強取豪奪啊!
至此,一直強勢主導話題的耶律阿保機舉起了白旗,無奈表示:對~對~對~!
耶律突欲為什么要插嘴?耶律阿保機又為什么會被姚坤頗為無禮的說辭打動?
1)翻譯翻譯
想了解契丹大王子的動機,得先搞清楚他的潛臺詞。
彼時的契丹高層已經深度漢化,所以耶律突欲一開口,就引用了【左傳·宣公十一年】中的典故。
該文大致講的是:楚莊王以夏征舒殺陳靈公為借口,出兵攻打陳國,并試圖將之吞并為縣。楚國大夫申叔時認為不妥,就用這句話勸阻自己的老板。意識到自己吞并陳國的行為有悖于國際上的主流共識,楚莊王從善如流,放棄了原本計劃。
做一個簡單的等量替換,就能了解耶律突欲的本意,即:李存勖亡于興教門之變,李嗣源不過是機緣巧合才接手后唐皇權,罪過遠輕于夏征舒。既然罪名更大的陳國都能免于楚莊王的制裁,契丹就更加沒道理以此為由向后唐用兵。
簡單介紹了必不可缺的背景知識,諸君就能相對容易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
立場
耶律突欲的言辭有著明顯的站隊傾向——盡管是契丹大王子,但他的屁股卻做到了競爭對手后唐的那一側。
起因
之所以倒反天罡,自然是耶律突欲已經察覺到老爹不打算將鐵王座傳給自己。既然不想束手待斃,只好掙扎求存嘍。
耶律突欲深諳盟友是不可以白嫖的道理。沒有合適的見面禮,后唐有什么理由站隊尚未掌權的契丹大王子;即便站隊,也只能提供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
時機
直接騎臉輸出——當著老爹的面,在兩國談判時,突然發難。
由于時間緊迫,沉穩如耶律阿保機也不及多想,只能本能地啟動應激模式。
方式
引用儒家經典,在充分且準確表達自己訴求的同時,還人為構建出信息壁壘。
對儒家經典半生不熟的與會者只能聽懂耶律突欲的字面意思。雖說在正式會晤中表達異見不是正確的談判技巧,但既然大王子言之有物,考慮到與后唐開戰的投資收益率實在低得可憐,諸位酋長不約而同地裝聾作啞。
而漢化到足夠深度的與會者——比如唐使姚坤、比如遼帝耶律阿保機——可是能透過耶律突欲的字面意思,get到他的真實意圖,即:姚坤,雖然與你分屬兩國,但咱們底蘊接近、心意相通。既然你們老板的位置還坐得不穩,不妨拉我入股哦!
你瞧,看似簡單的一番話,卻讓與會者中,無論原本就支持自己的、還是只是單純不愿意打無意義戰爭的人,不約而同站隊自己。耶律突欲這水平,怎么也有三四層樓那么高啊!
結局
姚坤當即投桃報李,態度從之前的不卑不亢迅速轉變成咄咄逼人,表示我老板的所作所為與當初耶律阿保機“不肯受代、擊滅七部”的戲碼沒啥兩樣啊?
兩人就這么光明正大地當著耶律阿保機與契丹一眾實權者的面,結成了聯盟。同樣深諳儒家經典的耶律阿保機自然明白如今的處境。
契丹與后唐已經反復打過數次大戰,無論是李存勖還是李嗣源,都曾給予耶律阿保機慘痛的教訓;當然,反之亦然。原本,彼此實力在伯仲之間,趁著后唐內亂,耶律阿保機有極大把握從李嗣源手中榨取好處;然而,要是自己大兒子拖后腿,別說取勝,能保全性命就已經是萬幸了。強勢如耶律阿保機也只能不情不愿地選擇妥協——畢竟,他深知絕不能在身邊埋雷的時候搞左傾冒險主義。
盡管萬般不爽,但耶律阿保機只能在1V2的情況下打出GG。
文化認同的重要性
由于談判全程公開、各方勢力云集,耶律突欲對老爹再不滿,也絕不可能當著眾多契丹酋長的面,直接將拉攏后唐的想法和盤托出——那樣的話,都不用耶律阿保機表態,與會的契丹大佬就能讓大王子見識見識什么叫游牧貴族的鐵拳。
于是,耶律突欲選擇了只有同道中人才能聽得明白的黑話——黑到就算普通中原人士,只要沒精讀過左傳,也難以完全理解大王子心聲的程度。
于是,盡管當眾表露心聲,但知音寥寥。
- 不懂的,完全意識不到這是當眾通敵,自然也就想不到需要趕緊打斷兩位法師的吟唱;
- 能懂的,都是親唐派,樂意站隊大王子,更加不會出言攪和——僅有的例外是耶律阿保機,雖然明知這是兒子逼宮,卻也不好當眾懟回去,一來,家丑不可外揚;二來,手下這群酋長一向是”誰贏他們幫誰“,沒得給自己找不痛快。
你瞧,只有在文化認同這個底層規則上同頻,耶律突欲才能同時完成以下多個不可能的任務:
- 拉攏盟友;
- 敵對派系毫無察覺;
- 手握仲裁權的老爹無奈妥協。
多說一句
對李嗣源而言,耶律突欲遞過來的橄欖枝可是份量極重的潛力股,經營得當,完成可以打磨成對付契丹的王牌。
可惜的是,一來后唐內部矛盾重重,無暇他顧;二來李嗣源年紀太大,缺少時間精心籌劃,只能眼看著耶律突欲這個競爭對手內部的裂隙,卻沒辦法化為己用,徒呼奈何!
2)外交二番戰
眼見對手的談判專家一個照面就挖了自己的墻角,不甘心失敗的耶律阿保機決定反擊:
聞吾兒專好聲色游畋,不恤軍民,宜其及此。我自聞之,舉家不飲酒,散遣伶人,解縱鷹犬。若亦效吾兒所為,行自亡矣。
話說得在理,巧舌如簧的姚坤也不好反駁——何況,自己出使的核心訴求已經達成,沒必要在這個節點上事事占先,天曉得失了面子的耶律阿保機會干出什么沒有理智的事情。
僅僅討回口頭上的便宜,當然滿足不了耶律阿保機這樣的雄主,他再開口,便不再討論李嗣源即位的合法性,而是直白表達自己對土地的渴望:
- 我家大侄子完全不念兩家過去的情誼,總是在邊境制造摩擦。
忘恩負義、越境打草谷這事兒吧……其實彼此彼此。 - 但如今優勢在我,這話說得就理直氣壯。
- 好在你們新老板跟我倒是沒有過節,這樣的話,咱們重歸舊好、休養生息,也是好事一件。
- 不過呢,想和平共處,得先把舊賬算清爽了——你們把大河之北割讓給我,咱們就還是血濃于水的好兄弟。
顯然耶律阿保機自己也清楚這種條件沒人能接受,但談判嘛,不就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嘛。
能成為使者,能一瞬間解鎖耶律突欲的謎題,姚坤也是千年的狐貍了,哪里會被這種明顯的聊齋忽悠到,反正自己的核心目的已經達到,也不跟耶律阿保機逞口舌之快,無論契丹話事人怎么說,都復讀機一般地回答:這么大的事兒,可不是我這種小臣能拍板的,要不我回去幫你問問村長?
哪怕耶律阿保機將之下獄,施加人身威脅,姚坤還是一副“我就是一打工人,實在搞不掂你們老板之間的大生意”的態度。
囚禁了十幾天,眼看姚坤仍不改口,耶律阿保機無奈,只能放出來,主動降低要價:那我體諒你一下,只要將鎮、定、幽這三州割讓出來,咱們就能做好朋友了。這已經是最后報價,我是不可能再退一步了!
姚坤還是老一套,氣的耶律阿保機直呼“推出去斬了”。
然而,后唐也是超級大國,契丹再強橫,也不能平白弄死人家派過來、沒犯任何錯誤的使者啊!最后,早前跳槽過來的韓延徽知機地站出頭和稀泥,保下了姚坤。沒能得償所愿的耶律阿保機余氣難消,又將姚坤囚禁起來。
1>規則衛道士?不,卡BUG專家!
耶律阿保機可是在亂世中脫穎而出的一代人杰,豈能不知在大分裂時代,射程即真理、口徑即正義。此刻反復要求姚坤立字據,用意何在?
- 不管眼下后唐有多動蕩,其超級大國底色都沒有任何更改。即便于契丹鐵騎之強,也完全沒有戰而勝之的把握——畢竟,后唐在本質上與契丹同為影響力外溢的系統自變量。
- 國際形勢波詭云譎,后唐并非沒有朋友,契丹也不是沒有敵人。天知道這兩個超級大國動起手來,那些原本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割據勢力會如何冒險下注?只需要一個微小的砝碼,原本保持微妙均衡的天平,就能滑向未知的深淵。
基于此,耶律阿保機絕不能向系統中的另一個自變量發動滅國級別的大戰;如果可以,最好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利用后唐的亂局,撈夠好處也就心滿意足了。所以,耶律阿保機一定要在外交層面站住腳跟,絕不能授人以柄,免得李嗣源借機縱橫捭闔,拿著契丹的蠻族身份大做文章,聯合其他割據勢力圍毆自己。
只要姚坤迫于淫威,立下字據,就算李嗣源將來不認,自己也能理直氣壯地開展輿論戰,為大舉用兵鋪平道路。
4.李存勖入葬
向契丹派出使者說明后唐更換話事人之后,已經大體上擺平境內反對勢力的李嗣源終于騰出手來,可以為前老板正式辦理后事了。
你看,從這個先后次序,也能說明:對超級大國而言,內政即外交!
不過,對一代戰神李存勖而言,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title已經與自己徹底絕緣了——經過四個多月的漫長等待,李嗣源終于著手討論他的上廟號了,這就是對前老板的一生蓋棺定論。
經過簡單的會議,李存勖得到了“莊”的評語。
原本,廟號是極其稀罕尊貴的title,只有少數功德出眾的君王才有資格享受這個待遇。但隨著皇帝對權力掌控力度的增加,原本的特權必然因超發而貶值,于是廟號慢慢變成了全部鐵王座所有者的標配。如此一來,古早寥寥幾個廟號就不夠分配了。好在制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有聰明人翻出謚號,跟皇帝建議:咱們也別重復發明輪子了,把謚號翻新一下,不就可以當作廟號了嘛!
按照謚法的解釋,李存勖為莊宗,還真是恰如其分。對了,一個歷史冷知識:莊宗這個廟號應該是李存勖獨享的,整個歷史上似乎別無分號。
在講究入土為安的古代,盡管李存勖的尸骸已經被燒得不剩什么,還得按照禮制下葬。
七月丙子(廿二日),葬于雍陵。
史載,雍陵位于河南新安縣。
本想上網搜索一下雍陵具體的位置,結果除了前兩條事關李存勖,余下的多是印度的胡馬雍陵。還真是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這不是感嘆,而是事實。根據第二條搜索結果,因為修筑三門峽水庫,李存勖的雍陵已經淹沒在水下了!
個體、組織始終在成長——當然,有的是在負成長——當他們強大到足以突破某個閾值時,其影響力會不由自主地外溢出去,無形中,成為系統的自變量。
此刻,就必須有作為自變量的覺悟——畢竟,你的言行已經能夠左右系統的運轉。此時,如果未能勇敢邁出舒適圈,及時升維認知、調整定位,系統
- 也許會因你的冒進而崩潰;
- 也許會因你的短視而衰敗。
三.眉批
A.【后患無窮】
耶律阿保機遇到的狀況并不是契丹人的個例,事實上,由于生存條件惡劣,為了能活下去,許多游牧民族被迫陷入兄弟相殘的困境。
南北朝時,慕容鮮卑一度顯露王者氣象,可由于兄弟相殘,連慕容垂這樣不世出的天才,都只有逃亡國外才能茍全性命,后繼乏力的慕容鮮卑只能將天命黯然奉上。
奧斯曼土耳其則走的更遠——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干脆將兄弟相殘寫進法律,“任何登上王位的蘇丹都有權處死自己的兄弟,以消除潛在的威脅”。于是,穆罕默德三世繼位時,就一口氣絞死了他十九個兄弟。
四.參考資料:
- 司馬光【資治通鑒】
- 歐陽修【新五代史】
- 薛居正【舊五代史】
- 胡三省【通鑒音注】
- 左丘明【左傳】
- 人設有乘數效應 - 李存勖黯然落幕|閑話殘唐五代(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TEwOTQwMQ==&mid=2247486945&idx=1&sn=ea505ff217a3b6f62ee35c7a357968db&chksm=fe354197c942c881fe4595c2ba475bfd19b5c1063f50cc005d238a65c6abd6f64b5dea22553e&token=342756136&lang=zh_CN#rd)
- 謚法_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0%A5%E6%B3%95/1705871#:~:text=%E8%B0%A5%E6%B3%95%EF%BC%8C%E6%98%AF%E6%8C%87%E8%BF%BD%E8%B0%A5%E7%9A%84%E5%87%86%E5%88%99%E3%80%82%20%E5%8D%B3%E5%B8%9D%E7%8E%8B%E3%80%81%E8%AF%B8%E4%BE%AF%E3%80%81,%E5%8D%BF%E5%A4%A7%E5%A4%AB%20%E3%80%81%E5%A4%A7%E8%87%A3%E7%AD%89%E6%AD%BB%E5%90%8E%EF%BC%8C%E6%9C%9D%E5%BB%B7%E6%A0%B9%E6%8D%AE%E5%85%B6%E7%94%9F%E5%89%8D%E4%BA%8B%E8%BF%B9%E5%8F%8A%E5%93%81%E5%BE%B7%EF%BC%8C%E7%BB%99%E4%BA%88%E4%B8%80%E4%B8%AA%E8%AF%84%E5%AE%9A%E6%80%A7%E7%9A%84%E7%A7%B0%E5%8F%B7%E4%BB%A5%E7%A4%BA%E8%A1%A8%E5%BD%B0%E3%80%82)
- 【原創】亂世梟雄今何在,走訪五代帝王陵(https://www.sohu.com/a/290609520_653164)
- 外交家就是預言師 - 何詞鐵口直斷后唐國運|閑話殘唐五代(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7761696410075657/?log_from=99e9a7f19ac1e_1719333690057)
特別聲明:
事實上,當我閱讀歷史的時候,其實質就是開啟了一個平行宇宙;而當你閱讀本文的時候,其實質也是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在這個平行宇宙中,如果你發現了錯誤,請及時指出、不吝賜教,那將是你我持續進步的原動力;如果你受到啟發,不妨關注、點贊、轉發,去激發更多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